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靖安侯在线阅读 - 靖安侯 第310节

靖安侯 第310节

    沈毅在队伍最后面,目视着这些马车,缓缓离开建康,从官道朝着南方奔去。

    等到所有的马车都走的差不多的时候,沈毅正准备坐上自己的马车离开,忽然听到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他回头看去,城门口一匹白马疾驰而来,白马很快奔到沈毅近前,马上的骑士干净利落的跳下马匹,然后直接把缰绳丢在一边,大步朝沈毅走过来:“子恒怎么回来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回来,走的时候也偷偷摸摸的走?不是去你家里寻你,差点不知道你今天离京南下!”

    建康城里,能跟沈毅说话这么亲密的人并不是很多,张简张易安绝对算是一个。

    沈毅迎了上去,拉着张简的衣袖,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不是不知会兄长,实在是最是难堪别离时,小弟这一趟也不会去太久,今年年关之前,肯定回来,到时候再与师兄好好喝上一顿!”

    张简两只手拍了拍沈毅的两个肩膀,语气颇有些感慨:“前两天我去见赵师,赵师跟我说,甘泉书院年轻一代里,已经是子恒你在扛大梁了。”

    “为兄痴长几岁,颇觉惭愧啊。”

    他看着沈毅,神态诚恳。

    “子恒在南边若是碰到了什么难处,一定不要顾虑,直接写信回建康,为兄跟赵师,一定给你解决。”

    “我们要是解决不了。”

    他重重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沉声道:“为兄便亲自南下寻你,给你出个人力!”

    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视

    张简的出现,以及他对沈毅说的这番话,看起来似乎平常无奇,但是却隐晦的表达出了甘泉书院对沈毅的态度,以及他们给了沈毅什么样的定位。

    那就是扛大梁的人。

    沈毅刚中进士一年,就连升好几级,这种官场新星的潜力,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沈毅,正在跟着新帝轰轰烈烈的搞海防军的项目,这个项目也是潜力无限,如果操作得当,是有机会干翻那个盘踞淮河六十年的赵阀的。

    能参与并且主导这种规模的项目,沈毅自然可以称得上是甘泉书院年轻一代的扛大梁,事实上如果狂妄一些,甚至可以说,沈毅现在在做的事情,不止在甘泉书院年轻一代里无人能及,即便是甘泉七子那几个早早的中了进士的甘泉书院前辈,也没有几个人比得上沈毅。

    当然了,有一点是必须要说明白的。

    张简这番话,虽然份量不轻,但是他说的相对“隐晦”。

    这种隐晦的说辞,是官场上另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常见于上司对下属的谈话,领导们在给下属许诺的时候,常常会说一些云山雾绕的话出来,让下属去自行理会。

    理会到了,说明领导高深莫测。

    而一旦下属什么环节出了错,这种云山雾绕的话,就不具备任何意义了。

    也就是说,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画饼的高级方式。

    既画了饼,又不用负责任。

    沈毅是明白这种套路的,毕竟他上辈子当过老板,这辈子在邸报司也当了一段时间领导了,这种东西瞒不过他。

    同时沈毅心里也很清楚,他将来在甘泉书院会有什么地位,会不会成为整个甘泉书院的扛大梁之人,任何人的许诺都没有任何用处,只能靠他自己。

    在城门口,跟张简说了会话之后就,因为时辰着实不早了,沈毅就跟张简拱手作别,然后跳上了马车,一起启程了。

    这一路上,沈毅着实碰到了不少麻烦。

    因为带二百个匠人,跟带二百个士兵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如果是二百个士兵,这些士兵基本上都会扎营帐,如果碰不到城镇,可以在野外就地宿营。

    而这些匠人基本上没有什么野外生存经验,也不像军人那样可以令行禁止,因此管理起来就有点麻烦。

    有时候刚过中午,便要开始找客店,根本没有什么在野外宿营的能力。

    而且一些家小都在建康的匠人,心里压根就不想跟着沈毅南下,因此有时候走个一两天,就说自己头疼肚子疼,各种理由推脱,就是不想继续南下。

    对于这些耍赖闹事的匠人,宫里跟着过来管事的几个太监,都大为跳脚,跳起来指着这些匠人的鼻子骂,说回了建康之后,有他们好果子吃的。

    而沈毅相对来说,则平静了许多。

    毕竟大部分匠人,都还是老老实实跟着南下,没有撂蹶子的。

    而且沈毅是文官出身,相对武官来说也算有耐心,因此还是很好的调节了这些匠人之中的矛盾,并且主动给他们加了五成待遇。

    谢谢匠人,虽然是给朝廷干活,但是原先的收入并不是特别高,有时候还会被兵仗局管事的太监,以及兵部的官员克扣,当沈毅明确给他们加钱之后,大多数闹事的匠人,也就都息事宁人了。

    因为大家都是坐着马车,行进的速度不可能太快,从建康出发,到温州府城永嘉,前后一共花费了近十天时间。

    十天之后,已经到了洪德八年的八月中旬。

    近五十辆马车,已经接近永嘉城下。

    此时,永嘉城下,晋世子李穆带着温州府的一众官员以及抗倭军的一众将领,正在等待迎接沈毅一行人。

    这会儿,沈毅的马车走在最前面,当距离这座温州府城还有数十步的时候,沈毅就示意马车停下,让马车里的近二百匠人陆续下马车。

    沈毅率先跳下马车,大步朝着李穆走了过去,距离李穆还有十来步的时候,他便拱手上前,笑着说道:“见过世子。”

    李穆哈哈一笑,上前扶住了沈毅的两只胳膊,笑着说道:“子恒可算是回来了,你这一走近一个月,为兄在温州府可是想念的紧。”

    沈毅笑了笑:“小弟也挂念沿海的事务,京城那边的事情解决了之后,便匆忙赶回来了。”

    说完这句话,他扭头看了看李穆身后的温州知府蒋友德,也客客气气的微笑拱手道:“见过蒋府尊。”

    蒋知府连忙拱手还礼,脸上挤满了笑容:“沈主事客气。”

    他看着沈毅,脸上的表情是藏不住的羡慕:“恭喜沈主事高升兵部,前途无量。”

    他羡慕沈毅,是有道理的。

    他蒋友德,跟沈毅一样,也是二甲进士出身,而他做官已经十年有余,才堪堪爬到了一方知府的位置上。

    而沈毅呢?

    是去年才中的进士!

    如果计算上京官跟地方官的“级差”,沈毅现在的六品兵部主事,已经跟他这个地方四品知府,差距不大了。

    在职权上,甚至犹有过之!

    这已经不仅仅是让人羡慕的程度了,蒋府尊暗地里,酸的牙都要碎了!

    同人不同命!

    沈毅谦虚的摇了摇头。

    “不敢当,这一次调到兵部,说白了是朝廷需要在沿海练兵,没有合适的人选下派而已,便干脆派了我过来。”

    他看着蒋知府,微笑道:“蒋府尊只要用心配合抗倭军练兵剿倭的事情,便也有功劳,将来抗倭军功成,府尊说不定就升到省里去了。”

    蒋知府摆了摆手,连道不敢。

    沈毅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近二百匠人,还有十几二十个宫里派来监工的太监,然后又看向蒋知府,沉声道:“府尊,这里是朝廷派来帮着造船造火器的匠人,非常金贵,还请府尊给他们暂时安排个住处,等过些日子钦差大人给他们盖好居住的房子之后,再搬迁过去。”

    蒋友德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李穆,见李穆微笑不语,他连忙点头道:“沈主事放心,府衙会好生安排的。”

    沈毅又跟这位知府老爷简单交待了几句话之后,又跟几个府衙的副官以及永嘉县令说了句话,便没有继续跟其他地方官员交流了。

    毕竟他的品级摆在了这里,没必要把姿态放的太低了。

    跟地方官说完话之后,他的目光才看向了一众抗倭军将领,为首的自然是凌肃跟薛威两个人。

    见到沈毅的目光看来,凌肃跟薛威都迈步上前,毕恭毕敬的对沈毅抱拳行礼。

    “见过沈主事。”

    “见过司正!”

    喊司正的,自然是不怎么“懂事”的薛威了。

    凌肃咳嗽了一声,试图纠正薛威。

    沈毅自然是不在意这些的,一个月没见,他也对两个人拱手还礼,然后问了问抗倭军的近况。

    一阵寒暄之后,一旁的李穆拉住沈毅的胳膊,笑着说道:“好了好了,再说下去天都要黑了,蒋知府在城里给子恒你准备了接风的宴席,咱们这就赴宴去罢。”

    蒋友德站在李穆身边,也是连连附和。

    沈毅看了一眼李穆,然后低眉道:“世子,随行这些匠人的,有两个宫里的管事太监,是不是一并请去吃饭?”

    听到这句话,李穆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神色间是掩盖不住的嫌弃。

    沈毅也知道他不怎么愿意跟宦官同席,有些无奈的说道:“宫里内侍省派来的,不好冷落了他们,不然我接下来的差事便不好办了。”

    李穆只能“嗯”了一声,淡淡的说道:“既然是皇差,就一并请着罢。”

    沈毅点了点头,微笑道:“那就没有别的什么事了,等稍晚一些,我在府城里再找个饭庄,请这些兵仗局跟工部的匠人们好好吃一顿。”

    李穆语气有些诧异,笑着说道:“子恒似乎很看重这些匠人。”

    沈老爷回头指了指这些匠人们,呵呵一笑。

    “说不定将来,致胜破敌,全靠他们。”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备货!

    进了永嘉城之后,沈毅很快进入到了工作状态。

    而且他现在做事的时候,比起从前理直气壮了不少。

    因为他从前那个身份,有些尴尬。

    他之前是邸报司司正,在南下的过程中,身上其实是没有任何职事的,非要硬说有的话,当时他可以说是钦差李穆的“幕僚”。

    也就是顾问之类的角色。

    而现在,沈老爷摇身一变,成了朝廷过来督造战船的兵部老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名正言顺的许多。

    首先,就是这些匠人们的待遇问题。

    沈毅先是询问了两个管事太监这些匠人们先前的待遇,然后又去看了看抗倭军账上还剩多少钱,最后跟李穆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把匠人们的基本月钱定在二两银子。

    这是基本的收入,一些高级一些的匠人,会按照一定比例多给。

    不过即便是这个基础收入,相比较这些匠人之前在朝廷的收入,已经多出了八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