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页
比如他听天使经纪公司的前台说,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已经通过试镜,会出演一个父亲变成丧尸的女孩。 按照他的胡思乱想,这其实可以成为影片的一个看点,想想吧,嗜血的丧尸在后面狂追,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拼命逃跑,说不定会震倒很多观众…… 就是不知道扎克·施耐德会不会这么设计。 他跟扎克·施耐德交流的很愉快,或许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提这么个小小的建议? 马修还记得看过大块头强森演的一部地震电影,上面的女儿好像是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饰演的,每当有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在场的地震镜头,确实很让人震惊。 另外,影片所有配角中最重要的女配角,剧组也没有敲定。 据马修所知,海伦·赫尔曼对这个角色也有想法,可惜没有合适的女演员打动肖恩·丹尼尔。 演员的事情,马修也说不上话,简单的关注过后,还是回到了非常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上午在天使经纪公司研读剧本、找人对戏和看相关资料,下午去健身会所训练,晚上跟凯拉·奈特莉抓紧最后的时间享受。 《活死人黎明》剧组提供给的资料中,有很多关于丧尸的资料,甚至肖恩·丹尼尔提前拿到了尚未上市的《丧尸生存手册》的样书,马修看过这些资料,不仅对丧尸有了更多了解,还发现丧尸已经在整个北美乃至更大的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独特的丧尸文化。 最早的时候,ZOMBIE(丧尸、僵尸)一词源于流行在西非加纳地区的一种神秘宗教——巫毒教,该宗教后因白人殖民者的贩奴活动于16世纪传播到位于西印度群岛的海地。 据说在该宗教信仰中,巫师有一种能将死人复活,成为丧尸供其驱使的神秘仪式。 这便是丧尸概念的最初起源。 要说最早的好莱坞丧尸电影的话,可以追诉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资料中提及的这部丧尸电影,是1932年由著名吸血鬼演员贝拉·卢高西出演的《白色丧尸》。 为了更清晰的掌握好莱坞的丧尸电影文化,马修专门找来这部影片看了看,没想到的是,这部影片与现代的丧尸片截然不同,它讲述了一个巫毒教巫师以巫术把人变成丧尸,让他们日夜无休的在糖厂里为其工作赚钱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丧尸既不吃人,肢体也不腐烂,只是肤色苍白得如同一具尸体而已,反而其无休无止的工作让人心生怜悯。 这也正是巫毒教中的丧尸与现代流行文化中的丧尸形象所不同的地方,巫毒教信仰中的丧尸只是巫术的产物,尽管会在巫师的指示下杀人,但本质上并不吃人,也不会通过撕咬的方式让受害人成为丧尸。 那么丧尸是如何发展成为现在的形象呢?资料中也有相关的叙述,后来有人在丧尸身上加入了一点来自于狂犬病病毒的灵感。 于是,现代丧尸诞生了:病毒、传染、攻击性、无理智、以及死亡。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行文化中的丧尸形象由此诞生,并于1968年乔治·A·罗梅罗导演的电影《活死人之夜》中完成了它的广泛传播,丧尸不再是单纯呆板地受人控制的苦力形象,反而变成了不生不死、肢体腐烂、撕咬活人的恐怖形象。 乔治·A·罗梅罗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现代丧尸片之父,他的“活死人系列三部曲”,不仅针砭时弊,颇具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有着血腥暴力、令人大开眼界丧尸场面,影响了其后不计其数的丧尸电影,也为后来的丧尸文化奠定了几个通用的发展,堪称丧尸界的“机器人三大定律”,并沿用至今。 所以丧尸电影的套路一般都比较相似,首先是原因不明的因素让死人“起死回生”,成为丧尸,丧尸本身没有任何意识和思考能力,依靠本能活动,而其唯一本性便是啃食人肉。 其次,丧尸会被感染,被丧尸咬到的人,死后会迅速变成丧尸。 最后,丧尸处于不生不死的状态,所以不管如何去伤害他的肉体,丧尸还是会继续的活动下去,唯一让其失去行动能力的方法是爆头,这让很多丧尸电影都看起来血脉喷张,爆头带来的快感简直无与伦比,大部分丧尸电影都是一场爆头的盛宴。 丧尸电影除了惊悚的自带属性之外,还往往带有末日、灾难等属性,所以丧尸电影的重点往往不是丧尸,而是出处于极端环境下的人类,他们如何抉择,是互相依靠互相帮助,还是为了自己生存残杀同类…… 马修读过这些资料,最大的感觉就是,如果真要出现丧尸爆发的可能,最不幸的不是变成丧尸,而是幸存下来的人类,幸存者才是真正的行尸走肉。 这种有规律的生活持续了一周之后,距离凯拉·奈特莉前往英国越来越近,马修和凯拉·奈特莉这对临时情侣,也到了该分手的时候。 第252章 当爱已成往事 叮铃铃—— 电话铃声响起,院子里面正在修剪盆栽的布莱恩·李斯特往房子那边看了一眼,刚要重新开始干活,房子那边传来李斯特夫人的声音,“布莱恩,你的电话!” “来了!” 布莱恩·李斯特应了一声,放下工具,摘掉手套,快步走进屋里,从母亲手中接过话筒,说道,“你好,这里是布莱恩·李斯特。” “是我,布莱恩。”听筒里面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孩声音,“丹妮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