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水浒逐鹿传在线阅读 - 第617章 不宣而至(求订阅!)

第617章 不宣而至(求订阅!)

    …

    李衍之所以选刘锜担任前军都统制,率领梁山军最先出击,就是因为李衍手下大将之中就属刘锜最稳重。

    此次出兵逐鹿中原,可不仅仅是打仗,还有不少政治层面的事需要妥善处理,像与残宋的关系,与地方的关系,与百姓的关系,等等,换成岳飞那个愣头青或是韩世忠那个有时好得意的家伙打头,没准会坏事,只有稳重的刘锜最让李衍放心。

    此次出征,事关重大——如果李衍这次还不能问鼎中原,那么李衍可能就没有机会问鼎中原了,汉人恐怕也没有机会改变这段屈辱的历史了。

    为防万一,李衍让赵鼎和孙静跟刘锜一路——让他们二人一个负责政治、一个为刘锜出谋划策。

    后面证明,李衍这么做简直太英明了。

    此次出征,事情远比李衍出兵前所想的要多得多。

    事实上,梁山军刚登陆胶州半岛不久,就出事了——水泊梁山出兵一事很快就被人知道了。

    这其实也正常,数万大军同时登陆胶州半岛,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走漏。

    而且,山东地区的民众,这几年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受尽了人间疾苦,因此,曾经无数次拯救过他们的李衍回来了,他们怎么可能不奔走相告?

    所以,这个消息根本就没法封锁。

    不过——

    最先得知水泊梁山出兵的,并不是金军,而是离山东不远的由赵构所统领的相州大元帅府。

    当初,金军大军压境,赵桓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侍御史胡唐老建议说:“听说康王出使,至磁州、相州一带,为士民所遏,不得进,此乃天意也。请就地拜为大元帅,让他率天下兵马入卫京师。”

    何栗认为,冠以大字,本朝无此先例,因此感到有些为难。

    胡唐老力争说:“今社稷危矣,犹惜一‘大’字?”

    何栗于是同意,并立即起草诏书。

    赵桓看过之后,令人将诏书制成蜡丸,并马上招募勇士出城送信。

    武学生秦仔、张九成、冯朝英、甄邦杰等四人,愿持蜡诏去往相州。

    后来,秦仔最先顺利到达相州,将赵桓的御笔亲书给了赵构。

    这封御笔亲书上写:

    知卿起义勤王,可除卿兵马大元帅,陈亨伯(陈遘)元帅,汪伯彦、宗泽副元帅。应辟官行事,并从便宜。家中安乐无虑,前日赐钱五千缗。

    此后一两天,又有七个送信人先后到达相州,皆怀揣蜡弹,内容全都一样。

    那时,汴梁城还没有破,甚至金军主力都还没到汴梁城下。

    没两天,赵构就又收到赵桓的一封亲笔书信,这是一个名叫刘定的人自汴梁城带去的。

    刘定是城破前受赵桓之命紧急出城的。

    刘定告诉赵构,汴梁情况十分危急,恐怕很难守住。

    赵构紧急召集汪伯彦、耿南仲以及其他有识之士一起开会,研究商讨对策。

    (耿南仲和聂昌奉命出使割地,前者半路转向投奔赵构而来,想让赵构起兵救援汴梁城,后者忠于职守被绛州兵马钤辖赵子清指挥士兵误杀。)

    众人争争吵吵了几天,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办法。

    又过了几日,曹辅携带密诏出城,最后辗转将密诏送到赵构手中。

    曹辅送来的密诏大概内容是,“金兵已占领汴梁外城,皇上已与之讲和,金人答应兵不入城。”

    此时的赵构,还是很想去救援汴梁的,那里有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的母亲韦贤妃,有他心爱的王妃邢秉懿,有他五个女儿。

    可这时的赵构,并不能左右他自己的想法。

    对于赵构急于救援汴梁城的想法,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有人甚至劝赵构不要离开相州,说:“汪伯彦守卫相州很严备,暂且住在相州很安全,假如金人来攻,必不可犯。”

    赵构听了这话很生气,将那人狠狠叱责了一番,同时多次召集使臣与诸将领,在世恩堂开会,商议入援汴梁城的路线。

    秦仔、刘定等使臣的看法是,勤王大军可径直南下,经濬州与滑州,直奔汴梁城救援。

    可诸将领都认为不可,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辩倒秦仔、刘定等人。

    说白了,诸将领压根就不想去救援东京——他们知道十几万金军在汴梁城外屯集,因此,救援汴梁城等于是自投罗网,一旦靠近则全军覆亡。

    这些人想领兵北上,回到邢州(后世河北邢台)、洺州(后世河北永年)一带,于是,他们提出可先渡过黄河,去北京大名府。

    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元帅府得知水泊梁山出兵了,数万梁山军已经在胶州半岛登陆了。

    这一变故,彻底打乱了赵构等人阵脚。

    赵构赶紧又将汪伯彦、耿南仲以及其他有识之士召集到一起开会,研究商讨对策。

    汪伯彦道:“辽东王崛起于山东,发迹于河北,此次不宣而至,必为两地而来,咱们万不可再去大名府,一旦去了,必被金军和梁山军夹击而亡。”

    耿南仲也道:“汪副元帅说得不错,而且,北道总管赵野与两河宣抚使范讷拥兵自保,逃往南京,致使大名府几乎成为一座空城,咱们就算去了那里,也不可能聚集多少兵马,依我看,咱们不如南下,那里才是咱们大宋的根本。”

    杨惟忠道:“焉知辽东王不是来勤王的?”

    杨惟忠与黄潜善是不久前来相州的,他们带来本司兵马一万两千多——其中,知广信军张焕二千五百,知保定军高公翰二千五百,知濬州辛彦宗五千,知安肃军王澈二千,以杨惟忠为都统制。

    杨惟忠、黄潜善他们的到来,使得大元帅府军声益振,共有兵马近两万。

    赵构很高兴,因此对他们抚慰优厚。

    黄潜善小声对杨惟忠道:“你的话中已有答案,辽东王是王,非陛下属臣,辽东王与陛下通信,都以平等口吻,怎么可能勤王,且辽东王的兵马不宣而至,足见并无解救咱们大宋之意,多半是来趁火打劫的。”

    杨惟忠和他们带来的这一万多人马是黄潜善目前最大的政治资本。

    因此,黄潜善又耐心跟杨惟忠说:“辽东王当初在山东、河北两地做了很多善举,因此两地百姓很多都不忘其恩,许多百姓家里甚至供奉辽东王的画像,他若来到山东、河北,怕是陛下都驱使不动两地之民。”

    言毕,黄潜善看了赵构一眼。

    很显然,黄潜善这话是说给赵构听的。

    汪伯彦、耿南仲、黄潜善这些有识之士,其实都看出来了,李衍这次来,必是不怀好意,也知道,李衍到来,对山东、河北两地有多大的影响,所以才一至认为不能北上应迅速南下。

    听了黄潜善之言,赵构面沉似水——虽然李衍成名之时,赵构还小,但从小便有大志向的赵构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父兄又敬又畏视为大患的李衍到底有多厉害?

    杨惟忠这才知道李衍到来问题的严重性,随即道:“诚如几位相公所说,那河北、山东两地是不能再待下去了,可南下也不成啊,咱们这两万多人马,对战金人的十几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汪伯彦想了想,道:“不如先去开德府与宗副元帅汇合,然后再做计较?”

    宗副元帅即宗泽。

    开德府旧称澶州,宋真宗曾与辽太后辽圣宗在此签约讲和,即“澶渊之盟”,奠定了宋辽两国边疆的百年和平。

    此时,副元帅宗泽已在开德府站稳了脚跟——当初,宗泽领兵从大名府进军开德府时,沿路曾与金军血战十三仗,每战皆捷,终于暂时将金军打退,站住了这块要地。

    杨惟忠有些迟疑道:“可宗副元帅一心去救援京师,咱们这点人马,哪能干成此等大事?”

    汪伯彦微微一笑,道:“宗泽跟本官一样只是副元帅,在我二人头上还有元帅,更有大元帅。”

    说这话的时候,汪伯彦冲赵构谦恭的点了点头。

    杨惟忠有点反应过来了,于是也看向赵构。

    赵构沉吟了一会,道:“传令,转战开德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