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胡七七一个人站着颇为怪异,她也跟着跪了下来。狄仁柏见机跪在了她的身旁。 狄相声音虚弱,“圣人,臣强撑着这口气,就是在等您来!” 圣人眼中满是哀恸,此刻的她并非在跟臣子对话,而是在同一位相交多年的知己好友诀别,“怀英,你若不在,朝堂空矣!” 狄相已是进气多,出气少,“臣素来不信天命,今日方知,人命终究无法与天斗。” “胡说什么,你比我还小六岁呢!朕可是从嵩山骑马赶回来看你的,朕的话就是天命!朕要你赶快好起来,朕还盼望着你能替朕料理身后事呢!” “可臣已经老了,陛下应该多提拔年轻人,他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姚崇、李怀远、魏元忠,他们都是国家栋梁之才,献计问策不在话下,他们定能协助圣人治理天下,令这太平盛世安定久远。” 圣人情绪激动,说话也带着几分孩子气的天真:“不,我不要问别人,我只信任你!” “陛下是千古明君,臣能为陛下尽忠,今生已是无憾。能在死前见到陛下,更是心满意足。”狄相说到这里,咳嗽了几声,他大口喘气之后,才继续道:“臣希望能在死前见一见陛下,除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也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说给陛下听。” 圣人点头,含泪道:“你说,我听着呢!慢慢说,不用着急!” “临淄王李隆基,此子心计深远,连我都看不透他。而他并非久居臣下之辈,若陛下无意立他为皇孙,还是早点将他的羽翼斩断。否则,我怕昔日玄武门之祸,又会再度重演。” 圣人垂泪,“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歇会儿,别再说话了!医官何在?需要什么良药,你们尽管开口,去朕库房里选!” 狄相爷声音里亦带着哭腔,“圣人,请恕臣失约,不能再陪圣人秉烛夜谈,醉酒高歌!臣希望能在死后,葬回并州老宅。若陛下日后想起老臣,可朝并州方向以酒酹地,臣只喝左司酝酿的好酒!” “好!来人,快去找左司酝,让她将珍藏的好酒都搬到狄相府上!快点......” 圣人的话还未说完,狄相的手便从她手中松开,垂落在榻。 “怀英?怀英......”圣人不敢相信,狄相爷就这么走了,她愣了一会儿才哭出声,“怀英此去,我再无知己,大周朝堂再无栋梁!” 狄相去世后,圣人的病越发严重了,连奏折都看不进去,她说看见奏折上的字,就像是看着无数滴墨汁滴入水中,一直在不停的旋转。 她让胡七七念奏折给她听。胡七七拒绝了,她认为这是上官婉儿的活,但圣人依旧坚持。她坚持的理由是,上官婉儿的声音太过冷清,听了让人打瞌睡,还是胡七七的声音更令她愉悦。 胡七七拿起一封奏折,道:“隋尚书令杨素,昔在本朝,早荷殊遇。禀凶邪之德,有谄佞之才,惑乱君上,离间骨肉。摇动冢嫡,宁唯握蛊之祸;诱扇后主,卒成请蹯之衅。隋室丧亡,盖惟多僻,究其萌兆,职此之由。生为不忠之人,死为不义之鬼,身虽幸免,子竟族诛。斯则奸逆之谋,是为庭训;险薄之行,遂成门风。刑戮虽加,枝胤仍在,何得肩随近侍,齿列朝行?” 圣人点点头,“说得有道理,奸邪之人必须严惩,就下令让杨素的兄弟和子孙都不许入朝为官吧!你继续念下一本。” “左肃御史大夫魏元忠,不知礼数、不敬吾皇、数次当众例数吾皇之过,实乃狂妄。臣请降职贬斥,流放出京。” 圣人听了这样的奏折便有些生气,“魏元忠性情耿直,他便是站在朕面前也敢直接指出朕的不足之处,这样的诤臣是朕求也求不来的。昔日太宗皇帝能容得下魏征,难道朕还容不下一个魏元重?不准!” 胡七七继续拿起下一本奏折,她看了一眼,那上面是在弹劾李隆基。这些人不过是附庸狄相之言,借此弹劾李隆基,希望能在显太子面前能露一份脸,让显太子记住这番人情。 她抬头,见圣人阖上眼睛没看这边,迅速将奏折换了,念出另一份奏折,“昔年常州蝗灾盛行,农田水稻被吞噬,百姓颗粒无收。而今圣上颁发灭蝗令后,灭蝗灾于无形。百姓念及圣人恩惠,做万名伞感念圣人恩德。” 圣人没了声音,胡七七抬头一看,圣人已经睡着了。 她斗胆看了一下剩下的奏折,十篇奏折当中,至少有三四篇是在弹劾李隆基,希望圣人将李隆基贬斥出京。 圣人如今已是风烛残年,不知哪日是归期,决不能让李隆基在此刻出京。 见圣人已睡着,胡七七偷偷溜出去找李隆基。 李隆基很淡定,他对于胡七七的担忧没有一点儿感觉,“那些猜忌我的人,只能证明我在他们心里已经成为了威胁,我喜欢被人忌惮,总好过我去忌惮别人。我从小就是一步步争过来的,对于争斗,我乐在其中。若是有一天,我不需要争了,反而会觉得很沮丧。” 胡七七心烦意乱,从枝头上扯了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下来,踩在地上□□,“我不喜欢狄相,尽管你们都说他是个好人,他值得被人尊敬。我想不通,你与他无冤无仇,他为什么死前还要踩你一脚呢?” 李隆基笑了笑,想要摸摸她的头,却又怕她闪躲,只得忍住冲动,道:“他这么做有两重意思,第一,他是在向圣人举荐我,觉得我是可塑之才。第二,若圣人无意栽培我,他也可向太子邀功。一朝天子一朝臣,狄相死后,圣人或许会善待他的家人,但是在圣人之后呢?狄相也要为他的子孙铺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