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迷失在地球的外星综合舰在线阅读 - 第983页

第983页

    “小林先生,我们的飞船哪去了?”

    “它是隐形的。”小林成亮回答道。

    布朗又是一惊。

    “可以光学隐形吗?”

    “这有那么大惊小怪吗?如果没有这种技术和能力,我们怎么统一地球,夫人已经同意让你观看我们的飞船了。撤去隐形。”

    小林是这架运输舰的舰长,他发出命令后,只见一阵空气波动,麻衣号运输舰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一瞬间,冰天雪地中出现了一艘巨大的悬浮在半空的金属建筑物。整个舰体呈亮银色,表面光滑如镜,映衬着蓝天白云和冰雪中。整个建筑物成规则的三角形状,一头小一头大,整体的造型就如一支尖锐的箭头。它长有二百米,最宽处有近五十米,高度不超过二十米。

    布朗被这巨大的建筑吓的一屁股坐在了雪地里,全身的肌肉都不在受他的控制,神经也受到了严重刺激。他喃喃的自言自语:“外星飞船,这就是外星飞船,我被外星人绑架了,我是幸运的,我是幸运的。”

    回到运输舰上的布朗,再一次见到大河内麻衣的时候,他学习日本人的礼节,恭恭敬敬地向她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表现得既卑微又虔诚。

    “小姐,布朗愿意为你效劳。”

    大河内麻衣坐在转椅中咯咯地笑,然后戏弄地对布朗道:“布朗先生,你刚才的表现好夸张啊!什么外星飞船,什么被外星人绑架。你看我像外星人吗?我不是的,你受骗了。”

    布朗茫然的看着大河内麻衣,又看了看不苟言笑的小林成亮。等着他们给出自己解释。

    大河内麻衣接过一个女机器人送过的果汁,从吸管中喝了一口,又放到女机器人手上的托盘中。

    这才继续说道:“这些都是我老公给我的,我老公你也应该认识,对吧!他也不是外星人,这个世界上没有外星人,但是他有很棒的技术,能制造出这些大杀器的技术。托马斯公司的高能蓄电池技术,这是我老公给托马斯的。我老公是个爱好和平的人,他不愿意杀戮,要想和平的统一这个世界,你现在还愿意为我们服务吗?”

    布朗脑子里昏昏沉沉,不知道大河内麻衣所说的话,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在这个时候他不敢犹豫,他坚定的道:“我愿意为陈先生和小姐服务。”

    “那很好。”

    大河内麻衣站在她身边的一个机器人说道:“你去,给布朗先生安装芯片。”

    这个机器人答应一声,他走到布朗的身后,在他腹部的抽屉中拿出一个比刚才的注射器要粗上很多的条状仪器,对准了布朗的后脑。

    布朗不敢有任何多余动作,我知道大河内麻衣不会伤害他,否则用不着费这么多事,他正在琢磨这个机器人要干什么的时候。感觉头部一阵轻微的疼痛,脑子里仿佛被安装了什么东西进去。可能就是大河内麻衣所说的芯片吧。

    “好了,布朗,你现在是我的人了,要听从我的指挥和调度,如果你不忠心,这个控制芯片,就会在你的脑子里爆炸。把你的脑子炸成一团浆糊,很惨的。”

    大河内麻衣装出很悲惨的样子,但是在布朗的眼中,怎么看怎么像在搞怪。

    “还有我要告诉你,关于我和我老公的事,关于这艘飞船,还有他们这些机器人,你不能对任何人提起,包括对着仪器录音,在任何地方书写,只要你以这些方式,泄露了机密,之中的芯片一样会爆炸。

    不要以为,你可以为了国家牺牲自己,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那是不可能的,你的一切言行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而且芯片会自动计算你所做的一切是否泄密?在刚刚达到泄密的标准下,你就再也没有机会说话了和书写了。你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吗?”

    听到大河内麻衣的解释,布朗头上的冷汗再一次如瀑布般流了下来,刚刚他还真有这个想法,牺牲自己让国家有所准备,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减少民众所受到的苦难。但是现在看来这一切都不现实。

    就在大河内麻衣用威逼和恐吓的方法,收下她的第一个美国马仔时,一颗经过南极大陆的侦察卫星,拍到了没有进行光学隐形的麻衣号运输舰。

    第529章 中情局的分析

    在大都会博物馆外围执行警戒任务的几个中央情报局警员,终于发现了博物馆里的异常情况,从行动组组长发布行动命令后,已经过去十多分钟了,在馆内执行任务的CIA警员并没有完成任务,押解嫌犯出来,大都会博物馆里面也没有出现异常骚乱的迹象,这说明博物馆里面并没有发生双方交火事件。

    外围警戒组的组长联系了几次行动组的同事,均没有回音,行动组组长的手机显示不在服务区内,他意识到问题严重,不敢再怠慢,立即派了一个警员到二楼查看情况,博物馆内一切正常,二楼的华国馆也显得很平静,没有发生过突发事件的迹象,在这里参观的游客神态正常,悠闲而认真的观看展品,认真听解说员的讲解。

    这个警员寻找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他的七十多个同事的身影,他不敢想象,他的七十多个同事,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不翼而飞了,这个警员出来后,将情况汇报给外围警戒组组长,该组长大吃一惊,这种情况在他从事中情局工作的二十多年里,还从来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