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页
绝大部分跑动都成了无用功,不仅仅没有对防守产生贡献,还白白消耗了大量体能,关键努力几乎没有效果,米尔沃尔该找到机会,还是会找到机会,他们不断威胁埃因霍温球门就是明证。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该怎么办呢?”科曼头疼了,他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不应该让球队打纯粹的防守反击,否则中场就不会被对方控制。 现在想大幅度调整战术,肯定是不可能做到的。 “上帝保佑!米尔沃尔不要进球!”科曼都开始祈祷了,尽管他其实是个无神论者。 …… 当一支球队完全压制另一支球队,并且不断展开围攻,还经常找到机会的时候,进球就只缺少一点运气成份了。 米尔沃尔可不缺乏运气。 当布拉尼夫带球突破了西蒙斯,从埃因霍温防线强行扯开一道口子,就马上意识到是好机会,门德斯跑来逼抢前,布拉尼夫把球交给了辛普森。 辛普森顺势一推。 布拉尼夫跑过门德斯接到了传球。 两人利用巧妙的二过一配合,把埃因霍温两名中场全部甩在身后,之后布拉尼夫斜传左路,斯米切尔跟上一脚横推禁区。 这脚传球相当平稳。 埃因霍温只剩下两个中后卫,其中有一个在防守达伦·本特,另一个面对布拉尼夫、辛普森两个人,根本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跑,只能就近盯防布拉尼夫,辛普森无人防守下接到了传球。 面对出击的门将戈麦斯,辛普森以一个轻松的挑射完成了破门,帮助米尔沃尔打入第一个进球。 第463章 炮声轰轰响 “辛普森!他完成了第一个进球!米尔沃尔领先了主队埃因霍温!”英国BBC广播解说员的喊声,背景是飞利浦大球场绝大部分球迷的沉默。 埃因霍温球迷感到相当失望。 他们期待球队能击败米尔沃尔,结果比赛开始到现在,埃因霍温表现出一副“完全不是对手”的样子,让每个人都感到很无奈。 不少球迷还记得上个月,埃因霍温主场迎战阿森纳的比赛,当时埃因霍温也是被压制,但绝对没有被动到如此程度。 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米尔沃尔比阿森纳强怎么多!? 埃因霍温球迷有些不能接受,在他们的印象里,阿森纳是响当当的欧冠豪门,米尔沃尔只是新崛起的小球会,这种球会不会在欧战上表现好,至少比不上传统豪门,还作为“欧冠卫冕冠军”的阿森纳。 埃因霍温都击败了阿森纳,为什么面对米尔沃尔,会打出如此被动的比赛! 埃因霍温球迷的想法,也是许多荷兰媒体的想法,但他们比球迷更加理智,看到眼前的比赛,再分析米尔沃尔排名英超第一、欧冠小组第一出线并强势淘汰皇家马德里,他们也能肯定一点,“米尔沃尔比阿森纳难对付的多!” 眼前的比赛情况就能说通一些了。 当然,只是“一些”。 即便米尔沃尔是欧洲最顶尖的球会,埃因霍温的差距也不会这么大,到了“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的程度,一些荷兰媒体开始批评科曼战术的保守。 那才是根本原因。 如果不是保守的战术,米尔沃尔场上优势不会这么大。 媒体们就只是旁观者。 他们可以肆意的批评表现不好的球队,而不用担负任何责任,就像是有些读者看小说,看的不爽就来批评几句。 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作为小说的作者来说,情况就有不同了,因为作者需要写出作品,可不是按照自己的心情,去读上一篇适合的,写作的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便读者再多的批评,也无法让作者的水平骤然变高。 科曼就是这种情况。 他是主教练。 作为主教练带队比赛,可没有媒体说的那么简单,他需要考虑对手情况,考虑怎么制定战术,才最有可能击败对手。 这个过程以后,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现在科曼就需要为错误的结论买单了,之前他向上帝祈祷米尔沃尔不要进球,可最终上帝认出了他的“异教徒”身份,保佑肯定是没有了,于是米尔沃尔完成了进球。 科曼感到很无奈,更加无奈的是,他犯的是战术性大错误,制定的防守反击打法,不可能临时做出调整,甚至中场休息时间都不够,即便强行做出调整,也要看球员能否快速适应。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现在能做的还是继续向上帝祈祷……当然,科曼也能做一些事情,他快速走到了场边,用喊声提醒球队“继续加强防守”,甚至特别叮嘱前锋球员回撤。 埃因霍温球员就郁闷了。 他们打的是防守反击,可防守是有了,但反击几乎看不到,比赛过程简直是度日如年,主教练科曼又让他们继续回撤? 那不成了半场的攻防演练!? 不过科曼还是很有权威的,埃因霍温球员有意见,也只能憋在心里,还是遵照科曼所说的去做。 当比赛重新开始以后,荷兰媒体们就发现,埃因霍温“少量”的反攻都消失不见了。 米尔沃尔进攻的时候,埃因霍温连前锋都会回撤参与防守,似乎完全放弃了反击的想法,即便埃因霍温接到传球,进攻也打的很没意思,也就是两个边路会冲上去,就连中场中路,都会有一名球员拉后,随时准备应对米尔沃尔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