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相声大师在线阅读 - 第174页

第174页

    只不过近些年来很少有人说了,倒不是说这个节目涉及伦理哏或者脏哏什么的,这是文哏类节目,而且说的是光绪死后大清朝国祭,不允许民间再动响器了,那些吃张口饭的艺人被逼的没辙了,只能纷纷改行卖包子、卖切糕,卖馄饨,给人家补衣服。

    这个充分反映了封建主义迫害艺人的现实,用相声的形式对其进行批判嘲讽,非常符合主旋律。没人再说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大部分人都来不了。

    这个相声内容是艺人改行之后,还有观众喜欢他们央求着他们再唱一段,难就难在这里。首先京剧艺人改行,何桂山、金秀山这二位先生是唱花脸的,刘鸿声和孙菊仙这二位是唱老生的,陈德霖先生是唱青衣,李多奎和龚云甫这二位先生是唱老旦的,相声演员在台上要学他们唱京戏,涉及到这么多行当,而且要学的像唱的有味,但凡唱的差一点你得被观众笑话死,难度非常大。

    还不止如此,评剧名家白玉霜先生是唱旦角的,这是评剧的一代宗师啊。抓髻赵是唱十不闲莲花落的,是当年非常有名的艺人。还有京韵大鼓刘派创始人刘宝全先生,这可是被人称为鼓界大王的人物啊。

    你一个相声演员要模仿这么多艺术门类,这么多不同的行当,而且都是响当当的大角儿,你要是没点真本事,谁敢上台?《八大改行》最见功夫的就是学唱,水平次一点的都来不了。

    所以有人夸相声演员是“状元才,英雄胆,城墙厚的一张脸”,状元才,这知识储备量得有多少啊。

    何向东的唱功已经是大成了,一副无人可敌的宝嗓,在加上这么多年的磨练,他唱功不弱于任何人,而且会的也很多,《八大改行》对其他相声演员来说可能很难,但对何向东来说,却是一个绝佳的表演舞台。

    上面提到的艺界前辈刘宝全先生,京韵大鼓刘派的创始人,何向东保护嗓子的方法就是跟这位老前辈学的。刘宝全先生这辈子为了保护嗓子没抽烟没喝酒,连饭都没吃饱过,一次都是吃个顶多吃个六分饱,而且不吃荤,有些时候馋的不行了,买点牛肉炖了然后在里面烫一点青菜菠菜吃,不吃肉不喝汤,吃素的,就是这样晚上嘴里还得含一片雪梨拔拔肺火。这就是鼓界大王啊,哪一个艺人的成功不是含着血泪过来的。

    何向东的宝嗓征服了台下了所有人,虽然现在很多人在听戏曲曲艺了,但是何向东这一开嗓唱,底下观众没有不为之震撼的。艺术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过时的只有艺人。

    《八大改行》说完之后,底下观众爆发了空前的热情,这个节目的观赏性远在《拴娃娃》之上。何向东和薛果对视了一眼,见观众这么热情,看了一眼也没什么动作的主持人,两人决定开始返场。

    一转身又是热烈的掌声,许多观众都站起来鼓掌了,何向东和薛果眼中泛泪,有这么捧自己的观众,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三次返场过后,两人朝观众多次鞠躬后下场,而且这一片空地的掌声却久久不歇。

    已经是傍晚了,何向东和薛果准备回去了,却被服装厂老板罗明朗给留住了,说是要单独请他们吃饭,何向东见有免费饭吃就答应了,薛果是一个很随性的人,人家给脸没理由自己不兜着啊。

    也没去别的地方,就在他们服装厂的食堂,老板单独有一个单间,让食堂大厨给好好炒了一桌子菜,还别说,这大厨的手艺是不差,至少何向东吃的挺欢的。

    饭桌上,罗明朗和薛果是推杯换盏喝的好不热闹,薛果一个爱喝酒的人,何向东是滴酒不沾,罗明朗知道了也没难为他。

    罗明朗是浙江台州人,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做生意了,最初是在台州做买卖,后来到北京通县开服装厂了,这些年生意是越做越大了,为人既有生意人的精明却也不乏豪爽大气。

    第0140章 过时了

    罗明朗喝了一口白酒,放下杯子,舒坦地呼出一口气,然后看着何向东和薛果,赞叹道:“你们二位的相声说的是真好啊。”

    何向东把筷子放下了,客气道:“这可不敢当,我们都是年轻演员,水平都还一般,您太捧我们了。”

    罗明朗摇头道:“没有捧啊,你们是真厉害。说实话,我从小就爱听相声,以前广播台老放那些大师的相声,马三立啊,侯宝林啊,刘宝瑞啊,我可爱听了。只是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着,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多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现在就发现相声没什么好笑的了。”

    “电视里面放的那些我也不爱看了,有些时候闲着的时候又去翻翻那些大师的录像带,还是觉着他们说的好。这次办文艺汇演啊,我是找我一个朋友帮我联系演员的,他跟我说他找到文工团里面说相声的,问我要不要,我当时也没想那么些,就说来就来呗。”

    罗明朗有点兴奋起来了:“刚开始见到你们的时候,我一看是两个小年轻,我当时还心想这两个半大孩子还能说相声啊,要不是人已经来了,我都想把你们赶走了。呵,幸亏没有,你们可是真的给我一个大惊喜啊,我是真没想到你们能说的这么好。哎呀,多少年没听到这种感觉了,是真好啊,尤其是你唱的,太棒了。”

    何向东一直是微笑着听着的,听到罗明朗又夸自己,他赶紧道:“您太客气了,我们这一行讲究三分逗七分捧,一段相声的好坏,七分在捧哏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