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愿逢千日醉(1v1 h)在线阅读 - 第六章远道

第六章远道

    其实她并没细想过将李崔巍留在山上之后,第二天怎么办。

    她想劝他去投军,或是遁入山中修道,可她刚要开口,就想起在柴房时,李崔巍用不容商量的语气劝她离开:“我的命,你救不了。”

    她跟着他进山,也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传奇故事若是要往下演,需要郎有情而妾有意,而李崔巍却在她刚包扎好就慌忙起身,坐得离她老远,一幅担心被非礼的样子。

    她心里难过,蹲在那儿往河里扔石子。此时一轮明月从浓雾中升起,照彻周际。眼角瞟见他在河边打坐,身姿芝兰玉树,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确实是一番好风景,又暗暗给自己打气:美人在侧,不能浪费。

    于是她十分刻意地咳了两声,主动开始和他寒暄:那个……今夜月亮甚圆。

    李崔巍:……

    阿容:这样挨到天明,怪无聊的。不然……我给李家郎君唱支曲吧。

    她清清嗓子,就自顾自开始唱。这支曲子是她小时候从王将军那里听来的,那时她练剑没耐心,他就哄她,说若是今日练剑有成,就教她唱支曲。

    王将军是陇西人,又在兵营里滚刀子长大,平日连念诗都嫌饶舌,唱起那只曲时却极认真,起调转调哀婉悠扬,她那时尚不能理解词句含义,只觉得动听。

    他唱,“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头回听时,阿容觉得曲调熟悉,于是告诉王将军,她小时候听过。他沉默了很久,没有说话。

    此时想起远在吐蕃生死未卜的王将军,她心中更加难过,认真把曲子唱完,只听见林中蝉鸣阵阵,李崔巍坐在岸边一动不动,像未曾听见一般。阿容简直尴尬得要跳入溪水游下山,却听见李崔巍开口说:“从前……我阿耶也常唱曲给我听。”

    他顿了顿,像下了什么决心似的,自言自语般继续说:“我阿娘从前在长安……是歌伎。阿耶十八岁秋闱中榜游北曲,碰见了阿娘,替她赎了身,一同回乡成亲。刚生下我,阿娘便过世了,之后宅中接连失窃又失火,族人便笃定阿娘是妖异不祥之人,而我是妖孽所生。那时幸有阿耶力争,才将我保下。”

    “阿耶常说,阿娘不是妖怪,是神仙。是他负了阿娘,让她落在红尘里,受了不该受的苦。”

    李崔巍抬头看着月亮,眼里无悲无喜。“阿耶尚在时,常在月出之际,带我去庭中赏月奏曲。他说长安的月色比会稽的更美,春来曲江池上有桃花有美人,可举酒赋诗,可纵马长街,若是诗写得好,便可在酒家以诗抵酒,一醉数日。”

    “阿耶便是某日对酒酣高楼,听到楼头有曲声美如仙乐,抬眼望见我阿娘。”

    她听得认真,李崔巍却戛然而止,转头看她。四目相对,她望见他眼底有光芒闪烁。

    “九岁上,我阿耶也过世了。从那之后,不知为何,院中桃树便悉数枯死。”

    她不知怎么安慰他,只好换个话题:“我听家翁说,长安有大雁塔,若是秋闱中榜,士子便可雁塔题名。日后李公子去长安,定可在雁塔上找到尊父笔迹。”

    李崔巍低头笑了,说,若是她愿听,他也会唱一支曲子。她点头如啄米,李崔巍便低声唱起来,却是用越州方言,吐字绵软温柔,却字字重如千钧。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李崔巍唱完回头看她,却发现她已经抱着膝盖睡着,手上的草药汁粘在脸上都不知道。摇摇头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好让她靠在身上。

    次日阿容是被太阳晒醒的,睁开眼发觉自己靠着李崔巍的肩膀,忙不迭地撑着手站起,却忘了自己崴了脚,一个没站稳又倒在李崔巍怀里。正在面红耳赤,听得身后有老者咳嗽声,她吓得打了一个激灵:“阿翁?”

    她阿翁,活过叁朝年逾九十天下知名的医学宗师,什么阵仗没见过,此时却有点心堵。站在溪对面拍了拍胸口稳定情绪,才招招手叫他俩过来。“李家郎君,今晨李宅有一女侍去县衙报官,说主母毒杀长孙李崔巍,且曾坑杀府中多名婢女。如今李宅已被官兵围住,正在后院中翻检尸首。吾特来告知小郎君,回宅中指认凶迹。”

    阿容一高兴,趟着齐膝深的溪水连滚带爬地朝阿翁跑过去,抱着他不撒手。

    李崔巍跪谢孙夫子,孙夫子抬手将他扶起,又建议道:“这几日李郎宅中已不宜住人,如若不嫌弃寒舍简陋,我便让阿容收拾出一件上屋,供李郎暂住……省得阿容日日跑去李宅探望,李郎也好安心读书。”

    他这番直截了当的操作显然惊呆了阿容与李崔巍,俩人反倒不好意思起来。于是孙夫子反问道:“汝可愿意?”  阿容连忙用哀求的眼神看着李崔巍,他只好客客气气地承了情,细想却总觉得像是被孙夫子摆了一道,日后怕不是要变入赘孙婿,想到这一层,羞得红了耳根。

    那之后,李崔巍便住在药铺内两进的小宅院中的上屋,日日在孙夫子眼皮底下目不斜视,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得不在心中暗叹孙夫子这招实在是高。阿容每日得去药铺中帮忙,闲下来便来给他送个茶水点心什么的,两人每天说不上几句话,却觉得日子悠长,颇堪回味。

    然而数日之后,阿容在药铺看店回来,进了门便听见堂中有朗朗笑声,是来了客人。她以为是王将军大捷凯旋,欢欢喜喜地跑进门,却看见堂中上首坐着一个陌生人,身着布衣扎着道士发髻,却隐隐有股威仪。他正在与阿翁高声谈笑,两人像是故识。那人身边站着一人,也身着道袍,年纪轻些,却一幅清贵自矜之态,不像坐着的那个平和可亲。

    阿翁见她回来,便拉着她向那人行礼,道:“阿容,见过白云子先生。先生与阿翁乃前朝旧识,阔别多年。今日相见才得知,吾等皆在天台山长居数年,却未曾碰面。”

    那被称作白云子的人忙将她搀扶起,笑说:“今日果是吉日,能于孙夫子处得一徒,已是意外之喜,竟又得见孙夫子家的女公子,果真超凡出尘。”

    她这时抬头,方才看见坐在堂中的除了两位客人,还有李崔巍。他也换上了白色布衣道袍,头发也梳作道士髻,端坐下首,目光炯炯地看着她,欲言又止。

    她心中当下明白,今日恐是与李崔巍最后一别。会稽郡于他已是污浊之地,久居只能陷于其中不得翻身,而今日白云子有意收他为徒,不啻于救他于水火。

    于是她朝李崔巍抬头一笑,对方竟怔住,眉头微蹙,像是愁思未解。

    天色不早,阿翁有意留他们过夜,嘱咐阿容收拾客房。待阿容收拾出两间房已是深夜,走至院中,果然看到李崔巍在院中枇杷树下呆坐,见她来了也不说话,只是毫不躲闪地看着她,像要把她此时的样子刻在心里。阿容迎着他的目光走过去,却走得十分沉重艰难。两人相对无言,在树下对望许久,李崔巍才开口:“你若不想我走,我就留下。”

    她抬头望着他深邃眉眼和额前细碎白发,第一次主动伸出手去撩开他额际散落的发丝,在他发顶停了停才收回,手还在微微发颤。

    她朝他努力绽开一个笑,结结巴巴地给他讲故事:“我新近读了个传奇,讲有个书生进京赶考未中,回乡途中碰到一个牧羊女,书生有意于牧羊女,却得知她原是洞庭叁公主,已被许配了泾水龙王十太子,怎奈那夫婿是个浪荡子,成日虐待她,她便流落在雪地中牧羊。”

    她笑着讲故事,眼里却流下泪来。“李郎,你能随先生入山修道,离开这伤心之地,我十分欢喜。若你真放不下阿容,便将阿容看作那牧羊女。本非同路之人,相逢已是造化,不应再强求以后。”

    她不敢看他的眼睛,说完便扭头要走。阿翁常说悬壶济世不过是与人为善,她坚信她放手于他是最好。李崔巍却在此刻伸出手,抓住了她的衣角,声音发颤地追问:“你还没讲完。”

    阿容回头,泪眼盈盈地望他。李崔巍不放手:“后来呢,那书生……和那牧羊女,后来怎样。”

    阿容偏过头去,用力吸了一下鼻子:“后来,书生为救牧羊女,入洞庭湖见了龙王,调来水兵血洗泾水龙宫,给牧羊女报了仇。因龙与人不可成婚,书生和龙女最终只能日日隔着洞庭湖相望,孤独终老。”

    她狠狠心,用力挣了一下衣袖,李崔巍放开了手,她便快步离开,眼泪扑簌扑簌掉下来,她怎么擦都擦不完。

    不远处的客室中亮着灯,那白日侍候在白云子旁边的年轻道士正坐在窗前,静静听完了两人对话,若有所思。

    第二日,阿容睁眼,发现天光已亮,发疯似地下床跑进院中,却只看到叁间空空的客室。她又跌跌撞撞跑出门,一直跑到街上,走到桥头,再也不见李崔巍的身影。她那么舍不得,还是弄丢了李郎。

    那之后的很多年,她都在问自己后不后悔,却始终没有问出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