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蜜儿(美食)在线阅读 - 第2节

第2节

    却是明远笑着答话,“自然是在大人藏在花园假山中的私银库里。”

    “……”张岐山脚下一个踉跄,险些跌落去了地上,那银库里的东西见不得人,他素来藏得极好,自想着让张欣兰躲在里头,便不能被人发现。怎料得到…

    “张大人莫非以为,陛下不知道你那些腌臜事?”明煜撂下了茶碗,清淡笑着与张岐山道,“今日本不过奉皇后娘娘懿旨来拿人,若方才入门的时候,张大人便将人交了出来,该也牵连不到张大人身上。果真,张大人还是爱女心切…”

    张欣兰摸爬着来抱起父亲的脚踝,“阿爹,阿爹替我跟陛下求求情吧,我…我不是故意要害姐姐的。全是她,她自己怀了孩子,还要去高处,失足摔倒了才难产,怎么能怪我呢?”

    张岐山冷笑了两声,失了魂儿似的,眼下保不住的,岂止小女儿一个…那些见不得人的银两,该得将整个张府送上断头台…

    明远一旁提着张欣兰的衣领子回来,又温声劝了劝,“小小姐莫怕。不过是敬王妃想要见见你。与我们去一趟便好。”

    张欣兰摇着头,泣不成声,“我不去。郡主死了,孩子也死了。敬王妃定不会放过我的。你们等着,等将军从北疆赶回来,定会护我。”

    明远笑着,“就怕是将军军务繁忙,赶不回来了。”说罢了,便也没再与她废话,对明煜一揖,便将人押走了。

    张欣兰的喊声还在门外,张岐山早已醒觉过来回天乏术,理不得她了,等人出去了,方对明煜拜了一拜,声音沙哑着央求,“张某自知有罪。只是夫人还卧病在床,每日三餐须得按时服用,张某想求明都督,临行去镇抚司前,赏府上家眷最后一口好饭吃…”

    **

    时近中午,小厨房里正忙碌,烧水的烧水,炖汤的炖汤。张府奴仆正为张家家眷张罗最后的午膳。一旁紧盯着的禁卫军小议着:

    “都是要入镇抚司的人了,还想着吃好的,真是好心情。”

    “吃惯了好的,怕入了狱享不起口福了。”

    小统领胡顺边督促着家奴们“将菜护着好了,别凉”等话;边搭着一旁同僚的小议,“既是张大人开口求的,都督方才交代照办,说是文人多爱惜体面,张大人位居一品,也该得送他一程。”

    话正说着,吴尧从外头回来,绕来胡顺身边笑道,“顺哥,张夫人爱吃的汤粉条儿,刚去巷子口上寻了档口过来。”说着正指了指身后跟着的两个推车的小丫头。

    胡顺正忙着,直吩咐道,“行了。你便带她们先去偏堂里送食罢。”

    吴尧笑着,“顺哥,方才我尝了这汤粉条儿味道不错。那一堂的人也吃不完,兄弟们还饿着,不如与大家伙儿一道儿用作午膳了。”

    胡顺笑了声,“你倒是周全。一会儿先与都督和同知大人也送两碗去。”

    “得!”吴尧应声,客气地一揖,便就领着人往偏堂里去了。

    **

    张家大堂里清冷了几分,只剩得一人高坐,接着品茶。不时有禁卫军入来回报。

    “都督,方才那些尸首已经打点好了。”

    “都督,张府家眷已都请去了偏堂里用膳。”

    明煜拨着茶水,淡淡,“看着他们好生享用。”

    明远办好了将张欣兰送去敬王府上的差事,折返回来大堂,便又一揖,“兄长,那假山银库中都清点妥当,共是三万二千两。兄长看看如何处置。”

    座上那人简单几个字,“照老规矩办。”

    明远暗自一笑,“是。”老规矩,便是上皇帝六成,明家四成,再拿出些来犒赏禁卫军等兄弟。此回下来,明家入账一万二千两。明远心中还在盘算着数目,却忽的听得大堂门外兵士们嘈杂。忙又请了明煜,他出去看看是什么事端。

    行来大堂门外,明远只见雪地旁停着架小车,车上还烧着炉子,水滚了正腾着热气儿。一干禁卫军兵士围着炉子旁,搓手取暖,嘈杂便是从那儿处来的。

    人群正中,女娃儿不过十三四岁模样,一对杏子眸微垂,羽睫漆黑扑腾在粉面儿上。着一件略陈旧的粉红绣梅花小袄,卷起袖口,正立在炉前张罗着吃食。唯独耳鬓旁簪了一朵白花,似身上戴着孝。

    明远看踟蹰了几分,醒觉回来,喊了一旁吴尧来问,“这女娃儿怎在这儿?”

    吴尧便将方才都督让人做饭,为张大人送行一程的事情与明远说了。罢了,又多解释了句,“张夫人病着没什么胃口,唯独想着甜水巷口这家粉条儿。都督便吩咐小的去张罗了来。”

    明远微微颔首,“张夫人要的吃食送进去了么?”

    吴尧:“去了,方才另个小丫头送进去了。”

    明远吩咐,“兄长不喜人多,办完了差赶紧叫她们走。”

    “是。”吴尧应声,又行去了女娃儿那儿端了碗粉条儿来,“同知大人午膳也还未用,尝一碗吧。”

    明远摆摆手,“你先送进去与都督用上。”

    吴尧“诶”了声,方端着那碗吃食入了大堂,却见自家都督正起了身往外头去。吴尧忙笑着问,“都督可是饿了?小的与您送吃食来了。”都督目色却只从他手中汤碗扫过,“不必放下了,我不用。”话毕,便又行出了门口去,问起“何事嘈杂?”

    吴尧一时不知如何答话,只好跟着又出来。

    明煜行来门前,只见堂前兵士们正问那女娃儿讨碗粉条儿吃,女娃儿年岁尚浅,还未长开,一张小脸却生得讨巧。便就有兵士故意逗她说话:“这粉条儿怎和平日里见的不同?什么做的?”

    女娃儿答,“山芋做的,自是和白米做的不一样。官爷觉着味道可好?”

    另一人抢了话去,“好,好绝了。那,这酸汤儿怎这么鲜。”

    女娃儿笑道,“自家酸坛子腌的冬菜,新鲜的牛骨,熬了整夜了。”

    又有人问起,“这酱牛肉嫩得慌,可也是你自己做的?”

    女娃儿扇了扇眼睫:“嗯!我们李家的卤水儿,别处可都寻不着。”

    几个兵士嬉笑起来,“人也一样。嫩着!”

    女娃儿这才听了明白,不是什么好话,一瘪嘴便不出声儿了,兀自又涮了两碗粉条儿,浇上一勺酸汤,再扑三五牛肉薄片,撒上葱花儿。将碗搁在地板上,便收拾要走了。

    多有人还不依不饶,“可别急着走,还没饱呢,再来两碗!”

    “没有了,给你看,桶子里都空空的了。”女娃儿掀开了装粉条儿桶子上的白布,果真空空的。

    吴尧跟了过来,赔笑着与兵士们道,“这都卖完了,都督让我来送人走了。”吴尧说着指了指身后立在大堂前的明煜明远,一干兵士们便如老鼠见了猫,顿时静如呆兔。

    巧逢着送食的丫头从偏堂里出来,端着几个用完的大碗,送去了小车上。吴尧方领着二人一道儿往外头去,行出来了拱门,从怀里掏出三枚银元宝,“小娘子们辛苦了,这是都督打赏的。”

    “多谢了,官爷!”伸手接银子的是方才去偏堂送食的丫头,倒也生得白净圆润,可眼珠子转得勤,吴尧觉是个心眼儿多的,却问起煮粉儿的姑娘,“小娘子平日里可都在那巷子口上摆摊儿?我明日去,可还能遇上?”

    “下雨下雪的不在,天晴都在的。”蜜儿想了想,又道,“官爷明儿再来,我那儿还有别的好吃的。”

    吴尧一把年岁单汉子一个,办差勤快,见得女子却少。此下竟是腼腆起来,嘿嘿笑着,“成…成…”

    蜜儿又问,“这里头出了什么事儿,官爷可能说否,不能便罢了,我们便当是来玩儿了一趟,什么也没看见。”

    吴尧笑着,“没什么不能说的。我家都督捉着了个腌臜的官儿,皇帝下了口谕来拿,抄了家都得充公。”

    “那可是好事儿。”话正说着,蜜儿推着小车已经迈出了偏门,便就与吴尧道了别。又与银荷一道儿,往甜水巷里回去。

    方行出来几步,银荷便就耐不住了,与蜜儿说道起来,“一品大官儿的园子,果真是好大,屋子里还好多的古董呢。偏偏那整整两桌子的人,明是团圆饭,却吃得哭哭啼啼的…”

    “还有还有,你可见着那活阎王的面相了?”

    蜜儿迟疑着,“活阎王,是谁?”

    “就是那禁卫军的明都督呀,我听着别人背地里都这么喊他。”银荷抬手比划着,“方才就立着你对面好久,我可看见了。不过又不敢多看,那张脸生得可好看了,偏偏名声不好听。”

    蜜儿方才忙着手中活计,自是没见得什么活阎王,听银荷这么说方提醒着,“什么天王阎罗的,日后也都见不着。你莫嘴上开罪了,得被捉去打板子的。”

    银荷吓得一惊,忙一把捂了嘴,方紧了紧脚下的步子。

    第3章 贪鱼(3)---小修   紫米圆子

    从东街入来甜水巷里,多了几分幽静。眼前三五老槐,枝丫上还累着厚厚的积雪。树后的简氏公祠,木架红漆都颇有些年岁了,门前的对联儿却将将翻新过,写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转了个弯儿,便是王家的豆腐档口儿。蜜儿撂下来小车过去问着,“孙姐姐,徐阿娘一早说想吃豆腐脑,可还有?”

    王家媳妇儿姓孙,只比蜜儿长三岁,见得是蜜儿来,忙盛起两碗豆腐花儿,包好了放去了蜜儿的小车上,笑道,“刚出锅热乎着,拿走吃吧。”

    “可还是老价钱?”蜜儿将要去问银荷拿银两,孙氏忙道,“就不必数银子了,一会儿还得去你家里借卤水,便就都免了罢。”

    蜜儿笑着嘱咐:“那你记得来。”

    话没落,两个小娃儿从蜜儿身旁飞快跑过。一个拉扯了一下蜜儿的袄子,一个重打了下小车上的桶子。回头来,还没皮没相与蜜儿做鬼脸。

    “没阿爹的野姑娘!”

    “略略略略略…”

    蜜儿听罢,地上攢起两个雪球,往那俩小娃身上扔了过去。一个直中脑门芯子,一个小娃吓得倒在了雪地里。见那两娃儿狼狈模样,蜜儿嗔着道,“谁家的野娃儿,有爹生没娘养?”

    王家媳妇儿绕出了门来,“还不回家要奶喝去!”

    两小娃儿没讨着便宜,拾掇起来,方又追跑着入了深巷…

    蜜儿这方才与孙姐姐道了别,便往梅竹小院去。

    蜜儿跟阿娘姓李,自幼便住在甜水巷的梅竹小院里。

    李氏年轻的时候,生得明艳娇美,嫁去了高门大院里,作了许府姨娘。可没多久,便遭家中主母姨娘记恨,被诬陷上了些事端,府中人言可畏,李氏日渐消瘦,在那府中实在度不下去。许家官爷方将人送回这甜水巷子里做外室。

    可自打蜜儿记事起,便没见她阿爹来过几回。外室之女,无宗无祠,巷子里的姑婆们便喜欢在背后闲话,多有些被小娃儿听去的,便有了那些不好听的话。

    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别人的闲言闲语蜜儿倒也不放心上,只那些管不住嘴的小娃儿,见一回,打一回。

    **

    入来梅竹小院,腊梅花儿正开得好看。蜜儿放下手中活计,折了两枝最好的,正要往自己屋子里去。

    便见徐氏大腹便便从东屋里出来,笑着招手道,“蜜儿回来了,银荷,快进屋吃午饭。”徐氏原是这院子里的租客,有孕已经九月有余。

    “徐阿娘你们先吃,我先回屋一趟。”

    这梅竹小院儿原就不大,蜜儿住的正屋,徐氏与银荷住东屋。

    正屋坐北朝南,靠着南边儿窗户的位置,还有间暖阁。阿娘还在的时候,最喜窝在暖阁里做手活儿。蜜儿便将她的灵位摆在了暖阁旁侧的小书柜上。午时阳光洒落进来,将那小书柜也晒得暖和。

    蜜儿取来那上头的花瓶,将里头干枯的粉菊换成方才折来的两枝黄梅。再在香炉子里燃上了三炷香。

    今年入秋的时候,阿娘肺病犯得重,请了不少大夫,买了最贵的药材,家中积蓄耗尽,也没能将人留住。

    阿娘走的那日晚上,蜜儿咬牙去了趟许家,想喊阿爹来看看阿娘。本想着阿爹是太医院的大官儿,若能来一趟,不定能救救她。

    可许府里人说,阿爹不在京城,见不得她们母女…

    回来院子的时候,蜜儿却听徐氏说,阿娘已经去了。蜜儿扑在阿娘的尸身上哭得几近气绝,恍惚回来的时候,却见得徐氏怀里紧紧抱着阿娘的银钱匣子,与她说,阿娘临终前将她托付给了自己,要认她作养女。

    蜜儿那时刚没了最亲的人,被徐氏揽过去怀里的时候,只得喊了她一声“徐阿娘”…

    阳光透着窗棱洒道暖榻上,蜜儿只歇了一会儿的功夫,肚子便咕噜咕噜作响。她只得起了身,去厨房洗好了手脸,方寻去了东屋里吃饭。

    东屋里,徐氏正从银荷手里接来那几个银元宝,收进了银钱匣子里。见得蜜儿进来,面上几分慌张,忙一把合上了匣子,笑着将蜜儿拉来坐下,“快来坐下吃饭。”说罢,徐氏自己抱着那银钱匣子宝贝似的,起身藏去了枕头后面。

    蜜儿看在眼里,心照不宣。便见徐氏又笑盈盈来,与她夹菜。“你做买卖辛苦,多吃些肉。”蜜儿自也抬筷与徐氏夹了菜。

    徐阿娘待她客气,多也是因得心中觉得亏欠。

    那银钱匣子阿娘也曾与蜜儿看过,里头原有这梅竹小院的地契,还有些许阿娘贵重的物件儿。

    起先的时候徐氏只说,“这银钱匣子,你阿娘让我先替你保管着。等你及笄嫁人,再全与你作嫁妆。”可后来,徐氏又让银荷跟着蜜儿一道儿卖朝食,便将买卖的银钱,也都收来了这盒子里。说法儿也与之前的一样,道是她还小,等出嫁的时候再全数与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