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五十七章铁道司

第四百五十七章铁道司

    靖康八年八月,大宋至少已经有十五万支火枪。

    巨大的军工需求,加上皇帝亲自盯着的工事,大宋的火枪制造在短短几年之内发展飞速。

    从纯手工打造,到磨具的成型,再到部标准化,标准化后,开始出现流水线的雏形。

    并且,朝廷在郊外买下一大片地,在那里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军工厂,将东西坊也都迁移过去。

    据司马君如的前方情报,金国已经开始制造火枪。

    金国是有完整的军工系统的,金国继承了辽国的部遗产。

    像辽国那种国家,已经不是以前的北方游牧民族。

    辽国有完善的政治体制,有成熟的工艺制作。

    五代十国战乱大量北逃的汉人在那里发展了规模性的工艺,包括武器制造,甚至包括火药的制造。

    所以,赵桓没有自信到,大宋能做出来,金国就一定做不出来。

    金国也有大批汉人人才,也有基础。

    他们从大宋偷了一些火枪,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但是,金国的火枪数量,是一定无法和大宋比较的。

    毕竟,几十把,几百把,甚至几千把可以用人力堆起来。

    但几万只呢?

    这是需要规模化的生产作坊的,大宋在这上面已经快五年的时间了,才有今天的小小成就。

    金国至少要花二十年时间,才能有大宋现在的规模。

    原因很简单,大宋再宋徽宗时代,冶铁和开矿就已经很发达了,铁量充足,技术也相对成熟。

    这是之前的辽国和现在的金国无法比的。

    这才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站在赵桓的角度来说:朕不担心你偷朕的技术,这种技术朕拦不住,朕不担心的原因就是,真正的综合实力,一定是要有相当长时间的基础积累的。

    更何况,金国的民生业都是渣渣,金国朝堂根本支付不起大规模发展军备的费用。

    如果完颜宗磐要强行发展军备,那赵桓自然是乐得看见。

    这一段时间,赵桓受到的最多的还是徐处仁关于国各地的矿山开发的进度。

    现在大宋的几座主要矿山,都埋下了火药,每天都在炸山体。

    如今的大宋,有三大官营钢铁厂。

    一是京兆府的长安钢铁。

    二是太原府的太原钢铁。

    三是荆湖北路的汉阳钢铁。

    这三大官营钢铁基本上都是运输的枢纽地,地理位置的选择非常考究,能覆盖住大宋最主要的几块地方。

    当然,从四年前,朝廷就开始鼓励民间生产钢铁。

    如今的大宋,记录在案的钢铁冶炼厂,大大小小有两百多家。

    并且由于朝廷的海量需求,钢铁厂还在持续增加。

    火药和蒸汽机的应用,又提高了采矿的效率,使商人们赚钱的速度更快了。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钢铁正在源源不断地补充,大宋的第一条铁轨也竣工了。

    铁轨下面铺的是木头,只有两条轨道是钢铁制造的。

    那是笨重的大怪物,它跑起来和人走起来差不多的速度。

    因为速度实在太慢,消耗过大,最近一段时间,朝廷的大臣们还在争议要不要把铁路给废除掉。

    这件事朝廷上下分了两派,一派是废除派,以太宰徐处仁为首。

    另一派是保留派,以虞允文为首。

    人们很惊奇地发现,今年刚刚上位的虞允文,已经成了大宋的海军大臣,级别只比御前宰府低半级。

    绝对是未来的宰相人选。

    要知道,这一年的虞允文才2岁!

    他能在朝堂上发声,并且迅速有了一派,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皇帝有意要扶持他。

    这是新的政局动向。

    这两派,在朝堂上争论得非常激烈。

    徐处仁认为铁路没有起到实际作用,而虞允文则认为铁路可以一次性运输大量的货物,是马车无法比的,大宋需要兴建更多的铁路。

    至于速度,就让科学院去想办法好了。

    虞允文是一个年轻人,他在朝堂上说话的时候,充满了活力和朝气,对所有的事物都保持着乐观和探索的。

    而以徐处仁等老一派的元老,几乎部反对铁路的继续制造。

    活生生的案例摆在面前,铁路就是个失败品,投入和产出,连皇帝都无法反驳。

    双方互撕了一段时间后,仍然没有结果。

    于是赵桓就头疼起来了。

    政事堂现在显然不愿意执行铁路的建设,抵触心理非常强,徐处仁更愿意在国铺设密密麻麻的公路。

    在这一点上面,皇帝和宰相出现了分歧。

    而铁路则是赵桓让大宋崛起的最重要的一环。

    左思右想之后,这一日,皇帝宣布成立了一个新的衙署,叫做铁道司。

    铁道司面负责大宋未来的铁路建设。

    司比府要低一级,由海军大臣虞允文兼任,且铁道司却直接像皇帝汇报,直接跨过了政事堂。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信息,皇帝正在从政事堂剥离出一些权力。

    至少,皇帝正在力扶持虞允文。

    有人在猜想,今年七十二岁的徐处仁,是不是开始慢慢要退休了。

    而经历了八年的新政之后,徐处仁的门生遍布天下,朝廷内外有无数官员是徐处仁一手提拔。

    俨然正在形成新的党派。

    在新人的提拔上,皇帝都避开了徐处仁的人。

    这足以说明,未来首相人选,一定不是徐处仁的人。

    也有人说,是徐相公干涉了太子的人选,正在被皇帝疏远。

    甚至还有人私下猜想,徐相公支持崇国公继太子之位,与皇帝想法相左,所以受到了皇帝的冷落。

    要知道,东宫之位可是关乎到江山社稷。

    万一皇帝不愿意立崇国公,一心想要拥戴崇国公的徐处仁地位自然就尴尬了,为了平衡未来朝野的格局,所以皇帝打算开始慢慢疏远徐相公。

    甚至铁路的修建,其实并不是皇帝真正要发展铁路,而是要分化政事堂的权力。

    当然,这些都是大臣们私下的猜想。

    没有人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其实赵桓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他单独成立铁道司,自然是因为铁路的战略性是非常高的,单独成立出来,以确保铁道建设的正常进行。

    二是让虞允文尽快参与到民政中来,毕竟赵桓对他寄予厚望,而徐处仁年事已高,随时可能大病。

    赵桓更愿意在宰府大臣中,安排进入年轻新鲜的血液。

    我发现很多读者加群后问我剧情,但是回宋大群里,都是亲们各种唠嗑的地方,有时候会把聊剧情顶走。

    这个问题管理员跟我反馈了,所以建了一个群:698200506。(所有聊剧情的进群吧,我会在这里面回答你们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