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皇帝激动了,道:“准。” 接着,宫外就有人拖着几大车红薯来了,为首的那人还穿着官服,仔细一看了,竟然是县令的官服! 那县令五十上下,他在金銮大殿上跪着道:“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晓得他是多么的激动,他做官半辈子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啊!他现在的心情完全不亚于他当年中举的心情啊! 皇帝此时自然是懒得顾忌小县令的心情,只道:“那红……红薯在哪里?呈上来叫朕看看。” 县令道:“就在外头呢。” 皇帝身边的太监立马叫人拿了几个呈上来,太监将削皮的送到皇帝面前,皇帝拿着犹疑了一下,那县令道:“回皇上,这红薯生吃也是吃得的。” 太监验过之后皇帝方食用了一口,他嚼了两下便觉得甘甜可口,口感也很脆,倒是很符合他的喜好。 皇帝连着吃了好几口,频频点头道:“嗯,好吃。” 众人听了脸上表情不一,仔细看看倒是挺丰富的。 皇帝道:“你可敢保证,这三分地的产量当真比的上一亩地的产量?” 县令伏在地上道:“微臣不敢欺君,外头的红薯是一亩地的产量,皇上大可叫人来称量一下,要是不足一千斤,微臣便把脑袋留在京城了!” 皇帝冲身边的太监点点头,示意他出去核实一下。 那太监利索的跑出来,吩咐人将县令从榕城县拖来的红薯都称了一遍,最后得出结果是一千零八十六斤。 等到太监把数量报上去的时候,整个朝堂都震惊了,天底下竟然真有这么神奇的作物! 皇帝也惊喜了,他道:“好!给朕都运到宫里去,朕今日就吃红薯了!” 底下的某些官员中还是有人不信,但是他们都不敢做声了,因为皇帝的态度已经给了他们指示。 不过皇帝也不是昏庸无能好糊弄的,他道:“齐国公、何尚书、忠勇侯听命。” 三人齐齐道:“臣在。” “朕命你们速速去榕城县核实,若是情况和大殿上称量的结果一样,则榕城县百姓免税十年!榕城县令升任榕城知府。” 县令现在就谢恩了,因为这知府的位置他势在必得了。 齐宣几人领命之后,齐宣道:“禀皇上,榕城县令说他们存了许多红薯壮苗,现在可以无条件的输送到荥阳暂解饥荒之难,而且榕城县往年的存粮也能运往荥阳,总量约摸可以让荥阳安稳的度过半月之久,半月之后的粮食问题,就要靠能人志士为皇上分忧解难了。” 齐宣话刚落地,薛尚书道:“皇上,微臣家里的马场可以卖出,所得银钱都能捐助荥阳,以保荥阳度过此次饥荒。” 薛尚书刚说完,主动要捐款的声音便此起彼伏了。 暗施计中计(五) 皇帝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他高声的笑着,龙颜大悦,引得朝臣高呼万岁。 喜悦过后,皇帝道:“齐爱卿,此事宜早不宜迟,你们即刻启程,朕等你们的好消息!” 本来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今日大家都可以欢欢喜喜各回各家了,偏偏有人不识相,道:“禀皇上,榕城县令擅自离岗,臣以为……” 那人话没说完,县令便道:“微臣听到荥阳饥荒心里就急的不得了,微臣也是事从权宜才擅自离岗,不过微臣着实有过,皇上要罚微臣也认了!” 齐宣帮腔道:“皇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榕城县令也是爱民心切才会犯此过错,请皇上开恩!” 皇帝心情正好,况且榕城县又立了大功,他岂会罚他,不过进言的事御史,他也不好指责什么,皇帝道:“此事若成了,功大于过,可以不罚。” 齐宣得意的笑了,但是笑的隐晦。 下朝之后,齐宣和令外两个朝廷大臣各自回家收拾了,齐宣的东西自然是早就收拾好的,所以他和榕城县令先行一步了。 两人的马车停在城门外等何尚书、忠勇侯。 榕城县令道:“齐国公,下官托您洪福,往后风光无限了。” 齐宣道:“你该谢的是薛瑄,若不是他,你绝不会有机会认识我,也不会有机会上这金銮大殿得见龙颜。” 那县令狗腿道:“是是是。” 齐宣道:“听说薛瑄一族皆在榕城……” “下官知道,下官知道,国公不用操心。” 齐宣“嗯”了一声便没有说话了。 齐宣和薛鹏关系甚好,薛瑄这些年虽然远居榕城,但是也来过京城几次,很有幸,齐宣在薛瑄落榜的那一年和薛瑄相交了,当他得知薛瑄落榜真实原因时,他表示了相信,而且他看出了薛瑄的才能不凡,所以欲将他招至麾下。 薛瑄正是怀才不遇的时候,那种愁苦的心情突然被齐宣理解了,而且齐宣也不是泛泛之辈,他身上流露出来的气息都叫薛瑄折服,官场黑暗,谁不是踩着他人的头颅升官的?所以薛瑄即使有再多的兴国手段,等到他找到一展抱负的门路的时候,他的功劳也不会落在他自己的名下,只有齐宣能给他这个机会!于是薛瑄便心甘情愿成了齐宣的人。 后来薛瑄听从齐宣的话不要气馁,再接再厉,薛瑄果然不久之后就中了举人,闻名乡里。 不过他和齐宣的关系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他不想将此当做他炫耀的资本,他想要通过一夜成名的方式叫人记住他,他也是有野心有抱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