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页
第三,大多数农业工作者,没有一个统一的前进思路,大家各顾各的。每个人生产流程不一样,标准不一样,监管不到位,会造成严重后果。简单说,镉大米怎么来的? 再加上人们技术的落后,绝大多数人的农具是50年前的款式…… 就算唐觉晓愿意砸钱做荷兰模式,和农业大学全面合作,毕业生全进盛唐,其实对国家农业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李怀远的观点,必须把农业研究者当“将领”用,而不是当“士兵”。三五个农业研究者可以带上百普通人做超大农业项目,不一定是毕业生,导师带实习生也可以。 这样一来农大的3000人就可以分成1000个小组,带10万人进行新农业研究。 如果模式成功,那就不是每年3000研究者投入,而是5万,每年会带动百万人研究新农业。 再加上其它大学也有农业…… 等过个二、三十年,中国出现500万农业研究者、3000万辅助,或许不是梦。 到时候慢慢转入大数据 人工智能 机械化,人们或许就都不用做事了。 唐觉晓采纳了李怀仁的建议,让人写策划。 李德那边唐觉晓也没冷落,毕竟是投靠盛唐的第一个农业大将。 傅梦瑶还有一个月临产,唐觉晓要当爸爸了,决定给员工发福利。 盛唐农科准备投资建“盛唐农业园”,全套采用荷兰模式最高标准,目前第一期先盖10公顷,专门用来生产西红柿、土豆。这不仅仅是员工食堂福利,盛唐还做礼品装,内部出售。价格方面好说,玻璃大棚20年能回本就行。 一开始人们没感觉,唐觉晓想种地已经很久了,这谁都知道。 后来有人去查了价格…… 最高标准的话,一公顷投入至少800万人民币! “我的天,吃货为了吃的,竟然干出这种事!” “唐总这是为了自己吃吗?他吃的东西哪样不是全球各地进口来的?他这是为了我们!不得不说,给唐总点赞!” “太期待了!作为从企鹅跳槽到盛唐的员工……” “作为从阿里跳槽……” “作为从度娘……” ??? 两马一李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丁三石在微博发言:“务农这件事,一圈朋友里就我俩最认真了!”说完艾特唐觉晓。 一时间“唐觉晓和丁三石这俩,务农才是爱好,做互联网只是为了糊口”的段子再次火起…… 唐觉晓是真心想做农粮,中国确实有厉害的农业公司,中粮、北大荒,也有很好的产品,冻贝贡米,但中国农业整体是不行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原先唐觉晓不着急,但知道了一些以前比较“机密”,现在互联网可以轻易查到的事后,他开始认真起来了。 做“盛唐农业园”,李德会高兴,员工会高兴,如果能够累积技术,那可能全国人知道了都会高兴,但这远远不够。 盛唐要进入伟大级,那就得做匹配伟大的事……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体贫穷,改开到现在三十多年,还有近亿人在贫困线下。 干扶贫这一块,好啃的肉已经啃完了,接下来难度会越来越大,必须“精准扶贫”。 李怀远又到盛唐给唐觉晓资料,两人商量构思。 盛唐要扎根两广,那就要先为两广服务。 唐觉晓是南桂人,强行绑定的两广,有些人是不认可的,所以就要为南粤做更多的事,获得认同。 资料统计,在清远市范围内,包括清新、佛冈、英德、阳山、连州5个县51个镇的205个相对贫困村,有16629户贫困户共41656人。 为了做这些人的扶贫,光是羊城就有28家市机关、16家官企,以及越秀、荔湾、白云、黄埔四大区进行帮扶。 李怀远说:“盛唐固然兵强马壮,但在官府面前就不算什么了,得思考结合官府的力量。首先官府代表秩序,私人的项目被破坏,可能会拿人没办法,但官府的项目……没人敢破坏。” 唐觉晓笑道:“还有钱的问题,砸钱做事是行不通的,得赚钱才行。和印钱的人合伙,很难亏本。” “是的。” 唐觉晓说:“现在的一些商贩,真的是,什么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羊贵妃……要按市场经济来看,这样也不是不行,只是他们今年可能赚,明年搞不好就亏爆了。不建立一个正常的秩序,谁的荷包都得不到保护。” “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官府强行平价的话,价格就会定下来。如果低于官府的价格,多半就不好。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经验,进行选择。” 盛唐做水培,这属于真正的高尖端、无农害,连农药都没有的好东西。好东西肯定成本高,那就必须想办法降低成本。材料成本降不了,就降用人成本。 在中国,扶贫基本真的等于扶农。 很多人50岁了,没什么技能,进城市打工只能做保洁、保安,一个月800,又要吃饭…… 如果这人身体不好,或是子女能力较弱,或是家里人生病……会很糟糕。 在“精准扶贫”、“一带一路”这两个方面,唐觉晓会全力支持官府。 不能把扶贫想成重担,要想办法赚钱,不然就没办法持续发展。 看着一些人好像没什么油水,其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