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苏厨在线阅读 - 第三百四十七章 潜移默化

第三百四十七章 潜移默化

    第三百四十七章潜移默化

    苏油这才接着往下说:“所谓不毛之地,其实大有可为。泾河沿岸,唐时可是膏腴之地。其南商州,矿藏丰富,延安府还产石油,如果做得好了,足以成为支持前线的后勤基地。”

    “案判,胄案的镗床,进展得如何了?”

    高士林说道:“老弟,镗床问题不大,主要是刀头不给力,损耗大。加工铜管很方便,但是要达到你的要求,镗出锰钢管,却是效率极低。”

    苏油叹口气:“聊胜于无吧,那只有继续想办法了。”

    苏油突然想到一点,对赵顼拱手:“王爷,能否让高案判离京一趟?去商州外任两年?”

    赵顼说道:“知商州?”

    苏油点头:“对,让案判在商州大兴胄案,造军器,甲盾,弓弩,保证边军供应。然后我在泾渭河谷屯田,保证粮草。”

    “一边准备粮草和军器,一边考察地理,于各路交通要道修建寨堡,扼守岔路通道,给西夏人进军增添麻烦。”

    “对重要的道路,改造路况,用四轮马车运输,尽量在防区内提高部队反应速度,消除与西夏骑兵的差距。”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援助各路正军,提高他们的战力。”

    “拉拢武装一批蛮人,作为游击力量,骚扰西夏人后方粮道,给他们的补给制造困难。”

    “王爷,如今夏人跋扈,而我们兵不堪用,将不胜任,国财匮乏,是最困难的被动防守时期。”

    苏油接着取过笔,在书房制图板的图纸上画了一道曲线。

    “对国势,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用数学方法来描述,是这样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如今大宋还在处于下行时期,大概在这个位置。因此对外政策,只能是以防守为主。”

    “此消彼长。等到敌方力量耗去,大宋缓过力气来,在曲线最低点左右,转为战略相持。”

    说完用笔在抛物线右侧画了一个大圈,将线条圈了进去:“等大宋国力重新振作,军士得练,将领们从血火中锻炼出来,才是这条线重新抬头向上的时候,反攻的阶段,得从那时才能开始。王爷,这是事态发展的正常规律,万万不能心急啊。”

    赵顼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抛物线左侧,一脸的担忧。

    苏油将笔丢到制图板上,笑道:“不过过程虽是如此,但很多事情必须努力做起来,以推动这个过程。”

    “其实不用贪大求,一举更张。就从一些制度的小改进,或者小地区做起,一步步改良,一步步做出榜样,造成影响,扩大范围,争取反转的时机早日到来。”

    苏颂看着苏油侃侃而谈,面无表情。韩维则是第一次见到苏油,不由得为他缜密的思维感到吃惊。

    苏油接着道:“因此我的建议:一,改造金牛道,子午道,改善交通,前期以蜀中财力物力,支持西北。”

    “二,开发商州矿藏,打造冶金工坊,提高金属加工水平,建立化工基地。”

    “三,屯田泾渭河谷,今年以种植牧草为主,并培育优质牛羊,战马;再以小麦为辅,满足边军需要,争取自足。”

    “四,以渭州为试点,实施军政分离。军队给养,归地方政府控制,摸索出供给标准,发放制度,包括战时军需,做好准备。”

    “五,军人只关注军事,努力提升军事技能。将领需要明白国家大战略。一切行动,听从指挥。细化条令,严申军法。”

    “六,完善寨堡和交通建设,敌来可知,敌攻可守;一方有警,四方呼应。”

    “七,抚慰熟蛮,使之成为我们的眼睛和屏障,而不是我们的麻烦。”

    “八,枢密成立总参谋部,给边军老将们一条提拔通道,也使枢密有惯战之臣,以佐议战略是否正确妥当,避免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这一条尤其重要,如果枢密不采纳,我建议,皇家独立操作也行,从成立军事参谋室开始,以免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状况!”

    “九,明确政治,军事,经济,是国家的实力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中书,枢密,三司,必须有效及时沟通,重大事件,必须有联席会议共同决策。”

    “联席会议,可以由皇家主持,王爷,我觉得你就是最好的人选!”

    “军事问题,其实就是政治问题的延伸,而政治问题,很多时候是经济问题的延伸。”

    “西夏气候调和,岁节丰稔的时候,一般就是我边境安宁的时候。而一旦出现旱涝,白灾,政局变化,他们往往便要抄掠边境,补充其国用。”

    赵顼讶异道:“经济问题?我还以为你要说是技术不精。用理工提高效率,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呢。”

    苏油笑道:“理工的确能提高效率。只要器械得力,一人可当五人来用。但是王爷,这会导致一个经济问题,就是会让其余四人无事可做,失去生计。”

    赵顼悚然而惊:“哎呀!糟了!”

    苏油讶异道:“王爷何出此言?”

    高士林说道:“明润,王爷向官家建议,在胄案施行你建议的十条,大用机械,精细度量衡。”

    赵顼说道:“正是,小妹这两年将胄案工匠们的水平提高了不少,理工致用之学,在胄案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只考虑效率提高,却没有考虑到冗员生计。”

    苏油笑道:“那太好了,那这次让案判一并带去商州!”

    赵顼考虑到另一个问题:“明润,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假如……我大宋各处皆满,安置不下更多子民了,那时候怎么办?”

    苏油那教鞭指着西夏和大辽:“那没办法,到时候大宋只能进取,为自己的子民谋取生存空间了。”

    说完又对赵顼拱手:“不过王爷,理工学派,一切以统计数据说话,那个时点,或许三十年后,或许五十年后,或者几百年后,是不以人的愿望和期盼为转移的。”

    赵顼若有所失:“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苏油说道:“王爷,我大宋赌输了太多次了,难道还不吸取教训吗?”

    韩维即时插话:“王爷,明润所言极是,如今大宋要考虑的,是不败,而不是赌胜。”

    赵顼撇了撇嘴:“好吧!对了,上次近侍以弓样鞋进,持国对我进谏,说:‘王安用舞鞋?’把我臊得不行,立刻令人将鞋毁了。明润,这可是跟你提倡的进步唱反调啊。”

    弓样鞋就是分了左右脚的鞋。苏油微笑道:“要我说,参军所言不差。”

    赵顼又开始撇嘴:“你理工不是最讲效率和为人提供方便吗?怎么说一套做一套?”

    苏油笑道:“就如我刚刚说的,改进,从小地方开始,最好润物无声,不要惊世骇俗为上。”

    “弓样鞋,鞋子跟脚,脚部方便舒适,最适合的人群,就是舞者,急递,还有军士。”

    “但是舒适这一点可取,却不是连款式也要照搬,如果因此引来反对,那就失了理工的本义了。”

    “你是王爷,穿着自有体统,着舞者的鞋子,的确不像模样。”

    “小妹,王爷和我身量差不多,去取一双新靴过来。”

    苏小妹去取来一双新靴,苏油将靴子交给赵顼:“王爷你看,这靴子同样分了左右,但是只在鞋底上做功夫,就如我脚上穿的这双。”

    “除了鞋底,其余皆按制度,这就是我说的小改进,不惊世骇俗。”

    “王爷说得很对,理工的目的,是致用。但是要做到这点,也并不意味着必须抛弃传统。”

    “尽量减少反对声音而得用,才是是理工的精髓所在。技术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而不是部问题。你再问参军,他还会反对你穿这靴子吗?”

    赵顼见韩维微笑着对他点头,表示同意苏油的观点,也老实不客气,将新靴子套上,站起来走了两步:“不错,果然舒适。”

    苏油说道:“但是其本质,还是官靴,不是舞鞋,是吧?”

    赵顼点头道:“尚衣局那帮蠢材,不识变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