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扶弟魔家的女婿在线阅读 - 第81节

第81节

    摆摊剪头的都是老大爷,几十年的老手艺重新捡起来的。

    庄玉林现在正是青春期的少年,每天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白衬衫,牛仔裤,板鞋,每天穿得干干净净的。

    头发也不是庄民国这个工人爸爸的板寸头,是长几公分的头发,还剪了碎发的,上回去省城剪出来的新发型,他喜欢得很,现在长长了。

    庄玉林有些抗拒:“摊子上只会剪板寸头。”

    庄民国说的:“你?上学的时候先剪个板寸头没事,等过两个月放假了头发就长好了,到时候你?跟你?妈妈去省城再剪个发型儿出来,太长了遮眼睛,以后是要带眼睛的,走路都看不清。”

    庄玉林想了好一会,等汤圆吃完了,才不情不愿的点头:“好吧。”

    庄玉春悄悄跟爸爸说的,“哥哥收到情书啦。”

    庄民国问:“你?哥哥怎么说的?”

    庄玉春模仿着哥哥的样子,往前一递:“哥哥还回去了,他说他不收。”

    “你?哥真这样说?”

    “嗯嗯,大姐姐都哭了。”

    当着好几个人被拒绝,一点情面都没留,能不哭吗。

    上初中的孩子都是十四五的了,正是对异性有着好奇和?朦胧好感?的时候,庄玉林在学校也是出了名的成绩好,他还懂许多课外知识,“知识渊博”,许多女孩子都崇拜他。

    结果他一点情面都不留。

    “情书”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出来的呢,其实最开始就是有些话不好意思说出来,就用写信的方式暗地里传,结果被有些同学大刺刺的喊出来,说谁谁喜欢谁谁,只要女同学多看了几眼男同学,就说谁喜欢谁,这信就从他们嘴里变成了“情书”。

    这些同学都是开玩笑的居多,结果这话就流传出来了,学校里到处都是谁喜欢谁,谁喜欢谁的传闻了。

    有人在庄玉林面前说,谁喜欢他,庄玉林可不跟着起哄,他是直了点,但不喜欢这样开玩笑,当面就说:“我最喜欢老师,我每堂课都盯着老师看。”

    还真有人信了。

    因为庄玉林请老师吃过食堂的饭菜啊!

    也不知道他到底喜欢哪个老师,初中大部分孩子祖辈都是农村出来的,现在住在镇上,但家里的父辈,爷辈还大都是老思想,他们说话没顾忌,孩子经常听到,也早熟,还说这是“女大三抱金砖”。

    庄民国摸了摸小儿子的头,“行?了,爸爸知道了,你?跟哥哥该去上学了,好好读书,不许学这些坏习惯。”

    庄玉春保证:“爸爸放心,我不喜欢女孩子。”

    真的,养媳妇真的太费钱了。

    庄民国不想跟小儿子说话了,他们兄弟两个长大,说话就开始气人了。

    小时候还软软的爬在爸爸的背上,奶声奶气的呢。

    “快去读书吧。”

    庄玉春转身就出了门,在门口把庄辉接上,几个人骑着自行车就去学校了。

    陈老板的广告打了下去,好几个星期都没有动静儿,陈老板自己都说了,“这七百块是打水漂了。”

    意思就是白花了。

    庄民国只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没事,做生意有赢有亏,七百块咱们家亏得起。”

    他一年的工资也才这么多呢。

    转机是在第三个星期,开始有人来村里了,打听到了庄家作坊这里,等看过了货,立马就拍板定下了。

    人家说的是:“你?们广告打得也太简单了,地方又这么偏僻,要不是我听说城里的首饰是安镇下边进货,你?们又是安镇的,我都不敢过来。”

    来进货的人姓季,季老板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喊了好几个弟兄呢。

    一语就道?破了他们为什么打了广告没效果。

    没打广告打到点子上啊。

    进了货,季老板还夸:“我以为农村的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没想到你们镇上还挺富裕,我看到不少二层小楼房。”

    季老板来进了货就走了,说要去赶车,庄家也没好留,季老板拉货拉得多,首饰是进得最多的,他这里进了,再给供销社铺点货,库存都要清空了。

    夏天要到了,作坊里接下来要做首饰,福嫂子负责的小商品也要做冬季商品了。

    小商品冬天卖得最好,要从夏天做到冬天,到年前才结束。

    每年还得做一个新花样出来,去年他们作坊做出来的毛绒鞋子卖得最火,今年也做毛绒鞋子,只是在款式上又变了,去年的款,还有今年出的三个新款,一个是中筒的,两个低的,一个防水款的印花,一个是短筒带毛,还弄了些带颜色的流苏,把?筒头的毛绕一圈,洋气又大方,最适合女孩子了。

    成品是最先做出来的,做了好几个款,最后定下了三个新的,就要开始大批量的赶工了。

    做饰品和?小商品都要请人,庄蓝现在就在家里上班了,她在哥哥嫂嫂的作坊里上班,一个月也能挣上三十来块,跟在建筑队煮饭差不多,在家里带孩子还能上班挣钱,外加韩志杰在建筑队一个月的工资,两口子一年差不多就能挣上千块。

    还有外边的菜地,除了粮食种了两块田,留了一块自家吃的菜地,其他的全种上了菜,一年也有好几百块。

    韩家老幺,之前人家说起他们,都觉得他们以后是要扒着上头的兄弟过,成不了气候的,结果现在过得最好的就是他们了。

    庄蓝在吃喝方面不省,经常跟韩媛媛他们姐弟两个买吃买喝,每年陈老板这个当舅妈的还要送他们新品,又节省了一笔。

    谁不知道,韩老三家现在靠着庄蓝娘家,也发家了。

    庄玉林他们兄弟也放暑假了,他们是学生,先让他们写暑假作业,等他们写完才会叫他们来作坊帮忙,等要开学了就不让他们做了,让他们回去看书,温习下。

    每年都是这样,兄弟两个都熟悉这个流程了。

    做完了作业,还玩了好几天,庄玉春出去跟刘喜喜这些小同志玩,庄玉林教福家小子打基础。

    庄民国每天下班回家就去作坊帮忙,现在是夏天,屋里热,他们院子有几颗大树,倒是能在树下乘凉,还有后山的风吹过来,在院子里比家里凉快不少。

    这回庄民国没要庄秋指点了,他自己就看到了报纸角落的广告位置。

    锦绣作坊打的广告。

    还是打的锦绣作坊,附的地址,但这回陈老板学聪明了,她在锦绣作坊后边又打了个括号,里边写了是省城县里,供销社的供货商。

    这几个字金贵呢,打广告是按字来的,几个字就加了好几十块。

    庄民国拿报纸找过去,陈老板还说的,“我打了两期广告!”

    她要干,就要干回大的!

    第96章

    庄民国觉得可能是自己改变了陈老?板某一方面,才会让上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用,说句不客气?的,陈夏花上辈子是村里头出了名儿的“铁公?鸡”。

    就是再舍不得的人?,都会偶尔给自己买点?好吃的,买点?营养品补身子,尤其人?老?了以后,怕死啊,都想活得长一点?,没有谁想早死的。

    活得长,营养就要跟上。

    没钱的人?家都要省钱来给自己买点?,陈夏花有社保,儿子还是“大老?板”,从来在外人?面前的样?子都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比人?家家里没钱的还用得差,庄民国都听?到外边人?家怎么说她的,说她,“图什?么呢,儿子都当老?板了还舍不得,想带进棺材里啊。”

    可不是带到棺材里吗。

    但庄民国其实也有些理解,上辈子他们夫妻俩先是老?实了半辈子,被丈母娘,被亲戚们压着,后来开放了,又?每天起早贪黑的想多挣几毛钱,别说像现在这样?看报纸,听?收音机了,还有新鞋子,上辈子他们好几年才敢做一件新衣服。

    就这样?到老?头老?太了,儿子发家了,但一辈子的习惯哪里是这样?容易改过来的呢?

    庄民国好一些,是因为他在外边打工打了好多年,后头有钱了,也看多了城里人?的花用,学着去花钱,陈夏花不啊,她一辈子都在农村,都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一辈子省吃俭用,早就改不过来了。

    这辈子不一样?了,他们从丈母娘家出来了,没有在丈母娘手底下过日子,开“批评大会”,陈夏花跟着他育苗子地?,跟着他卖货,做生意,去省城,给供销社供货,一步步的就从地?道的农村妇女走?出了田地?里,走?到城里,跟城里接轨了。

    人?年轻,脑子活,改变的多了,自然就发生了变化。

    陈老?板甚至已经走?到了庄民国前头去了。

    她一个人?都敢买房,登报纸了,要换了是庄民国,他是没这个本事的。

    他都不知道在报纸上还可以登广告的。

    陈老?板说的,“我也是看别人?登的,给供销社供货的那个电冰箱的厂家,他们家就在报纸上打了广告,回头送货过来,说起他们厂子的牌子,人?家可洋气?呢,说他们厂子的电冰箱可是上了报纸的。”

    登报纸可是了不得的事,在他们普通人?心里,只有大事才能上报纸,送货员骄傲,陈夏花也是羡慕人?家的,回头她还当真在报纸一角看到了电冰箱厂家的电话和地?址。

    陈夏花当时没觉得,后来又?看到另外一家做外贸的公?司也登上了报纸,陈夏花就疑心了,电冰箱厂登报纸就算了,人?家可是国营厂子,外贸公?司可是私人?的。

    陈夏花就找到了报社去了,跟人?打听?过了,拿着钱上门,就在报纸上打了广告。

    庄民国说:“你胆子还大。”

    陈夏花说:“我还不是跟别人?有样?学样?的。”

    姜辰都说打广告这个主意不错,等?他们这两期广告过了,姜辰的建筑公?司就要打广告了。

    在报纸上招揽生意。

    家里的钱都在陈老?板手上管着的,钱都花了,陈老?板现在的步子大呢,庄民国都跟不上了,也不会跟着再瞎出主意了。

    打广告打就打吧。

    陈老?板厉害,以后可能还要在电视上去打广告呢。

    在电视上打广告就不叫打广告了,人?家还有个名词儿,叫“电视购物”呢,庄民国倒是不喜欢看这些,但早些年有人?家只买得起黑白电视,电视又?不像几十年后有几十个台,还有什?么视频看,电视购物就兴起了,每天轮流的打广告,做宣传,还有模特摆着姿势做展示,有宣传语,掀起了好几年的电视购物狂潮。

    到后边网络兴起了,家家户户普及网络了,都开始时兴在网络上购物了,电视上每天翻来覆去的电视购物已经吸引不了年轻人?的注意了。

    还在电视购物上买东西的,也只有从那个年代来的老?头老?太太了。

    年轻人?更?喜欢网络购物,“货比三家”,在庞大的网络中去挑选,比电视购物上更?时髦的去了,电视购物在年轻人?眼里那就是过时了。

    这回的打广告,效果十分明显,从八月份开始,隔两天就有人?来他们作坊进货,来的时候都问?一句,“你们就是给省里供货的?”

    不是说省就是说县。

    陈夏花拿了几个样?式出来,让他们看。

    这些来拿货的都是冲着报纸广告上说的供销社的供货商,最开始来的季老?板都来拿了好几回货了,他是年轻人?,反而更?庄玉林他们学生有话说。

    季老?板先问?他们在哪里读书,学习成?绩如何,听?他们说了,不由得感?慨到自己身上来:“我当年读书就是读不进去,初中都没毕业,好在现在我找到了另一条路子,不走?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吗,我读书不行,会做生意就行。”

    庄玉春把货点?给他,“我哥哥会读书还会做生意。”

    现在他们已经是锦绣作坊的“门面”了,只接待上门的客人?,给他们介绍产品,登记数目,算账,不用在“流水线”当小工了。

    在自家的作坊打工也是要谈工资的,给他们算的七毛钱一天,比做工的婶子们少几毛。

    一年到头就靠这两个月挣点?私房钱,庄玉林兄弟都是铆足了尽儿的,连工人?刘家的小同志刘喜喜来叫庄玉春去玩他都不去,“我已经玩了好几天了,我现在要挣钱了,喜喜,我们是兄弟,所以你不能耽误我挣钱。”

    刘喜喜哭兮兮的:“小二,我要去读书了。”

    工人?刘家的骨头再硬硬不过上边的明文规定,刘喜喜这样?的工人?家庭的小同志必须去上学读书,工人?同志刘大壮可是被厂里的宣传干事找上门一一问?过了家里的情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