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都市之我为宗师在线阅读 - 第923页

第923页

    相渔郎的身影出现在孙长宁的身后不远处,但他在出现的一刹那就已经被捕捉到,孙长宁没有转身,而是答道:“三奇,八门,九遁,六甲。”

    “这是四大武学的的派别,亦是道教之中不传之秘,更是易数与八卦、河洛、天干地支等皆能运用的东西。”

    相渔郎:“不错,现在我对付你的,正是三奇道!”

    孙长宁:“前辈何以教我?”

    相渔郎抬起拳头,整个人在原地忽然消失。

    紧跟着,那之前撼动乾坤,让人无比恐惧的一拳,又砸了出来!

    “丙,乙,丁,此三道为三奇,人聚三奇,则为四柱神煞中的三奇命,即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危机,都能够遇到贵人,而三奇命要么偏向大吉,要么偏向大凶。”

    “三奇之拳,劲若走空则必惊其神,若不走空则裂其身,丙道拳贵救人,乙道拳贵生,丁道拳贵死,故而三奇合拳,是生是死是救人,还是三奇皆不沾,拳中自身露破绽,全都取决于拳师的个人修行程度。”

    “三拳出击,是有生死救三大方位,而这三大方位又是轮流转动,其中奥秘.....等你尝试一下便知道了。”

    相渔郎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随后到来的,就是那突兀的灵犀一指。

    如枪似剑更如催命之武,孙长宁知道这是相渔郎在传拳了,心中不敢怠慢,而那种因为施展四大仙山而带来的空灵之感则越发的旺盛了。

    好似无我无天,这倒是有一些像之前虞秋霖的无我剑境了,只不过还是大有差别的。

    她是无我而无法,无法而无天,而孙长宁此时是知我而忘我,忘我而忘法,忘法而忘天。

    四面八方皆是那种诡异的气氛,这一拳是死拳,毫无疑问,是三奇之中的丁道拳,那中消亡与寂灭的炁息简直仿佛来到了乱葬岗,相渔郎的手掌突兀的出现,在劲力的转动下,那青黑铁手宛如催命的地狱之掌。

    这一招自左侧而发,孙长宁单手拍下,紧跟着一招鞭手击出,然而却打空,那劲力拍出音爆,此时第二招仍旧是死拳,自身躯右前方而发,孙长宁顿时后退半步,而那只手却如影随形,直到孙长宁一把捉住手腕,相渔郎的影子才出现于面前。

    然而单手一换,身躯再度消失,这第三拳出现在右后方,却是乙道生拳!

    贵生贵死,然而这如万物自然一般,天行有常。

    孙长宁的第七感感觉到四面八方汇聚来的危机,同样,见微知著让孙长宁能看得更加细致,此时就是如此,孙长宁明白了,这三奇之拳是已经触及了第八感的拳法,即空间之内自由来去。

    放在佛门之中,正是五蕴十八界!

    界中拳,拳中界,天行有常,这是一种依托自然存在的拳法,并且不可被抹除,人力观天而执天拳行之,窃天权柄,听起来玄之又玄,高大上的很,但在拳经中,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

    【顺其自然!】

    这真不是胡扯,孙长宁现在悟出的就是这么个理,然而这个顺其自然,和平时字面上的解读可是大有不同,这顺的,是天要杀你的规律!

    “三奇拳,在天地之中寻找杀门,若是生拳,则伤人不死,若是死拳,则裂身惊神,若是救人之拳,则震五脏搬其气血,不伤性命。”

    第七百八十二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看来你已经悟出了这拳法的要义,果然,能入浑天,到达见微知著者,皆不需要太多口舌与指点,我们能走到这里,对于拳的理解自然超出其余人太多太多。”

    “故而浑天交手,其中拳法与寻常拳师大不相同,为的就是不让对方学去自己的招数,而浑天一旦交手,也多数以不死不休为结局,即使是会武比试,也最多点到为止,不会施展自己的独门拳法。”

    “任何时候都要留下防范的招数!”

    相渔郎的声音缥缈起来,孙长宁此时把呼吸也开始放缓。

    周围的空炁在震动,在焦躁,里面藏匿着名为拳的东西,那是伺机而动的意,带着生与死的境,再加上救与杀的劫。

    玄之又玄,解之不能。

    那便不需要再继续解了!

    黑手毫无征兆的出现,然而孙长宁这一次却把握住了脉络。

    天地之中,自然之内,把自己也去顺势而为,就能寻找到其中唯一的空隙。

    孙长宁无法使用第八感,但不妨碍顺着第七感找到一部分的第八感。

    得第七感常驻者,必能明白第八感,但也只是明白,偶尔会有灵光一闪,或者是顺着第七感而掌握摸索,但这是需要时间的,而对于掌握第八感的强者来说,你距离他一百米还是一米,其实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所谓第八感,就是空间感,在和别人交手的时候,超乎对方的距离想象,原本一米在对方看来可能达到一百米,而原本一百米在被影响之后或许觉得只有一米。

    这和龙遁的斩五感相似,但却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东西。

    第八感,即空间感,又称阿赖耶识,即是空间之意,科学上讲:

    它是眼睛可以看到、手可以触到具体事物的一种力量。

    佛门中,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它要求修行者放弃执念。由“无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