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
书迷正在阅读:过气顶流带娃追夫、论收集讯息的姿势[快穿]、嫁给渣攻后我无所不能[重生]、穿成偏执反派的白月光[快穿]、龙族艳媳(NPH、骨科、剧情)、乱伦豪门杨家、冲喜[重生]、[诡秘之主]故园无此声、S区(1V1 SC)、抢了男配就跑真刺激[快穿]
大理寺卿虞谦、少卿徐之锦,刑部尚书吴中、左侍郎王璋,站在御书房。 “虞卿、吴卿,先皇过世,本不该打扰,但既然大家心中都有疑问,还请大理寺、刑部,对先皇身边的人进行查问,尽快弄清先皇死因。” 朱瞻基又补充道:“此时要办,但不要大事声张,平息谣言、平稳过渡,才是要务。” 徐之锦和王璋主要负责此时,因为是在宫中调查,他们也只能各带一位助手,其余由王振派内侍臣从旁协助。 李福在上次沉船案中殉职,朱瞻基在南京皇宫时,就看中了这个笑眯眯的王振,让他担任了主管公公的职务。 张樾被派去查找朱文至的行踪。东厂黄俨带人监视汉王府。 登基大典定在六月二十七,距离现在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就朱瞻基而言,查不查父皇的死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只不过是要借这件事,让质疑他的汉王和大臣无话可说。 至于查到什么结果,只要过了登基之日,对他来说都一样。 可大公主花荞并不这么想。 回宫之后,她并没有回坤宁宫,而是直接住进了太后的寿安宫偏殿。 皇后娘娘也没心情管她,整天坐在坤宁宫发呆。好不容易从太子妃熬成了皇后,住进坤宁宫还不到一年,这就要从皇后变成皇太后了。 “先皇殡天突然,我们回京又快,汉王引导群臣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让大家觉得先皇的殡天,与皇上有关。”张樾一边给太后姐姐按着肩膀,一边将外面的事讲给她们听。 “但是,这两天我查到了一件事,先皇殡天,也许与此人有关。” 张太后和花荞同时问:“谁?” “朱文至。” “怎么会是他?他不是就剩下几个散兵游勇,怎么还能将手伸入宫里?” 花荞一激动,把手里的黑豆勒得紧紧的,黑豆哼哼了两声,跳下她的大腿,摇着尾巴找旁边的小高去了。 “我查到翰林院侍读李时勉,在永乐年间曾与易呈锦同为刑部主事。这本属正常,可他们在共同调查一见案子的时候,易呈锦曾救过他一命。” 张太后点头道:“有了救命之恩,两人的关系就会和常人不一样。” “去年年底,李时勉给先帝上奏章,十几条建言,第一条就把先帝气得够呛,当场就让侍卫用金瓜打断了他的三根肋骨。” “他说了什么?能让父皇那么生气?”花荞有些好奇,她一直都觉得父皇脾气很好,能把父皇气成这样也是人才。 “这你就别问,你一个姑娘家,这话听不得。”张太后笑道。 “这有什么,朝堂上说得、写得,花荞怎么又听不得?他就是说,你父皇在国丧期间亲近嫔妃。这嫔妃不是别人,是六皇子的母妃顺妃张氏。” 张樾的意思花荞很明白,父皇对张氏一直都淡淡的,你说他在重孝之中要去宠幸嫔妃,也不会是张氏。 “唉!皇后失职了!皇帝总共就这几个妃子,又没有进新人,谁到皇帝跟前去搞事,皇后也不制止。” “我这次还打听到,皇上临终那天,曾对夏尚书说:李时勉当堂侮辱我!说完之后,心跳加快,病情加重,当天就没了。” 花荞心中一凛:难道这是父皇的死因? 她早就知道,她父皇有胸痹、足疾、消渴症以及眩晕之症,其中眩晕症就是不能生气,他本就肝阳上亢,过于生气,便会使本来就患有心疾的心脏承受不了。 那么父皇突然出意外就有很大的可能。 她看着张樾一字一句的问道:“你怀疑李时勉是朱文至叫来,故意气死我父皇的?” 张樾没有说话,蹲下去摸了摸黑豆的脑袋,黑豆立刻嫌弃的站起来,躺倒花荞的脚下。他笑了笑说:“我什么也没说。” 徐之锦带着大理寺正冯云成,在乾清宫的偏殿里,审问先皇临终前身边的人。忽然眼角余光中看见一个纤细的白色身影。 徐之锦的眉角挑了挑,却没有回头去看她,只管继续问: “高院判认为,先皇的脉象与病情加重前基本一致,那为何会突然发作?” 太医院仅有御医十人,平时是由高院判和周院使两人,直接负责给皇上请脉和医治,皇上这次病发,既是预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 “洪熙帝虚胖,其实是体内阴阳不能调和所致,而阴阳不和,又会引起多方面的病症,所以说是预料之中。 可这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突然病情加重,这一定需要个诱因。至于这个诱因是什么……下官就不敢妄自揣测了。” 高院判的话,与花荞的判断相符。 在南京城的时候,她曾和阿爹说过父皇的痛风症,阿爹就说,父皇这样的综合征,就要心平气和的好好养着,未必就会致命。 等高院判出去了,徐之锦才笑着说: “公主从南京城回来,学会偷听了?” 花荞扁扁嘴道:“冯寺正都看到我了,我光明正大的听呢。徐三哥,你们问那些内侍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 “内侍?先皇身边的内侍,就是那几个跟了他多年的福成、福禧几个,没什么特别的。”冯云成上次是见识过花荞本事的,见她开口问,就知道她有了怀疑。 花荞叹了口气,这确实是太渺茫了,谁进去说句话就走,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 “你们就留意一下,夏尚书见到我父皇之前,还见过什么人……” 徐之锦追问道:“你也注意到夏大人说的那句话了?是有人对先皇说了什么,就是刚才高院判说的‘诱因’对不对?可我还以为……” “你以为什么?”花荞着急的问。 “我以为是先帝进食了丹药。”徐之锦皱着眉说。 “什么时候的事?父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食丹药的?” 丹药里多含有微量毒性,这些毒性在短时间内能使人亢奋,造成很有药效的假象,日积月累,毒素在体内沉着,便会中毒身亡。 这个道理,花荞知道,徐之锦也知道。 小时候阿娘生病,她让阿爹去道士那里买丹药,阿爹就告诉过她。 那次,徐之锦也在。 第330章 两种可能一个答案 大理寺和刑部,很快向朱瞻基提交了第一轮审讯结果。 从各人口供上看,先帝病情突然恶化那两日,并没有太大的疑点。两份奏呈,同时提到了天禄道人敬献的金丹。 朱瞻基脑袋突然“嗡”的一声响: 天禄道人是他让李福找回来的,当时是为了迎合太宗皇帝,谁知皇祖父吃了他的金丹,说是效果很好,不但人很精神,还能止疼。 后来,父皇足疾发作,疼痛难忍,太子朱瞻基便将天禄道人推荐给父皇,父皇曾一度依靠他的金丹止疼。 直到花荞替他从控制饮食来调理,足疾发作频率小了许多。 可恨的是,今年正旦节献贺礼,天禄道人又敬献了金丹,而洪熙帝吃了之后,倍感精神,将之视为神药,还在宫中,给天禄道人设了专门炼丹药的地方。 更可怕的是,太宗皇帝也吃过天禄道人的丹药……若是这样翻查下去,出现什么结果就更无法控制了。 “既无疑点,此时就到此为止,先皇体弱,暴毙也是无奈的事。只恨朕远在应天府,未能在床前尽孝,还是让先皇早日入土为安吧。” 徐之锦和王璋离开之后,朱瞻基抽出一份先皇嫔妃名单,朱笔勾出几个名字后,将笔扔在龙案上。 可到了翌日早朝,汉王又再次提出,要追查先皇死因,朱瞻基装作没听见,他不搭话,朝臣也不敢附和。 呼延锦出列向皇上行礼,侧过身去看着汉王,似笑非笑道:“当前首要事情一是先皇的葬礼,二是陛下的登基大典,其余的事情,都在这二事之下。 汉王若是要追究,陛下还可以追究去年正旦节之前,太子宝船途经山东,却为何无缘无故沉船漕河?陛下仁慈,却不是不知。汉王您又何必逼着陛下追究呢? 还有,南京城造反案,自缢身亡的废齐王,临死前嘴里还叫着一个人的名字,您猜,此人是谁?” 呼延锦所说二事,北京师里的大臣鲜有听说,他虽未点名,可都是看着汉王说的,这还不等于揭了谜底?一时议论纷纷。 汉王没料到呼延锦会反将他一军,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朱瞻基大喜,对呼延锦点头道:“爱卿所言甚是,这几日上朝,若是与大典于大葬无关之事,暂缓奏禀。” 蹇义、夏元吉等人纷纷响应,朝堂上更是没有了公开支持汉王的人。 退朝之后,朱瞻基刚走进乾清宫,就看见呼延锦、徐之锦和花荞在宫门外等着他。 “你们有事?” “皇兄,花荞已经找到父皇的死因了。您先敕花荞无罪,花荞方能说。” 朱瞻基忽然觉得,她口中这句话如熟悉,就像曾经听她说过一般。 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到: “你当然无罪,有罪的都是他们两个。说说吧,你这个神探公主,又发现了什么。” 徐之锦先说道:“我们最后锁定的是两种可能,一是金丹中毒,二是先帝痼疾被激发,导致身体无法承受。但是,陛下您请看。” 花荞打开手上拿着的木盒子,里面豁然出现了几十粒,杨梅大小的丹药。她说到: “这是福全公公拿出来的,他说不知我们再找丹药,天禄道人敬献的丹药,大多都在这里,父王服下的数量不超过五粒。照此说法,丹药的微量毒性,还不至于让父王毒发身亡。” 朱瞻基接过那一盒丹药,深深叹了口气。他的内疚之心,这才算是真的放下。 花荞又道: “花荞今日……悄悄去了灵堂。” “你!……这也能看玩笑的吗?他是你父皇,更是君王……有没有被人看见?” 朱瞻基知道花荞胆大包天,就没想到她连皇帝的棺材也敢开! “没有没有……张樾替我把人都支开了……” “张樾?他竟然也卷在里面!你是要把皇兄的大臣都祸害进去?” 呼延锦暗笑道:开棺材您就气成这样,不是我们拦着,她还要把内脏都剖开来看看,才肯罢休! “您看您……都说了无罪我才说的……” “你无罪,他们三个,统统去边关充军!” “皇兄……那你也把我罚到边关去吧,去边关之前,您要先准许我出宫,把害死我父皇的人给杀了!”花荞笃定的说。 “杀……你是说,父皇是被人害死的?”朱瞻基没料到花荞得出的是这个结论。 “不错。高院判和花荞的看法都是,需要一个诱因,才能将先皇的旧疾,激发起来,成为致命的疾病。而这需要对先皇的病非常了解才做得到,我们就将目标放在太医院上。” 呼延锦解释道:“为了不让凶手觉察,徐大人在明,臣在暗,明着只关注丹药,暗地里,我们查了他们接触的人。 先皇最后两天,太医院的高院判和周院使,频繁出入乾清宫,所以一直被忽略。这个周院使,竟然与朱文至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