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9页
书迷正在阅读:清穿之娇艳媚人、这贤妻良母不当了、捧她在掌心纵情撒野、在七零当反派大嫂、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别蹬腿,你还能再抢救一下!、小乖崽[重生]、给躁郁Alpha当抚慰剂、美人师尊他谁都不爱[穿书]
他们没有惊恐,因为知道教主不会害他们,只是有点搞不懂教主找来的朋友都是什么人,一个个都是这样神通广大,之前的老和尚能和神龙沟通,现在的年轻人更是能施展神仙般的手段。 不过反倒是因为这样让他们看向师月华的目光满是敬畏,没想到教主还有这样的关系,一时间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的悲伤情绪大减。在他们不少人的心目中,巫教教主本来就是可以和神沟通的人。 “师师姐,先让大家收尸吧,回头再跟您解释。”林子闲在师月华身边轻轻说了声。 师月华满眼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对李长老点了点头。 这下大家收尸的情况明显好了许多,不用再抱着那些血淋淋的残肢断腿了,用绳带稍微一绑,就能轻松背着自己死去的亲人回家。而且连他们身上刚才沾染的血污都消失得一干二净,这不是神仙法术是什么? 回去的途中,巫教弟子不时回头看看林子闲,眼中隐隐有某种炙热的光芒,是那种看到了神仙的眼神。由不得他们不相信,刚才那种事情凡人怎么可能做得到? 期间,有巫教弟子愤恨地一脚将血族的尸骸给踢开。林子闲瞥了一眼后,忽然目光一闪,快步走到了那具尸体旁,俯身捡起了一张从血族衣服口袋里跌落的照片。 一直盯着他的绝云不知道想干什么,凑到了他的身后,很讨好地关心道:“林子闲,怎么了?” 林子闲没理他,因为他手中拿着的照片正是师月华的照片。起身又朝其他血族的尸骸走了过去,翻了翻衣服的口袋,也找到了师月华的照片。 不一会儿,他手中拿了五张一模一样师月华的照片。绝云有样学样,也找了一张照片在手中,看了眼远去的队伍,皱着眉头走到林子闲身旁,沉声道:“这些妖怪显然是冲师月华来的。” 林子闲反问道:“你不觉得奇怪吗?这种偏僻地方,就算有人告诉我地址,如果没有来过,只怕我也找不到,血族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来的?” 绝云试着问道:“你怀疑巫教中有叛……内奸?”他被叫‘叛徒’给叫怕了,‘叛徒’两个字到了嘴边硬生生改成了‘内奸’。 林子闲摇头道:“应该和内奸没什么关系,如果巫教真的有内奸,血族就不会遭受这么大的损失,奥斯顿也不会死在这里,只怕倒霉的就是师月华。” 绝云点了点头,又迟疑道:“那你怀疑什么?” 林子闲眼中透着杀机,哼哼冷笑两声,没有回答,大步而去。 血族在华南帮找到他的时候,他就感觉有点不太对劲了,武当发生的事情就更加印证了他的猜测。如今蹊跷事又到了巫教这里,他现在百分百肯定所有事情的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在配合血族的行动。 这只黑手在国内的能量显然还不小,否则岂能到处插手,更不用说鼓动武当如风真人那个层次的人做叛徒。 林子闲倒要看看是什么人在背后搞事,活得不耐烦了…… 天上密布的阴云里电闪雷鸣,靡靡细雨下,千多号人走出了深山老林,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情不自禁地停了下来。 刀白山下焦土一片的村寨再次让巫教弟子悲伤哽咽,这里是他们的家啊! 家被人给烧了,意味着粮食也没有了,现在天又下着雨,队伍里还有大量的老幼妇孺一晚上没吃东西,大家可谓是又冷又饿。 师月华果断转身下令道:“李长老,你带批人就地砍伐树木搭建临时居住点,让大家烧火暖暖身子,等天晴了,我们再重建山寨。” “师莲,锅碗瓢盆在火里烧不完,你带人去寨里找点回来,把死掉的野猪拖过来宰杀烹煮给大家当食物。老人和小孩淋了雨容易生病,记得从地里挖点姜回来,煮上姜汤给大家驱寒。” “神殿的地窖里还存有一批食物,来几个人跟我去取。” 师月华有条不紊地连续下达了几条指示后,便带着十几名巫教弟子向刀白山的神庙走去,其他人按照指示各司其责忙碌起来。 林子闲几人也留在了原地,帮忙砍树建临时居住点。 谁知刚砍倒几棵树,听觉灵敏的素一、林子闲和绝云便隐隐听到了熟悉的牛叫声,好像是赖皮蛇的。 三人霍然回头看去,隐隐见到抵达神庙顶上的师月华等人已经跪了下来。其他人没那么好的听力,还没意识到。 林子闲立刻扔下手里的活,向神庙方向迅速跑去看看怎么回事。 绝云也是喜欢热闹的主,二话不说跟了去。素一似乎从赖皮蛇的声音里听出了别样的东西,也飘然而去。他一走,释源自然是也跟上了。 安置族人的王长老和李长老见到这个情况,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立刻招呼上一些族人拿了武器飞奔而去。 林子闲等人陆续抵达神庙平台上,只见师月华等人跪了一地,朝拜的对象,正是巫神蚩尤那高达两丈的威武塑像下的赖皮蛇。 赖皮蛇盘着身躯,竖起上身,红睛睛的眼睛盯着威武的蚩尤塑像,不时哀鸣上两句,给人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 素一瞧了瞧后,合十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林子闲闻言忍不住问道:“赖……神龙这是什么意思?” 素一微微叹息道:“它既然能活这么多年……如果没猜错的话,巫神蚩尤就是它当年的主人,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才数千年来一只逗留在此不愿离去,如今将要离去,怕是来向主人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