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民女炮灰要翻身在线阅读 - 第51页

第51页

    这个答案纪香并不是特别吃惊,毕竟她对李瑾铭的身份本就有这样的猜测。

    纪莲:九皇子殿下青睐的人,会引起多方关注一点儿也不奇怪。

    怎么说?纪香这才有了些好奇。

    你刚到京城不久,不知道也正常。纪莲说,九皇子是皇上最宠爱的儿子,也是未来储君爱护有加的亲弟弟,与他交好,绝无坏处。

    讨好了他,便等于讨好了两任国君。

    纪香了然,终于明白为什么金枝会因为这么一个人而被另眼相待了,果然运气好。

    而此时,运气好的金枝正因为收到李瑾铭的信,看到了里面的内容,花容失色。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后才终于敢确定,信中真的写了:皇后娘娘已经知道她的存在,并起了待她适龄后便选入宫中,将她指给李瑾铭的心思。

    金枝拿着信的手都在发抖。

    指给是什么意思?是让她进宫当个小宫女照顾少爷的生活起居,年龄大了后就放出来,还是一辈子都只能留在里面,作为少爷后院的女人之一?

    只要想到后一点,金枝就觉得浑身都不自在了,她跟李瑾铭,怎么可能嘛!她一直都把对方当个孩子,李瑾铭估计也只是因为她会说好话,哄得他高兴,才对她念念不忘。

    皇后娘娘一定是误会什么了!

    不过也没什么,她与小少爷间清清白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误会都能不攻自破。

    但问题是,金枝不想进宫,她一个普普通通的民女,就算多了二十年的记忆,知道怎么做人奴隶,可皇宫那是什么地方?规矩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一不小心连小命都没了。

    金枝连一个纪府都过得如此艰难,更不用说皇宫了,想想就胆寒。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信中说要等到她适龄后再选入宫中,那应该是要走正常的选秀流程,本朝选秀要求女子年龄必须在十三岁到十六岁之间,三年一届。

    金枝今年十一岁,还有两年才到达标准,如果运气好,下一次选秀时间在两年之内,那她岂不可以等到下下次?

    这么一想似乎还有很久嘛,完全不用杞人忧天,万一到时候皇后娘娘又反悔了呢?

    时间上的充裕让金枝松了口气,静下心来开始为李瑾铭写信。

    她在心中着重表示自己内心深处担忧不能适应皇宫生活的惶恐,且她母亲王氏的身份低微,她不符合选秀的标准,最后委婉的询问是否可以拒绝。

    不管怎么看,就是不乐意进宫就对了。

    但是金枝担忧少爷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因着至少还有两年时间,金枝便将这事压在了脑海深处,谁也没告诉,依旧过起了自己的平淡生活。

    宋清幽的亲事提醒了她,让她想到了金石,她哥已经十七岁了,也到了可以说亲的年龄,她便想让媒婆为他物色一个合适的女子。

    哪知她才提了一个话头,却遭到了金石的顽抗。

    不论金枝说什么,金石就是不愿意成亲,而他不愿意的原因

    哥,你难道还忘不了纪香?金枝试探性地向他问道。

    金石却只低着头不答。

    答案不言而喻。金枝感到很无奈,金石明知道他与纪香根本就不可能,却仍旧执迷不悟,她也拿她的兄长没辙了。

    金石的亲事便只能就此作罢,金枝只能寄希望于时间,希望他能慢慢想通,走出对纪香的单恋,过上自己的小日子。

    不久后,宋清幽与卫荀的婚期定了下来。

    这两人在相识之后感情越来越好,原本周婶子希望他们尽快成婚,但又怕怠慢了宋清幽,且卫荀乡试便在一年后,为了不让婚事影响到他,几人商议一番后,最终还是遗憾将时间推后,选择了后年的五月初五。

    如今已近年末,宋清幽的婚事说起来是在后年,但实际算起来,却只有一年半都不到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金枝要为宋清幽挣一份体面的嫁妆,便不得不将精力都放在了挣钱上。

    金家这时的状况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已比初时好了许多,尤其在没有了需要大笔银钱供养的纪香小姐后,金枝发现,他们家的钱竟然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着。

    金枝那面摊每月净利润几乎接近二十两,多的时候甚至有一次达到了五十两,他们家的花销又不多,钱便这么慢慢存了下来。

    其次,金父的工钱也是大头,因着他是李瑾铭安排的人,老板给的工钱自然不低,有差不多近十两,再加上京城多富人,经常有额外的打赏,金父有时一个人挣的钱都能超过金枝他们三人。

    大概是工钱的增加,也可能是外面夸赞他厨艺的人多了,抑或是金枝长期以来的耳提面命起了作用,金父这个自卑了一辈子的男人,终于挺直了自己的腰杆,他比以前爱笑了,也比以前爱说话了。

    金枝对他这一系列的改变喜闻乐见,平日里与金父相处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爹你真厉害!

    这句话对金父大概有魔力,他不再那么在意自己的丑陋面貌,连带口罩的时间都减少了。

    金枝希望他能继续这么下去,让自己活得轻松快乐起来。

    但就在这样喜悦的日子里,王氏又一次登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