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页
书迷正在阅读:穿书女配神助攻、七零之穿成恶霸他媳妇、我在七十年代激活直播系统、倾心你呀、门派有毒[穿书]、破产后被首富当众求婚了[穿书]、外室她纤腰玉骨[穿书]、穿成前夫的母上大人、崩了吸血鬼的牙、女配暴富后想离婚
皇后接道:“可不是?不说慕瑜,单说这老圣亲王在世的时候,每次看到他,我都不好意思把这皇叔二字叫出口。”皇后本来勾着一抹笑,但说完这句话又忽然转到严肃道:“但话又说回来,年龄小归年龄小,先王爷的气魄和胸襟却是令人不得不敬佩的。要知道,当年太祖走的急,并没有留下遗诏,那么论理,其实是应该太祖唯一的子嗣老圣亲王爷接任皇位的,而且,他当时一直冲锋在前,跟着打天下的老臣中,也大抵都是拥护他的,只有那些太宗为了治理城镇后来招募的文臣和前朝属官,才倾向兄终弟及。 可是,先王爷为了朝廷稳定,早日止息战事,就毅然决然的以自己年龄尚轻难当大任为由让出了皇位,还带头,拥立了当时已年近半百的太宗为帝。 太宗感其大义,于是当下下旨,册封其为世袭罔替的超品亲王爵位,并破格启用‘圣’字为其尊号,并令,凡太宗后代子孙都需遵守世世代代,同坐王座,共享江山的诺言。 只是,言犹在耳,也不过才第三代的当今,就已经不能够践行自己的诺言,只把这圣亲王当成了仇人一样,时时警惕,处处提防,生怕人家抢了他的皇位,啧”皇后说到后面,脸上就不由自主又挂起一抹嘲讽,显示出明显的对今上的不屑。 “哎,这里面的是是非非,老奴不过是个奴才,实在不好插言,老奴只是可惜,先王爷与先王妃,都是那么好的人,却早早的就都去了,还有先前的那位世子,那真是精才绝艳的人物,想当年还在京城时,是多少世家女子的春闺梦里人,却不想,哎,天妒英才啊” 杜笑笑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原来面前这位白白胖胖好像弥勒佛一样的中年男人就是传说中的赵大户啊,恩,是有些大户的气质,最起码,占了个“大”。 赵大户没发现杜笑笑的打量,又或者说,他根本不在意被不被人打量,他此刻的关注点,全部都在面前这个自称叫做霍林的少年身上,他看起来有些激动,又好像有些忐忑,嘴里问道:“你是霍林?这次跟着去送货的那个霍林?那个一行人里唯一没被找到尸体的霍林?” 霍林一开始脸上还带着笑,可是听到后面尸体的部分,就严肃了下来,他沉默了一会儿,才有些沉重的答道:“是,赵老爷,我就是那个霍林。”然后,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了赵老爷,嘴里道:“这是田管家让我交给院里管家的,他叮嘱我,说咱们院内管家是他亲弟弟,为人稳重可以信任,还说让我告诉小田管家,让他亲手把这个纸包交给您,没想到现在我直接见到您了,既然如此,那我就直接交给您了。” 赵老爷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茬,本来只是想找到霍林问问当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的,却不想接了这么个东西,于是也顾不上问其他,先把油纸包接过来打开,却不想还没全部打开,先从夹层里掉出一块儿手帕来,手帕是素白的,没什么花样,可是左上角的位置,有一个小小的福字。 一直站在赵大户旁边没出声的一个黑脸汉子此刻突然激动起来,他上前一步抓住手帕,嘴里叫道:“老爷你看,是我哥的手帕。”说着,手下一抖,把手帕展开,只见上面用血斜斜的写着四个字“霍林可信”。黑脸汉子一惊,又叫道:“老爷你看,这真是我哥的笔迹,和他账本上留下的字一模一样。” 赵大户闻言接过来一看,果然,这就是自己身边跟了几十年的老管家的字迹,他的字还是他给自己当小厮的时候自己教的,绝不会认错。他匆忙将手绢翻覆,却发现整个手绢除了这四个字以外再没有其他信息,于是转手把手帕递还给小田管家,自己红着眼圈继续翻油纸包,然后发现,这包包的还挺严实,里外一共三层,而最后一层打开来,里面的东西坦露出来,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了一下,因为那竟是一沓厚厚的银票。 杜笑笑根据面额和厚度大概估算了一下,这怕不是有上万两,我的个乖乖,套句龙门客栈蔡八斗的名言,这是要发呀。她反思了一下前两天帮霍林包扎时处置这个油纸包的轻慢动作,觉得自己应该按个快退键回去然后焚香沐浴顶礼膜拜之后再去碰它,怎么就能那么随意的仍在枕头底下了呢?如果从购买力来讲,那也相当于现代的上千万人民币啊,哎,真是穷人穷命。 杜笑笑这边正在走神思考所以静默无声,却不想对面的赵大户一帮人也是配合的演起了默剧,赵大户身后的包括小田管家在内的几个下人都没说话,彼此对看了几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和疑惑,这是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只剩下赵大户没有疑惑,但他却还是沉默了起来,他在感慨,感慨那位跟了自己几十年,最后的最后却没能得到善终的老家人,在生命的最后,居然还用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嘱托。真是,所谓忠仆,当如是。只是,即使拿到了这笔失而复得的财产,他也并不开心,因为他其实更愿意,用这笔钱,换已经失去的那十几条性命。 他叹了一口气,伸手拍拍对面霍林的肩膀,然后转身对小田管家交代道:“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去厅堂里面坐下来谈,你去叫上两个人,准备些茶水点心什么的送过来,再告诉厨房一声,中午我要留二位小哥儿吃饭,让他们准备好饭菜。” 之前的几任知县一直想修,但要么没钱,要么没人,要么干脆是因为操作太麻烦,早早都放弃了,只有宋知县,不畏艰险,不怕麻烦,自己向上面几次请求拨款,又动员县里大户捐款,又亲自去勘探附近山林里可用的石材等等,终于用了大半年,修完了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