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书迷正在阅读:肉文女配不容易[快穿H]、绿茶A又在装O套路我、不要咬我耳朵尖[快穿]、我在无限游戏撩上帝、前世死对头给我冲喜、毒步天下:毒女世子妃、小净初【亲父女】、咒回的xp放置处、边缘玩家(GB)、塑形师双生花
金梁被小妹这些话逗得直笑,又道这些个门道他也不太懂,不过,但凡修园子的人家,大抵都有自家的庄子,种菜种粮食养鸡养鸭这些,园子里自然不用再种菜养鸡,只种些花草好看吧。 金朵儿还是不太明白,搁着那么大园子白费了,偏偏要大老远去庄子上养鸡种菜的,多不便宜啊! 说着话,三人进了西院。迎面,一个身材挺拔的人走过来,因为背着灯笼的光,有点儿看不清面目。 金朵下意识地往大姐身边挤了挤,低声道:“那是谁啊?” 金花却握了握她的小手:“没事儿,是张家大郎!” 金梁与张勇也算相识已久,曾经在铺子里天天混在一处的,虽然看不清面目,也从身形上看认出了他。只不过,大姐什么时候与勇子这么熟了? 他回头看了姐姐一眼,灯光昏暗,看不太清楚她脸上的表情,但从她轻快的脚步和声音里,却仍旧能够感受到她的欢喜。 “勇子,还没歇着呢?”金梁很快收回心思,加快脚步,笑着迎上去。 张勇嗯了一声,停住脚步道:“正好想家去看看,想着恁要回去,正好一路。” 金梁讶异道:“家里有事?” “没有。”张勇说着,瞥了眼后边跟上来的金花和金朵儿,笑道,“大姐和五妹妹还来送恁呀!” 金梁想开口未开口的时候,金花笑着道:“顺路说说话儿。” 金梁心中那股子怪异感更浓了些,转眼瞥了大姐下,扬声笑道:“大姐和小妹回去吧,我跟勇子一起回去。” 进了冬月,天气越发寒冷起来,室外几乎是滴水成冰了,煤场制作煤球的煤球因为含水比较大,一晚上就给冻裂报废了。 宋玥得知了情况后,干脆让韩戚风暂停了煤场,然后,根据个人意愿,转移一部分工人去矿上,维持挖矿采煤的生产。 地表冷,挖下去两三米就不上冻了,只要做好安全保障,冬季倒不妨碍煤矿开采。 西院作坊里的泡菜制作已经结束,如今就是制作各式辣酱、辣油,再陆续分装酱油和豆瓣酱的成品,向外发货,因为赶着年前出货高峰,作坊里仍旧忙碌不堪。 找了个晴好的天气,宋玥也带了青玉和宋广友,往银杏庄上去。 因为天冷,银杏庄挖水渠的工程也暂停了,宋玥站在渠沿儿上,听宋广友给她说明:“这渠从南沼湖一直修到山脚下,山脚修个蓄水库,庄子上的田地基本就都能浇上水了。” 宋玥一边听一边点头,又问:“年后还需要多长时间,开出能用上吗?” 宋广友笑着点头:“咱们这渠是修一段投用一段,开春前就能修完七成。清明前后吧,咱们就能修完,不会耽误春天浇水的。” 不得不说,宋广友不是那种死读书的呆子,脑子还是很快灵活的,接触农事这才多久,就已经把农时农事这些熟悉了个七七八八,稼穑耕作水利养殖,几乎都能从容应对了。 平京城地处北方,春季偏干旱,能保证春天浇上水,夏粮丰收就有了七八成的把握。 当然,她买下郑家庄子就没打算种粮食,但不论山坡果园还是山下辣椒花生等经济作物,都不能缺少水浇灌溉,需水量比粮食作物多很多,改良灌溉条件自然就更加必要。 从水渠上转道山脚,就见原本荒芜的坡底已经种上了一排排果树。 看到这些果树,宋广友脸上的喜色都掩不住了,指点着枝桠上鼓鼓的芽包给宋玥看:“太太看咱们移过来的这些树,差不多都活了。” 秋天种树的成活率更高,是现代经过试验确认了的。 宋玥没觉得意外,却也跟着高兴,笑着点头,一棵棵看过去,看着枝条上的芽包,问:“咱们这些树,几年能结果?” 宋广友笑道:“咱们请的那位老把式说了,这些树都是三年以上的大苗,转过年来就能结果,但因为刚刚移过,最好少留果子,让树缓一年,后年,就能正常结果了。” 宋玥点点头:“嗯,树是长久之计,不急在一时。” 根据银杏庄子的地理土壤特点,山脚种植的是水肥要求较高的樱桃树,往上走是枣树。不过,原来野生的板栗、核桃和柿子树都会保留,小山最上一部分还会增植一些本地优势果树,诸如板栗、柿子和山杏这些。 既然要种果树,自然要挑选优质品种,这批樱桃苗子是凑巧了,通过谷家从通县那边买到的。庄子上原本种植的金丝小枣品种就很不错,果子饱满,肉厚而甜,果核很小。只不过,枣树的苗子不多,根系孽生出来的小苗,达到移栽标准的,统共也就二三十棵,还都是极小的小苗,一两年根本结不了多少果子,想要有所收获,怎么也得三五年后了。 在银杏庄子上住了一宿,第二天半下晌宋玥才回到家里。 洗漱换了一身居家的衣裳后,她才往荣煕堂去。 不过让她意外的是,人都不在,守门的小丫头回说,老太太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园子里的竹篱茅舍,说是那边儿的山茶花开了,去赏山茶了。 宋玥失笑,山茶花开了小半月了,怎么这会儿想起来去赏花了?又没下雪。 不过,她还是转身也往园子里去,一边吩咐跟过来的青杏:“去收拾一下带回来的栗子,再拿些花生。” 竹篱茅舍那边最适合烤肉、烤花生栗子这些,带着些野趣的吃食。若是下了雪,当庐烤肉,再喝两杯小酒,不失为一大乐事。 茅舍那边,装了夹墙的,老太太要过来,一大早就过来烧上了,这会儿屋内温暖如春,即便半撑着窗棂,屋子里也半点儿不觉得冷。 几个孩子都在屋子里待不住,一个个裹得厚实暖和,在院子里看小兔子和锦鸡。周老太太的老寒腿怕冷,不能长时间在外边站着,就坐在临窗的软榻上,透过窗户看着外边的几个孩子,时不时地招呼孩子们进屋喝点热汤、吃点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