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页
至于为什么杨永辉如此实力,到了医院后一个多月只是静静旁观,其中没有一次出手,梁院长倒是能自己得出多个合理答案。 例如他是跟着一位早已退出一线的医学大师学习,从没有上过正规的医学院校,也没有多少临床经验。 而且他自己弄出来的执业证书也是写的中医,恐怕他的老师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 中医讲究师徒传承,手把手的教导,水平提高要远比学校里面大锅饭教导出来要超出很多。 以杨永辉展现出来的水平,他的老师的医术恐怕早已出神入化,或许是京城那些高官显贵的私人医生,甚至是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顾问都不一定。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杨永辉到他们医院来,会有上面的大人物专门给打招呼了。 梁院长脑子里面转一圈,就自动脑补了杨永辉的背景和成长经历。圆融自洽,合情合理。 唯一难以理解的是,中医本来就讲究实践和经验,所以才有年纪越老越吃香的说法。 杨永辉学习的中医,水平还这么高,肯定是通过了大量实践操作积累起来的成果。 但是看他表现,还有专门到茂琴市第一人民医院来实践体验,却是有点解释不通了。 虽然还有着这样的疑惑,但梁院长已经确认了自己心中想法。 这些旁枝末节,却是没有必要一定探寻清楚。 “杨医生的医术这么高明,那是我们茂琴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幸运。嗯,下午等他出诊了,我也要过去看看,参观学习一下。哈哈!” 梁院长心情大好,哈哈一笑。 赵医生自然识趣的附和,也跟着笑了起来。 至于他说的参观学习,那就是客气话加玩笑话。 虽然赵医生说的神乎其神,梁院长最多就是认可了杨永辉的医术不错,在年轻医生里面出类拔萃,堪称天才。但要说跟自己相比,恐怕还是有点差距的吧。 第三百六十五章 蛮不讲理 新华书店距离茂琴市第一人民医院不远,杨永辉从那边散着步的速度走回来,在自己的诊室小坐了一会,就到了下午出诊的时间。 跟早上开始的时间段不同,因为先前积累了人气,在杨永辉诊室排队挂号的人跟那些有名的专家人数已经是不相上下。而早上开始接诊的时间太短了,还有不少人并没有派的上号,都等着下午开诊了。 所以提前15分钟开始派号的时候,杨永辉也有了七八个等候的病人,都是早上看到他诊室“盛况”,而没有能够看上病的病人们。 当然,这个数字比起一些资历比较老的医生还有些差距。更不要说那些有名望的专家,从开始排号就被病人们哄抢,转眼间整个下午的号就被抢光。 不过看过早上情景的其他医生都心里明白,只要这七八个病人被杨永辉短时间治愈,其他等候的病人看到了,自然就会转到他的诊室,就如同早上一样。 毕竟耳听为虚,眼看为实。看得到的治疗效果,比什么专家教授的虚函要实在多了。 等梁院长在医院各个科室随意的巡视一圈,慢慢溜达到了门诊部的时候,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副难得一见的盛况。 整个门诊部宽敞的大厅,周围是一个个各个科的诊室。在大厅中间,则是一排排整齐的椅子,供排队等着喊号的病人和家属休息。 此时大厅轮候的椅子上面,有两个地方的人群聚集明显。 一个是给各个门诊科室统一挂号的前台服务站,而另一个,正是杨永辉所在的那个诊室。 还有一些人不断的在这两个地方来回走动,观察询问,不知道是在干什么。 梁院长没有心思理会挂号前台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聚集,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杨永辉那边。 “赵医生果然没有说谎,杨医生虽然年纪轻轻,却凭借短短一个上午时间,就得到了如此之多病人的认可和追捧!” 医生和其他行业一样,都是要靠实力说话的。 但医术水平高低不是谁都看得懂的,病人们选择医生的时候,要么靠熟人朋友的介绍推荐,要么就是看医生的职称高低。 要是这两个都不行,剩下就是看人品了。 遇上好医生那是你的运气,遇上了个不靠谱的,那你也只能怨自己出门的时候没有查黄历了。 所以那些主任医师,甚至是有名望的专家教授,只要一出诊,那几乎是从上班忙到下班,中间难得抽个上厕所的时间。 他们的号,在网上哪怕提前一个星期放出来,也是瞬间被秒抢。 不但本地患者,不少外地的病人也是慕名前来,舟车劳顿,哪怕住酒店也愿意等。 而没有高级职称的普通医生,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尤其是刚刚开始单独出诊的年轻医生,他们需要小心接诊,认真检查,斟酌每一张处方,务求给病人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此积累良好的口碑,扩大在广大病患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些都需要实打实的硬实力,还要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积累。 但那些年轻医生需要熬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历,杨永辉用短短一个早上,就走过了别人以年计算的漫长过程! 没办法,什么职称、什么口碑、什么介绍、什么推荐,又怎么比得上亲眼看到身边一个个病友被短时间治愈的事实来的更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