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长安少年游在线阅读 - 第314页

第314页

    “我不是好汉?”一个嘶哑声音笑着回道,一看就是装出来的声音:“老夫报出我儿子的名号,只怕吓坏你们。”

    言君玉是真的呆,容大人都不做声了,他还问:“你报啊,我才不怕!”

    “那你可要听好了。”那声音撑不住,大笑起来:“大儿容清商,小儿言君玉,怕不怕!”

    言君玉顿时一跃而起,好容易用蛮力挣开了麻袋,睁眼一看,自己和容皓已经被扛到一个陋巷里,眼前笑眯眯站着的,不是敖霁还是谁!

    “好啊你!”言君玉气得给了他几拳,急得容皓在地上麻袋里喊:“快解开我,让我一起打!”

    镇江十五,正是月圆夜,人也终于团圆。

    天子车驾在镇江换了船,数百艘龙船,载着随行的官员护卫,还有当前一艘巨艟上的天珩帝和近臣,浩浩荡荡,沿水路南下。两岸撤去了围幛,连卫戍军也车马随行在后,言君玉这才看见诗书上的江南。

    他醉了酒,醒得迟,醒来时晨光已经褪去,两岸只剩下一点薄雾,江面宽阔,春水的颜色那样好看,是碧玉和新叶都无法比拟的。岸上远山青翠,偶尔可以听见砍樵的歌声,但言君玉最喜欢看的是沿岸的小小村镇。一个个小小房子沿山而建,每户都有些秧田,也有桑树,也有桃花,岸边停着小渔舟,许多人挤到岸边来看渔船,但也有穿着布衣裙的妇人,穿行在田间采桑。

    还有江南的青石路,连井台也那样小,可以看见村妇在河边捶打洗衣,垂髫的小孩缠着货郎担子买糖吃,鸡犬相闻,一张张平淡的脸,像是无意间路过了他们的一生。

    “呆子。”容皓听了他的想法只笑他,倒是叶璇玑若有所思。敖霁的左手坏了,但弹起言君玉的脑瓜还是一样疼,笑他:“一脸可怜巴巴的样子干什么。”

    “我们就一直走水路吗?”

    “当然,你没听见诗中写,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们是要下苏州与杭州,我跟你们说,杭州才好呢,这季节的柳树比烟还轻,远看如雾一般,还有春日的新茶,莼菜鲈鱼……”容大人总归是夸耀家乡。

    “我倒觉得苏州更好。”沐凤驹笑起来。

    大家顿时都议论起来,直到午膳摆上来才罢,这艘巨艟其实也不好,好在到了苏州就换了游船,临水的窗几乎可以碰到水,言君玉见到了沐凤驹说的菱角,也有荇菜,也有鲈鱼,还有两岸烟柳,最好玩还是行酒令,到了江南,仿佛一切都有了意思,连射覆也有趣了许多。言君玉看着容皓一人大战郦解元,叶璇玑,还有两个状元郎,看得眼花缭乱,只能叫好。

    最后连萧景衍也加入战局,言君玉知道他博览群书,但不知道他也这样了解江南,竟然在一个古称上赢过了容皓。

    他一定也很想看江南。

    晚上饮宴,江中万籁俱静,只听见水流声。远处的山村有点点灯,顺流而下,夜行船最是好玩。

    言君玉不记得自己喝了多少酒,也不记得容皓是不是叫了敖霁敖老三,还是羽燕然叫的。沐凤驹和谌文跟叶璇玑的徒弟在联诗,言君玉才知道她原来就叫乔懿,是小乔的乔,司马懿的懿。贺绮罗和卫孺最会灌酒,嫌江南酒淡,偷偷带了靖北的烧酒来,被敖霁抢走不少。言君玉喝醉了,最后躺在萧景衍腿上,看着天上的明月,追着船走。

    春日风暖,带着不知名的花香,他一点不觉得冷,只是忍不住笑。

    很快容皓也躺了过来,好在舷板上铺着锦褥,言君玉慢吞吞往旁边挪了个位置,给他和赫连。

    “好热。”他一听就是喝了烧酒的,还骂人:“敖老三,你给我的什么酒,喝了烧心。”

    敖霁很快也过来了,羽燕然也还是胆大,往天子旁边一躺。大家横七竖八躺了一地,也不知道是谁睡了,谁没睡,只听见不远处联句的声音。

    “璇玑呢?”容皓找一会儿,又笑起来:“她可饶不了阿鸿。”

    他是说小叶相心软,迟迟不整治江南,否则叶家的王位早已经到手了。叶璇玑一来,他不整治也得整治了,不然她可饶不了他。

    联句的声音忽然精彩起来,是谁把郦解元叫过去了,多半是沐凤驹,状元郎就这么没出息,打不过就叫师父。洛衡倒是过来了,轻轻踢了踢言君玉:“不孝的徒弟,不给师父让个位置。”

    “还是道家好,想梦蝶就梦蝶,想化鱼就化鱼……”容皓一喝醉话就多:“我在塞上,也看见月亮,塞上的沙海,真是无边无际,也有雪原,纵马三百里也跑不到边,想来想去还是儒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洛衡身体弱,吹风就有点咳,但郦解元家是江南五大族,家底殷富,做的紫貂以前只是不能穿,现在盖住了,才说出话来。

    “小言那天的话,其实很有见解。”他也叫言君玉小言,对谌文就没这么好,总是摆出师父的威严。

    “什么话?”言君玉自己都懵了。

    “说唐诗的话。”萧景衍笑着摸他的脸:“还有看尽人一生的话。”

    言君玉从来不看诗书,开蒙时没遇到好老师,后来到了东宫,无论如何都学不进去了。谁知道这些年心性成长,明明是兵法格局上的领悟,返回来看诗书,却都看懂了。

    “是啊,真奇怪,你说,唐诗怎么写得那样好,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还有那首,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里的人早就不在了,村落也不在了,但我读着诗,就好像能看见那景象似的。你说,是不是一首诗就写尽许多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