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页
只可恨,这个道理,她还要女儿点醒了才明白。 往后,她可不会再傻了! 宝钗见母亲总算是清醒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她相信,有她和父亲在一旁时时看着,姨妈就算再能花言巧语,金陵距离京城何止千里,只靠书信往来,也别想再占她薛家半分便宜! 毕竟母亲耳根子软嘛,自然是支持哪边道理多的,她就听哪边的咯! 一边是她与父亲,一边是姨妈,自然是他们这边的人多咯! ****** 眼见中秋节将近,贾王氏作为荣国府的当家太太,府中与各家的人情往来,自然都是她把关的。 大太太邢氏虽然心有不甘,但邢氏是继室,不但家世比王氏差了一大截儿,刚进门的时候,还被惯会装模作样的王氏给摆了一道,弄了个好大的没脸。 贾赦也觉得丢人,不愿意再给她撑腰,她娘家又没落,自然没底气再提管家的事,只能看着王氏春风得意。 可是,这会儿贾王氏的脸色却很不好。 “这就是薛家的礼单?” 周瑞家的低着头缩着脖子,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但这事一向是她负责的,这会儿却是连个推脱的人都没有,只能硬着头皮回话:“回太太,这正是薛家的礼单。” 贾王氏还心存侥幸:“礼物你可都清点了?” 周瑞家的道:“都点清楚了,和礼单上的分毫不差。” “啪!”的一声,贾王氏手里的汝窑瓷茶杯摔在地上,变成了碎片儿。 周瑞家吓得瑟缩了一下,根本就不敢上前触霉头。 薛家今年的年礼,周瑞家的早看过了,要说简薄倒是不至于,和往年自家太太报出来的相差仿佛。 只是,往年薛家给的其实要比这多一倍,多余的那些,自然是进了自家太太的私库了。 自家太太分明是早已把那些多出的年礼当成了囊中之物,这猛的一下没了,又怎么会不气不怒? 明面上,周瑞家的自然是和自家主子同仇敌忾的。可私底下她却明白的很:自家太太这事儿做的太不厚道!薛家又不是什么小门小户在京城没门路,自家太太这样弄,人家迟早得知道。 这不,东窗事发了吧? 当然了,这些话,她只能回了家,关上门,和自家男人吐槽一下。当着王氏的面儿,她却是半点儿都不敢露出的。 而贾王氏是那种能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人吗? 别做梦了。 在贾王氏心里,凡是让她觉得不如意的人,都有罪;所有人都该围着她转,所有人为她所用、替她办事,那都是对方的荣幸! 就比如薛家节礼这件事,明明是她自己做事不厚道,把亲妹妹当傻子耍。她还曾经为此很是得意。 可是,当人家薛家看透了她的技量,并且不愿意再装傻配合她的时候,她就立马觉得是薛家不识好歹,想着要给薛家一点儿教训。 “你让人拿了府里的名贴,到金陵去一趟,拜见我的母亲。” 她口中的母亲,就是继母甄氏,出身江南甄家。宫中甄太妃与老圣人的九皇子、十二皇子深受老圣人宠爱,当今圣人又是个大大的孝子,国事家事全凭老圣人决断。 这甄家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在江南地界呼风唤雨,在江南的“护官符”中是后来居上的佼佼者。 若是甄家出面,金陵知府必然是要给甄家面子的。到时候,收拾一个小小的薛家,还不是手到擒来? 贾王氏想的很好,可是她却忘了,甄氏不但是她的继母,还是薛王氏的嫡母。严格算起来,比起她这个原配嫡女,薛王氏这个妾生的庶女,反而更让甄氏看着顺眼。 因为,薛王氏的出身,不会时时刻刻提醒她,她就是个继室,是个填房。 而且,薛家离王家本家更近,中秋的节礼,是薛端带着一家子亲自送到甄氏面前的。不但礼物丰厚,一家四口对甄氏的态度也是毕恭毕敬。 便是最顽劣的薛蟠,也被薛端耳提面命过了,表现得可圈可点。再加上薛蟠生得白胖,在老太太这里,自然就看着讨喜。 再对比贾王氏书信理所当然的要求,甄氏的心自然就偏向了薛王氏,偏向了薛家。 于是,贾王氏一封书信送出,本想着等过年的时候,薛王氏就该知道怎么办了。 可等年节的礼单一到手,却还是按着中秋的标准来的。贾王氏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她不觉得薛家能够头铁到无视甄家,那就只能是甄家根本就没有帮她敲打薛家了。 她心里就对继母甄氏产生了怨怼:果然不是亲娘,又哪里会真的事事替我周全?亏我还一心一意地孝敬她。 但她心里再怎么抱怨,表面上却不敢表达出丝毫的不满。 原因无他,她的元春如今还要靠甄太妃许前程呢,这个时候,又怎么能得罪薛家? 贾王氏自认为忍辱负重地忍下了这口气。 可是,没过多久,宫里便又传来了噩耗:贾元春被调离了甄太妃的宫殿,到凤藻宫去做尚书了。 那凤藻宫是什么地方? 那是皇宫里藏书的地方,而圣人与皇子们读书写字有专门的上书房,轻易不会到凤藻宫去。 可以说,元春到了凤藻宫,与进了冷宫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贾王氏眼前一黑,险些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