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崛起之路在线阅读 - 第80章:前线捷报

第80章:前线捷报

    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啊等,钱没到帐,倒是有记者找上了门。

    原先陈铁军还有点奇怪自己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就算做了一点成绩怎么这么快就有人上门报道了。

    不过另外一拨来的人解答了他的疑惑。

    来的人是李德文,班里留下的培训特种兵的种子的两人之一,裴山石这次没来,作为团长他的事务非常忙碌,脱不开身。

    不过作为是特种部队的灵魂人物李得文能得空离开军队来到春城,看样子先前的作战是十分的顺利。

    至于为什么只回来一个,想必杨得成也是没法子,毕竟总要有一个理解了陈铁军训练法精髓的人留下来,来保证军队里的操练不出问题。

    于是陈铁军只能是先将那个记者拒之门外了,毕竟和兄弟叙叙旧更加的难得,对方军务紧急停留不了多久,只能是嘱咐了裴磊好生招待那个记者。

    对方也理解的很,知道春城作为军队后勤的大后方,一切都要为军中或者有关军队的事情让步。

    也不急,找了下榻的地方,招陈铁军要了授权,现在厂里观察巡视一番,找点素材,当然前者立刻就同意了。

    李德文的模样和之前没什么变化,看样子是没在执行任务期间受到什么严重的伤势。

    这是好事。

    另外是整个人比以前有气势的多了,陈铁军很熟悉这种感觉,当初自己当了教官没多久,也是多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场。

    看样子这小子的教育工作也很成功。

    “怎么样,你们的渗透任务执行的如何?”陈铁军询问道。

    他知道是好消息,因为只是一开口,李德文就忍不住咧起了嘴,露出一排白牙。

    “多亏团长是和您请教了一番,所以将作战计划优化了,不然这次少不得要损,失几个弟兄。”

    言外之意,不仅是大获全胜,还基本没有伤亡了。

    于是陈铁军也是心情愉快了许多,虽然他为了更大的利益放弃了减轻越战战损的机会,但是自己布置留下的后手还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不管以后国防如何,至少这次对越反击战要打的比原定历史漂亮的多了。

    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也可以为之后国内面临的压力减轻几分。

    “我们先是摧毁了越军的一个补给囤,直接是火力倾泄就搞定了,那帮越南猴子还以为是运气好,根本没想到后方都被摸了个底朝天。”

    “连着被我们端掉了好几个,才开始大规模的排查,不过那些士兵战斗力太差,根本一招都挡不住,最后还被我们又伺机刺杀了几名军官。”

    “那边都已经乱了套了,团长和上级的意思是,反正要冬天了,又没有物资,咱们不和他们硬拼,看那些越南佬怎么办。”

    李德文说话时明显有些兴奋,他平日里不是多话的人,但是这次则是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有几分炫耀的意思,不是为了立下的功劳,作为作战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他和杨得成自然是各自拿到了一个一等功。

    不过这不重要,主要是感觉自己没给陈铁军丢脸,算是好好的把握住了特种作战的精髓。

    “做的好,果然你们两个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陈厂长也是勉励了他几句。

    “老龚才是天生吃着饭的,我这水平也就是一般。”李德文谦虚了几句。

    “这次来是给您汇报一下,顺便是透露一下口风,可能之后会有些军人选择转入后勤,到时候您的9527厂可以多招些人。”

    陈铁军听完这话倒是不怎么吃惊,顺带是了解为啥有记者来了。

    国内和越南的边境对峙的烈度是不断降低的,明确的来说实在89年完全停止,然后划定了便捷但是在8887年的时候已经摩擦程度不大了。

    现在春城这边的防线又是给对面一记狠手,恐怕越南那边要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是要休养生息一番,甚至停战的时间都会提前一些。

    毕竟特种兵的经验是开源的,国内所有的军队都可以学习,67军成果斐然,那等到操练的一个排的特种兵散发到全军区,估计越南那才叫真的苦不堪言。

    总之现在前线的压力大减,士兵的数量也准备稍微削减一些,毕竟国家也没啥余粮,能省一点是一点。

    当然不可能是退役,得找一个即方便驰援又能保持训练在加上可以发挥出效益的地方安置。

    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加入9527厂这种兵工厂或者是新开一些工厂安置。

    别以外觉得又要保持战斗力又要参与生产很夸张,国内甚至有只训练一个月就上战场的例子,而且取得的战果也是不小。

    所以记者来是要宣扬一波战斗英雄退到后勤之后的成就,除了宣扬一番出口创汇的成绩以外,还有就是起到给那帮视后勤保障为胆小懦弱的士兵们矫正一下观念的作用。

    现在国家缺少外汇,后勤部门同样是一个战场,同样需要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

    总之,是要让9527厂当一个典型来表彰一番了。

    “没问题,我这边厂子过了年,找到新项目之后,就会扩招了。”陈铁军一边思索着一边回答。

    李德文难得回来一次,特种兵的训练离不开他,想要接受训练的战士们热情都很高,而且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想报名。

    现在中越两边暂停了交火于是那个训练好的特种兵排,直接被差的稀碎,虽然其实里面有些人教人的水平还不足。

    但是架不住人们热情高啊,能训练一点是一点。

    这次不是接着报喜和送口信,李德文估计根本没得歇,而且现在也是停留一天,就得回军队。

    陈铁军自然是召集了弟兄们好好的聚了一次,这种机会在之后几年估计就没有了,要等到越南的战事结束,留学的几人回国才行。

    陈铁军亲自送李德文上了路,免不了依依惜别一番,不过两人都是军中硬汉,也没做什么小女儿的姿态,互相约定是要为国出力,就坦然转身离开了。

    而另一边来自《解放军报》的记者任立本也大概摸清了9527厂的状况。

    《解放军报》是创刊于1956年创刊的中央军委机关报,在军队里面的阅读和保有量很大,也对外发行,前者基本上半卖半送,后者的订购人数也不少。

    总体来说思想偏右,对于改革开放和关于军队裁剪以及这次的军人从前线转到后勤的事情都是持有支持的态度。

    并且这一次也是和军区算是默契的合作了一把,毕竟顶着一个“解放军”的名字,在军队里就算是内容水平不怎么样也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

    况且这还是本身自从创刊以来就保持高水准输出的优秀报刊。

    在这个人均思想淳朴加上爱国思想急涌的时代,一个如此的喉舌机关报纸表态,对于转入后勤的士兵的抵触情绪有着不小的扭转。

    所以任立本这次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即使是陈铁军优先接待了他,也要仔细的对于9527厂进行一个调查。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走访后他确定了两件事,一个是后勤的兵工厂可能不少已经饱和了,并不能起到使得前线退下来的士兵发挥余热的作用。

    9527厂为例,大量的车间都是空置的,甚至按照原先的副厂长裴磊的介绍,最近几年都是这种入不敷出的状况。

    当然给那些士兵一个栖身之所,保持训练还是绰绰有余的。

    只不过想要创造什么大的效益就困难了。

    这年头的记者也是有着不小的责任心,首先基本都是国家级的媒体派遣,专业素养有保障,其次是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的臃肿因此大多人怀着揭露丑恶维护公平的心思加入这个行业的。

    任立本来之前做了很多功课,知道工业生产集群化的成本是最低的,因此国内许多的类似9527厂的兵工厂实际上如果不考虑那些本地居民的就业,解散才是根本的路子。

    他原本是觉得人民群众的力量最为伟大,所以觉得9527厂的突然崛起,拿下外汇订单时群策群力的结果,现在一看反而是这些老员工,技术员都一筹莫展。

    所有的改变和转机都是由那位厂长陈铁军带来的。

    “是个能人啊。”记者稀罕的捧着自己的相机,嘴里喃喃低语。

    他的手法很谨慎,用自己的外套包裹了相机的里侧的绳圈,在双手紧紧的卡主,这样就算是在这个雪地里不慎跌倒也是可以保证机器的安全。

    别笑他精神过敏,对于记者来说,身上最珍贵的就是这玩意儿了——海鸥kj2相机,大约的价格是将近五百元。

    平日的维护不算,一份胶卷平均要二十元,名副其实的吞金机器。

    记者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一百多,还是因为干的时间长,薪水上调了几次的结果,能不珍惜吗。

    现在里面是已经记录了9527厂的不少画面。

    任立本很快就到了陈铁军的办公室前,后者是热情的邀请他进了房间。

    虽然没有暖气,但是好歹比室外好些。

    房间很狭窄,还强行塞了一个行军床,上面被褥虽然是叠的整整齐齐但是根据那些厂里的工人来说,自家的厂长常常在办公室过夜,应该不假。

    任立本点点头,有些佩服这个厂长的安贫乐道,然后在扫视了一圈,房间里除了书桌占地面积挺大,其他的几乎没有什么装饰物,就是素白的墙纸。

    倒是挺整洁的,看起常常有打扫。

    总而言之,标准的一个清廉有为的形象顿时油然而生。

    任立本也是肃然起敬,虽说这年头的人们普遍在廉洁程度上比较高,但是一个如此有才华的厂长,带动一个原本效益极差的厂子起死回生,个人确实丝毫没有什么享受,给人的观感就大不一样了。

    “您好,我是《解放日报》的记者,任立本。”说完是出示了自己的记者证和单位信件,前面说了身份证目前还没普及。

    “感谢您接受采访。”说话很客气,对于这样的人物,就算是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也是拿出了分外的尊重。

    “任记者,我知道你们的目的,随意提问吧,我能回答的都会尽量回答。”

    陈铁军微微一笑,显得很是亲和。

    和这样的官方喉舌打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陈铁军追求的不是一个工厂的得失胜败,当然9527厂也是需要好好发展的。

    而是想要带动全国的工业体系的发展,所以有些理念还是需要借助媒体宣传出去。

    当然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他准备认真接受采访,然后好好的刷一波在官媒中的好感度,方便以后的行事。

    “首先是可以详细的说一下关于如何做到出口创汇的思路吗?”

    任立本拿出了记录用的笔记本。

    “咳咳,其实是因为准确的把握了顾客的心态,以及对于世界形势的了解,中东地区干旱少雨,所以需要“增雨器”的帮助。”

    陈铁军先是胡扯了一番,思路是对的,不过伊朗和伊拉克的需求是要打仗而不是追求什么人工降雨。

    不过登报的时候肯定没法这么说,随后他是又向任记者说了真实的版本。

    详细的叙述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分析对方的要求,然后利用淘汰的坦克底盘去废物利用,以及和长g光电的合作完成了伺服电机的假设。

    基本上以官方的说法一遍,在解释一下事情的全貌一遍。

    后者是尽数都记录下来一份是撰稿,一份是交给上级领导私人观看分享。

    接下来就是一阵的商业互吹,主要是和陈铁军讨论了外汇赚取到的额度,以及这次国家层面上得到的好处。

    之后又询问了一些技术的小细节,这位厂长的生平事迹,以及关于军队中训练特种兵的方法等等。

    陈铁军知无不言,一时间气氛极其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