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娱乐之最强大脑在线阅读 - 第813页

第813页

    李凡拿起了个“小人”好奇地研究了一下,不禁直撇嘴,他道:“那你应该做线上销售啊,线上线下相结合——”

    牛犇犇打断道:“做了啊,必须做啊!你看。”

    牛犇犇打开笔记本,原来他在几家购物网站上都开了网店。

    “有人买么?”

    “必须有啊,而且很多呢!”

    李凡一愣,“啊?网店刚开时不是没有流量的么?”

    “啊什么啊?网站没流量,那就在线下做文章啊,我在各大学校普发广告,在网上订,到店里来取,挥泪大甩卖,成交量刷刷上升,这两天各大高校开学,你想想啊,那销量。”

    正说话间,有个肤白貌美的女学生走进了店里,问道:“老板,有护士服么?”

    牛犇犇道:“有啊美女,而且还有学生服、警察服,白领套装,都在这儿呢,你挑挑。”

    女学生拿起一套衣服,对着镜子比了比,李凡就躲在一旁尴尬地看着,并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不是跟不上潮流了,难道我这个零零后老了么?

    李凡寝室室友丁龙,家里就是做保健品生产的,而且在这个领域,他家占据了华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李凡决定把丁龙介绍给牛犇犇认识,便领着他回到了京大,让他们找地方私聊去了。

    李凡对此并不干涉,他回到寝室后,一个多月不见的室友们纷纷道:

    “凡哥,你摊上事儿了!”

    “你那篇心理学文章终于在网络上铺开了。”

    “现在不仅仅网友,一些心理学家也在批判你呢,他们也是够无聊的了!”

    ……

    李凡打开手机一看,好吧,该来的最终还是来了!

    第368章 高产的学者

    《心理学:颠覆论》,这是李凡的一篇期末考试试卷,一个月前正式发表于极其小众的《心理学报》半月刊上,一个月后的今天,终于还是被新闻媒体给刨出来了。

    在《心理学:颠覆论》中,李凡运用了七种方法(假设检测中的P值、效应量的置信区间、综合两次研究分析……)对过去一年内,发表于世界顶级心理学杂志期刊上的36篇学术成果成功重复进行了评价。

    最终,李凡发现了这36篇之中只有11个可以重复,并由此得出了惊人的结论:所谓的心理学,根本不靠谱!

    其实说白了,36篇学术成果中,经过李凡的第二次推导验证后,只有11篇得到的结论不变,其他25篇全错!

    这个结论就太吓人了,将这个结论放大,难道,心理学界,大部分的结论都是错误的么?

    这无疑是向学术界投放了一枚炸弹!

    李凡的这篇《心理学:颠覆论》,脱胎于前世著名的颠覆性学术研究《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e》和《Reproducibility Project:Psychology》。

    李凡综合这两种研究,又在平日里对国际心理学期刊杂志中的某些项目进行了简单实验和推理,完成了这篇《心理学:颠覆论》。

    《心理学:颠覆论》一经抛到网上后,就仿佛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仿佛一夜之间,整个网络完全炸锅了,新年之后,第一个争议事件诞生了。

    “李凡这研究我虽然看不懂吧,但是结论我知道啊,这不就是说心理学是伪科学嘛!”

    “李凡,虽然你在国学方面很牛逼,又立说又出书,国学这方面你也没谁了,但是,心理学你就别掺和了!”

    “术业有专攻,知道不?”

    “要是一大半的心理学结论都错了,那全世界的心理学家都是干嘛吃的?!”

    “李凡,你这绝对是飘了!还是回去研究国学吧,心理学这方面你是纯外行啊!”

    ……

    关于这篇学术作品,支持李凡的网友基本没有多少,毕竟李凡从来没在心理学方面展露过头角,而且,这篇学术作品就如它的名字一样,颠覆性和否定性太强!

    直接把整个心理学弄成了“伪科学”,说这36篇研究中有一大半站不住脚,这惊掉众人下巴的言论,任谁也无法置信啊!

    况且,发表人还是个国学专家,跟心理学没有任何关系,即便这个人是大名鼎鼎的李凡!

    面对一边倒的舆论,李凡合上手机淡然地道:“这学期的选修课安排给我看一眼。”

    室友们纷纷大惊:

    “啊?他们在质疑你啊!”

    “李凡,你就不想说些什么么?”

    “网友们都说你这篇作品完全是在胡扯,你这么淡定,难道你这个寒假修了个仙?”

    ……

    李凡之所以淡定,有两方面原因:一,这篇研究所产生的一边倒的质疑,他早已经在预料之中了,毕竟那两篇研究报告在前世也遇到了同样的境遇。

    二,和网友们有什么好争辩的,本身学术水平教育背景大家都不对等!就好比小学生说1 1等于2,数学高材生偏说不等于2,怎么交流?

    自己解释的东西网友们都理解不上去,李凡还会傻乎乎地去试图改变网民们的想法?

    学术交流,一定是在双方水平对等或者接近的时候,才能进行,否则就是空谈。

    李凡懒得回应,从室友手中接过这学期的选修课安排表后,便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选课。

    ……

    关于李凡这篇作品的讨论,因为李凡特殊的身份,整个网络上的讨论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