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历史]大清太子爷在线阅读 - 第144页

第144页

    康熙每日都是要听过他背书之后,才会往乾清门御政的。

    太子早起,自然毓庆宫上下人等都得起来,李佳氏和林氏听见动静,也都起来了。

    两位侧福晋同坐在桌上用完早膳后,顾氏这才领着毓庆宫上下人等前来给两位侧福晋请安。

    待众人散去之后,顾氏才将胤礽吩咐一应东西都交给李佳氏,笑道:“奴才按照太子爷的吩咐,将东西清点整理了一遍,这会儿全都在这儿了。这些日子,奴才也会按照太子爷的吩咐,去您那儿协助您管家之事。等您上手了,您就可以自个儿管家了。”

    李佳氏沉静一笑:“多谢嬷嬷帮我。”

    她令自己带进来的丫鬟凤春凤夏跟顾氏一同清点名册账册等物,她只转头与林氏说话。

    李佳氏对着林氏笑道:“听说林侧福晋比我小一个月,那我便做个主,唤林侧福晋一声妹妹吧?”

    林氏赔笑道:“但凭李佳姐姐做主。”

    她是方才知道,原来太子将管家之权给了李佳氏。看顾氏跟李佳氏说话的样子,显见这件事两个人都是知道的,太子也应是提早就说了的。而李佳氏与她一样,是昨天才进宫的,那唯一的可能就只能是,这件事是太子昨夜告诉李佳氏的。

    林氏想通这一点,说心里不难受那是骗人的。

    李佳氏笑了一笑,转头又问顾氏道:“嬷嬷,太子爷总是这么早起么?今日用早膳也是我们姐妹一起用的,太子爷可用过早膳了?”

    顾氏笑答道:“太子爷这些年从来是这样早起的,到皇上那儿去背书的时候,会同皇上一起用些小点心。之后皇上便去上朝,太子爷便要去懋勤殿读书了,早膳是要到辰时才用的,而午膳也是在懋勤殿里用的。如今两位侧福晋来了,奴才也问过太子爷这规矩要不要改一改,太子爷说不必改,还说往后早膳和午膳都请两位侧福晋自便,他恐怕就不能陪着侧福晋们一道用了。”

    李佳氏听了,笑道:“那是自然。太子爷的规矩自然不可为了我们姐妹更改,到底还是学业要紧的。”

    李佳氏与顾氏说话,林氏半句也插不上嘴,想开口时,却听见李佳氏开始和顾氏说起管家之事了,这话题她就更不好接口了,只好沉默不语,陪着闷坐。

    回了自己的屋子后,林氏心情有些低落,本该趁着这会儿功夫再睡个回笼觉的,她也是了无睡意了,只坐在榻边出神。

    跟着林氏进宫的奶娘王嬷嬷见林氏这样,忍不住劝道:“您也别伤心,这才头一日,她讨了太子爷的好才有了这么个巧宗儿。可这日子还长着呢,往后头去了,太子爷自然也能瞧见您的好处的!您别着急,且宽宽心,这昨夜,太子爷不是也没有冷落您么!”

    林氏的丫鬟珍珠却替自家主子愤愤不平:“同样都是侧福晋,谁又比谁强些呢!瞧她那个做派,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是太子爷的嫡福晋呢!咱们侧福晋年纪小,矮她一头也就罢了,两位侧福晋同时进宫来的,身份都是一个样的,凭什么却叫她管家,却不叫咱们侧福晋一同管家呢!”

    珍珠心直口快,王嬷嬷却瞪了她一眼:“罢了罢了,都说了不要说这些事,你却还要讲,成心惹咱们侧福晋心烦么!明眼瞧着咱们侧福晋心里不痛快,你偏还往上抱怨,这时候,正该是解劝的时候,不然,要你跟着进宫做什么!你当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在宫里,又不是咱们自家的宅子,能由着你在这里胡吣!”

    林氏看了珍珠一眼,道:“嬷嬷说得对,这话你是不该说的。”

    “其实你们说的这些,我早就想过,两位侧福晋一同进宫,虽说身份上是一样的,但总会有个先来后到的。何况,额娘同我说过的,太子爷总会有个好恶的,我看得出来,他喜欢李佳姐姐多一些……我也不该为了这些难过,不过,心里想一想,总是有些难以接受,或者过一段时日习惯了,也就好了。”

    林氏抿唇,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低声道:“我不会跟李佳姐姐争的,李佳姐姐待人接物本来就比我强些。额娘说过的,管家不是我的强项,即使做了,我也做不好。”

    她的心愿很简单,只要平安在这宫里过日子就好了。然后,太子爷如果能有一点点的喜欢她,那就更好了。

    王嬷嬷一听这话,又叹道:“您这话倒也不能说不对,可总有些长他人威风灭自个儿志气的意思。咱们是不该跟李佳侧福晋争,但是,您总得在太子爷身上多用点儿心啊!这男人啊,总是会变心的。您要是拢住了太子爷的心,太子爷一高兴,不也就叫您跟着管家了么?何况,依我说,这管家不过是个噱头,有太子爷的奶娘在,由哪位侧福晋管家还不看太子爷喜欢谁多些么!”

    林氏道:“嬷嬷你这话不对。不论是我还是李佳姐姐,终不能永远替太子爷管家的。等将来太子爷大婚时,能名正言顺替太子爷管家的只有太子妃一人。既然明知道这权力在手中不可长久,又何必要去相争给自己树敌呢?何况,我瞧李佳姐姐并不像是那等不好相处之人。咱们刚来,总不好情形都没瞧清楚就闹起来,太子爷若是知道了,恐会厌烦我的。”

    她只是刚进宫,诸事不惯,估摸着过些时日也就好了。何况,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是摸清太子的脾性,而不是争什么管家之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