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五代梦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师会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师会

    倪亚!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许多人甚至听都没有听过,这究竟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人的名字呢!亦或是别的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是南唐国内所辖一个极小的市镇的名字!

    虽然直到现在都名声不显眼,一来这里是比较偏远的地方,在这个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没有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大事,这里知道的人极少,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当初这里并不叫倪亚,而是在唐初便被命名为雄石镇,因为所处的位置地形的原因,受到了当地官府的重视。因为在这个地方到处都是裸露的山体,山石并不坚固而且容易塑形而著称。

    这个时代的人对这种奇怪的山石,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称谓,当然后世把这种山石称之为喀斯特地貌。因为石头不是特别的坚固,所以乡民可以随意用来做各种各样的造型,也可以不用花费很多的精力,便可以打磨或者开采出来。

    也因为这种山体石材方便的原因,当地官府便在群山林立的地区修建了许多军事。而且设立了有名的雄石寨,成为当时当地一个有名的关隘。

    而这里后来改为倪亚的名字,却是因为在前朝末年的时候,朝廷的中丞将倪亚而得名。

    当年贵溪县常年匪患不断,加上群山林立难以剿灭,朝廷便派遣中丞将倪亚到鹰潭坊驻守,并任命倪亚为镇嵑使,设立了军事关隘防控地方的匪患。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倪亚将军不负朝廷厚望,居然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便荡平了贵溪县附近的匪患。

    当时因为大唐天朝将倾,皇朝真正到了末年的时候,不但皇帝已经无暇顾及京城外的麻烦,就是朝廷的军事力量也被分割,其实对这距离京城边远的地区,实际的管辖权力已经无力。

    当地的藩镇饶州的军阀不愿意管,因为没有半分的油水可言,看着这伙流民汇聚成的土匪,却又不会翻起太大的风浪,便有些听之任之的感觉。但是为了安抚当地的这些百姓,饶州藩镇居然破例还是把情况传到了朝廷去。

    本来饶州地方藩镇已经不听朝廷管辖,把这件事情转到朝廷来,其实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笑话,或者说让自己好有更多,召集兵力扩大势力的借口。当然一来也是想看看朝廷还有几斤几两,二来也是想获得一些额外的好处。

    毕竟这个地方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油水,但是因为就着鄱阳湖的两个支流,信江和上清江广大的山水流域,其实还是可以集聚不少由头的。其实在山水结合的区域,哪个地方都可以说有着地利的优势。

    可是偏偏饶州的藩镇军阀估算错误,当年的大唐皇帝居然回光返照的灵光一现,还是在这件事情里面看到了一丝朝廷的尊严。自然下面的官员便也有些附和皇帝,于是朝廷的决定和旨意拟定,便顺其自然的横空出世了。

    那便是饶州地方藩镇既然不愿意出力剿匪,天高皇帝远的朝廷也管不到这么远,却正好给了当时朝廷一个借口来说。那便是既然你藩镇传送了文书来京城,皇帝如果不派人剿匪说不过去。

    考虑实际情况是,如果从周围的州府派人过来的话,饶州一定会找更多的借口。如果从朝廷派大军更是个笑话,一来如今的朝廷已经没有这个实力,二来也不是什么重大的军事行动。不过臆想中兴的皇帝还是找到了威武的借口,便顺水推舟的派出人去剿匪行动。

    对于当时文武官员满朝的京城来说,能够被派出地方州府外任的话,既是一种晋升的机遇,也是一种被流放的悲哀。可能当年朝廷派出倪亚到这里来,便是因为各种原因综合在一起。

    有人揣测倪亚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是为了替皇帝出来炫耀文武。不过后来看到倪亚的所为,有人质疑非是大家猜想的结果。反而有人认为,倪亚可能是皇帝的亲信,但是为了架空当时的皇帝,被朝中一伙别有用心的人排挤出来。或者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有人直接认为是倪亚自己的原因,是倪亚在朝中得罪了某位大佬。

    反正不管当初情形如何,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当时朝廷既然已经派出了人去,皇帝还是给倪亚将军配备了一支几千人的随军队伍。也为了让倪亚安心替朝廷固守此地,给倪亚配备了精良的装备来武装。

    想必当初倪亚率领着队伍,一路浩浩荡荡的来到这里,饶州地方的藩镇看到倪亚的队伍,一定也有着几分眼红。因为当时地方藩镇虽然天高皇帝远,朝廷实际上很难控制,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朝廷要装备一下几千人的队伍,还是比地方武装要强出许多的。

    随后倪亚顺利的荡平了四处的匪患,皇帝和朝廷自然是正中下怀的高兴,作为地方藩镇的饶州,自然有些哑巴吃黄莲的感受。皇帝预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大笔一挥便为倪亚专门封了一个倪亚王,让他享受倪亚这个地方的封地。

    在那个称王还不能随意的年代,这个封号对于一些将领来说,还是有极大杀伤力的。何况朝廷的用意很明显,自此也没有召回倪亚将军,用意显然便是遏制饶州的地方藩镇。

    其实这些都已经是过眼云烟,但是因为倪亚将军的受封,不但鹰潭坊自此天下有名,而且倪亚王居住的地方,从此也改名为倪亚了。

    当然如今的倪亚王早已经不在,朝廷也早就灭亡了几十年。就是倪亚王他的子孙,也已经随着战乱和改朝换代去往四面八方,就是还有留在倪亚这里的后裔,都已经记不起先祖的辉煌。

    雄石寨依然存在信江和上清江之间,也还是贵溪县著名的关隘。不过如今因为改朝换代的原因,这里也已经不复当初的摸样。但是因为如今在南唐国境内,属于南方最大割据势力南唐国的疆土,倒也有几分悠闲的意味。

    这里身处南唐国疆土中间位置,虽然近年来南唐国经历了几次战役,但是战火没有波及到这里来。即使朝廷有征役之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

    平时难得有大的战事,雄石寨当年修建的军事几经修缮,如今高高的屹立在两座山之间。寨门下大大宽宽的寨门通道,如今成了当地百姓交易的一个地方。就是寨门上守关的将士,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平静。

    如今的倪亚还比较热闹,就在雄石寨下不到三百米的左侧,静静的信江缓缓流过这里。江面上也停留有五六艘小斗舰,这也是南唐国驻鄱阳湖水军的斗舰,平时派遣在这边常驻协助雄石寨的。

    雄石寨因为这支驻军和信江里的水军,在饶州更是大大的有名了起来。平时军营就建在雄石寨右侧的平地,虽然规模不是太大,但是和倪亚这个小镇相相对望着。

    淳朴的百姓似乎很接受身边的军营,平时雄石寨寨门延伸到倪亚的这一段几百米的路段,居然慢慢成了当地百姓集市的路段。最多的便是信江里捕捞上来的江鱼,和周围山野里的野味。

    本来挨近寨门的地方,作为地方的军事,怎么也不会允许百姓靠近。但是因为这雄石寨不少将士,都是这里本地人居多。何况平时这里又极为安逸太平,如今饶州的指挥使知道这边的情形,也大多睁只眼闭只眼的不管。

    当然,这里军寨的指挥之所以这么大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保险所在。倒不是因为倪亚它当初的辉煌,而是因为这里也是另外一个有名的所在。

    天师道!

    倪亚离着名闻天下的天师道不过十多公里,雄石寨此去龙虎山可以说尽在咫尺之间。

    天师道的大名,想必天下没有几人能够忽视。

    天师道便是后世所称的正一道,它之所以有名和传世,不仅仅是因为它所奉行的修行之道。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创立天师道的祖师,便是道家创始人之一的张道陵。

    当年的天师张道陵著有《老子想尔注》,为后世的道教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道教发展历史上的功绩,乃是自两汉以来第一人不做他想。

    而后因为他的家传,其孙张鲁大力改革了教派的发展。在三国初期曹操拜张鲁为镇南将军之后,道教才逐渐的向北方传播开来。而这个时候,张道陵的另外一个子孙张盛,做出了影响后世的一个举动。

    那便是把道教传教的的发展方向转移,从蜀中的青城山迁徙到了饶州的龙虎山,做出主要贡献的张盛被历来推崇。此后有人认为张盛是天师道南移始祖,是龙虎山天师道的始祖。

    当初道家认为,天师道乃是道家道祖张道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代所立。因为最初的时候,在巴蜀蜀中一带,原有巴人蛮族所信奉的原始教派,就是人们熟知的巫鬼萨满教。只不过这些人最后聚众敛财、无恶不作,百姓虽然隐隐知道也无能为力。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游历天下而来的张天师,携带着《黄帝九鼎丹经》和一千余弟子东来。眼见当时巫鬼教的所作所为,自然便发生了大规模的宗教冲突。

    当年的冲突导致什么样的结局不得而知,但是张天师在蜀中却是站稳了脚跟。后来蜀中一带流传的神话,说张天师用太上老君传授的剑印符箓大破鬼兵,乃至现在流行蜀中的神秘宗门地狱门,这种夹杂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故事,都是以这次冲突为原型。

    不过后来为什么说天师道要南移,有人说是为了让天师道更好的发展,有人却说出了另外一个惊人的理由。

    当年被天师道打败的巫鬼教,并没有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败而毁灭,反而因为它盘踞在蜀中时日太久,其中一些思想根深蒂固的扎根,已经被当地的民众认可。看到天师道势盛他们自然回避,但是他们自然也不甘心自己的失败。

    其中巫鬼教经过几十年的收敛,和不断的暗暗培养人才,在天师道眼皮底下便隐藏了起来。果真是倾全教之力来培养人才,最终还真让巫鬼教出了一个旷世奇才。

    此人后来便是被人称为神师的张修,据《后汉书、灵帝记》可知,他被人称为巴郡巫妖。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便曾经有一段时间是五斗米道的教主。

    他在幼时便投身到巫鬼教,接受了巫鬼教的所有思想,乃至巫鬼教对天师道的仇恨。然后在宗门的安排之下,又潜身到蜀中隐秘的地狱门中,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居然成了地狱门的继任门主。

    因为有了这层外衣的遮挡,张修自然可以放心的实施自己的计划。地狱门当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宗门,但是在蜀中也已经有了一些气候和根基,加上地狱门也是传承了许久的一个鬼神崇拜宗门,自然有它手段可取的一面。

    在这另外一层身份的掩护之下,张修以地狱门的身份为契点,利用巫鬼教大肆破坏天师道的教理。当然便不泛各种对人身的攻击,而且根据巫鬼教的弊端,另外创立了有名的五斗米道(不同于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反而利用道家的身份配合地狱门,一起来打击天师道的存在。

    至于这个五斗米道的影响,以及后来张修的所作所为,历史自有定论和批判。但是也完全的破坏了,当初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的影响力。三国时乃至晋时所谓的五斗米道,都和最初张道陵祖孙创立的五斗米道关系不大,导致最后天师道的南移龙虎山,也变成了不争的事实。

    不过这其中有两点,可能很少有人关注到,那便是因为道门有正一道的创立,自此道门真正的出现了以教派的形势存在,完全的区别于以前的巫师。二来便是因为天师道的创立,出现了尊奉道为道门的最高崇拜和信仰。

    所以,按照道门的发展来说,自此张道陵几代创立的天师道,完全的奠定了此前乃至往后,道教几千年历史的发展。这种意义的巨大和影响,在道门历史上可以说无与伦比。如今虽然天下道门仍然有道尊的推举,但是道门弟子一直都把龙虎山当成真正的道统所在。

    蜀中鹤鸣山,算是天师道道门的祖庭,就犹如佛门禅宗祖庭南华寺,在禅宗弟子中的影响力。因为当初道尊张道陵就是在这里,召神劾鬼、符箓禁咒传授参悟道术。

    其实张道陵本人博通五经,又熟知黄老之学、神仙方术。加上他直接继承了汉代方士的方术众多,容纳了蜀中地区蛮族宗教信仰的一部分理念,于是据此声称太上老君授术,在鹤鸣山真正的创立了正一盟威之道。

    天师张道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祖宗三代的苦心经营,使得正一道逐渐的形成了一套制度,这套制度的教义、仪式、方术、乃至组织的制度,成就了后来的道门修行的一部分,也使得正一道被人称之为天师道。

    后来为什么南迁龙虎山,因为事关隐秘和历史太多,许多人都不知道其中原因。但是有人说龙虎山是道家洞天,乃天师张道陵最早游历天下时找到的福地之一。

    有人说是因为系师张鲁在杀了神师张修之后,自己统管了张修手下大量的鬼卒,恰好看到大汉天下大乱,心生逐鹿天下的雄心,于是便联合率众纵横天下。无奈最后被曹操一代枭雄所驯服,自此天师道势力被分散带到北方。

    其中有张家子弟自此便远遁南方,在龙虎山创立了天师道延续的根基。

    如今在龙虎山的天师,乃是后来被尊为昭化真君的张秉一,这位真君平时可以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往往一年只有一两次出现在龙虎山里。他被人称为当世两大剑仙之一,另外一个自然便是剑仙吕洞宾了。

    但是张天师的威名却是天下皆知,这个时代战乱纷纷,他虽然还没有如后世张天师一般,成为天下皆尊的道家法统,却也已经是不弱于道家道尊的主要人物。

    故而平时州府的官员到了这里,都要下马落轿以示尊重。当然,最大的好处便是,这里的百姓也因为张天师的存在,而少了许多受到骚扰的可能。

    轰!

    一阵闷雷声传来,天色黑压压的映照着倪亚,在飘飘扬扬的细雨中透着压抑,这里是一条石板小道,从倪亚小镇延伸过来江边。

    两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少年站在江边,正都极目看着远处已经有些灰沉的江面拐角处,似乎在等候什么人一样。他们下身的服侍可以看出来,应该就是这军寨里的兵卒。

    斗笠下他们年轻的面孔还充满着活力,一个消瘦的少年不时的在江边石道走来走去。这里往江里修了一条三尺多宽,有着十来阶石阶的小码头。

    看着样式当是本地人用来浆衣洗菜,或者停靠小舟竹筏之类的一个地方。因为石阶也不齐整,码头也不正式,旁边还挂着一张有些老旧的竹筏,却更有着几分乡土的气息。

    这个消瘦的少年看起来耐心不够,不时的看看江面,便又朝着身边那个比自己稍矮,但是看起来结实不少的少年看去。看着这个结实的少年一脸沉静,心里更是按捺不住说道:“九郎,你看看这大雨马上就要来了,十叔还能赶回来不!他老人家回不来,咱们不得被石将军骂死啊!”

    这个被称为九郎的少年脸色平静,静静的看着江面上烟雨迷蒙,信江很是平静,虽然有雨加雷,也只是在江面上升起一股淡淡的薄雾而已。因为这个季节天气炎热,这种小雨乃至就是下大雨的话,对他们影响都不会太大。

    他看着伙伴有些不耐烦,不由微微一笑道:“三猴,你也有点太急了吧!一点儿也不像是从宫里出来的子弟啊,此刻离着午时还有近两刻钟吧!”他看着这个伙伴有些挪揄的意味。

    “你也知道石将军的脾气,没有这江里新鲜的鱼儿来下酒,心里就不舒服的,但是你想想啊!如果真的没有的话,他又能怎么办?还不是发发牢骚骂几句就罢了。十叔历来便是可靠的,你且别急再稍微等等!”看着伙伴有些讪讪的味道,这个名叫九郎的少年更是裂唇笑了。

    原来,这个叫三猴的少年便是这本地人,知道同伴是故意挖苦自己,不由故意恨恨的说道:“你是不怕,你是石将军从这信江里捡回来的,他给你留面子,某家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九郎却一把搂住了三猴的肩膀,眼神有些嬉笑道:“是!是!某家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你可是这倪亚有名的王家子弟,敢问你不去那龙虎山谋求长生,怎的和某一般来军营受着唵咋气!”

    三猴使劲给了九郎一击肘击,左脚再来反踢九郎的时候,九郎已经笑嘻嘻的跳开。两个人打打闹闹似乎已经习惯,也不会为了口角挪揄而生气。因为两个人不但年岁相仿,而且脾气也极为相投。

    蓑衣已经湿了,雨水飞扬在脸上,两个少年却似乎没有在意。

    因为这雄石寨的校尉石甘当平生最爱吃鱼,可以说是每天达到无鱼不欢的地步。幸好这信江也不缺鱼虾,如今又不是战时,也没有封江不允许捕鱼,所以每天都能满足石甘当的要求。

    这两个少年都是石甘当跟前的牙兵,今天因为闲的蛋疼,石甘当在军寨里吃了两条鱼,感觉还是有些不过瘾,便又催两个人来江边找鱼回去。

    倪亚镇虽然紧挨信江,但是如今真正会捕鱼的人少,因为随着动荡的局势,原来倪亚的百姓倒是不多了,都是周围或者别处迁来的百姓。两个少年等候的十叔,却倒真是倪亚的原住民,据说还是当初这倪亚将军的后代。

    这些倒是没有人会去考证,但是十叔至少是姓倪,而且自小便生活在这倪亚镇上。三猴的家就在龙虎山下,家中长辈也曾是龙虎山的弟子,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三猴没有去修行,不过三猴家里有人是认识十叔的。

    他们不但知道十叔有一身好水性,而且是信江上捕鱼的好手。他知道哪里的鱼最多最肥,他知道哪里适合捕鱼,哪里有暗礁尖石。所以过来找十叔买鱼是最佳的选择,平时这三猴便明白这一点,和九郎两个人是石甘当派遣的最多的牙兵。

    可是这个三猴性子急躁,受不了等待太久,反倒是远远不如身边这个九郎,不但沉的住气,而且还颇有几分耐心。又过了将近一刻钟的时间,那个一直在岸边走来走去的消瘦少年三猴,几乎看起来要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