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节
“回皇祖父,孙儿的确好奇兴宁伯所言的海外大陆。自初次听闻,便始终不能忘怀。” “哦。”朱棣点点头,扬起声音,“郑和。” 暖阁外侍立的郑公公立刻应诺,“奴婢在!” “你去乾清宫,不,去兵部,将新绘制的舆图取来。” “是!” 话音落下,暖阁外的脚步声很快远去。 “乾清宫中的舆图尚且粗陋,兵部临摹修改的舆图更为完善,你带回去,若有不明之处,待兴宁伯进宫讲学,可亲自向他请教。” “谢皇祖父!”朱瞻基窥着朱棣的神情,又问了一句,“孙儿听闻兴宁伯逢单双日所讲内容不同,讲授海外风物时,孙儿也想同堂听讲。” “这……” 没等永乐帝给出答案,有宦官在暖阁外禀报,锦衣卫指挥使杨铎求见。 朱棣皱眉。 两个时辰前刚来过,又来? “宣。” 知道杨铎这个时间过来,定然有要事,朱瞻基主动表示,他今日还有课未习完。至于向兴宁伯学习一事,有机会再向皇祖父申请。 “孙儿告退。” “郑和回来,朕让他将舆图给你送过去。” “谢皇祖父。” “去吧。” “是。” 朱瞻基退出暖阁,正巧在门口遇上杨铎。 “世子。” 杨铎行礼,朱瞻基侧身回礼,丝毫不在意被看到哭肿的双眼。 有些事压在心中太久,挑明了,即使仍有不甘,仍有羡慕和嫉妒,整个人却轻松了,走路都轻快了几分。 看着转身离开的朱瞻基,杨铎挑起一边的眉毛,眼中闪过一抹诧异,很快隐去。 比起突然出现在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某人,平王世子这点变化,压根可以忽略不计。 走进暖阁,杨铎跪地叩首,“臣参见陛下!” “起来。”朱棣问道,“可有要事?” “回陛下,半个时辰前,太子少保,大宁镇守兴宁伯到北镇抚司投案。” “哦……”朱棣下意识点头,反应过来杨铎在说什么,神情一怔,“再说一遍?” “半个时辰前,兴宁伯到北镇抚司投案,言其族人仗势妄为,侵占良田等事,并自备供词。” 投案,还自备供词? 朱棣的表情很微妙。 杨铎垂首,孟清和大摇大摆走进北镇抚司,道明来意,他的表情也没镇定到哪里去。 凡是当值的锦衣卫,脸上都呈现出鲜明的囧字。 自锦衣卫北镇抚司重立以来,主动向锦衣卫投案,要求入住诏狱的勋贵朝官,孟伯爷是第一个。 上溯洪武朝,将刑部大牢,应天府,锦衣狱轮番住个遍的,孟伯爷也是实打实的大明第一人,无人能出其左右。 事实上,孟氏族人侵占田亩,广收佃农,隐瞒粮税一事,锦衣卫一清二楚,朱棣也知道个大概。若是认真查办,参与此事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要流放充军。孟清和也逃不脱干系。 可永乐帝也十分清楚,孟氏族人的所作所为,孟清和有极大可能不知情,加上护短的性格,一直没打算让锦衣卫下手狠查。 多占几亩田,只要不过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大不了事后提个醒,给苦主相应的补偿。 不想,孟清和突然自己跑锦衣狱投案自首去了。 这事闹的,到底该依律惩处还是该网开一面? “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 “回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当严查。” 朱棣皱眉,严查? “兴宁伯在供词中言,有官军奉命督运木材至北京,纵恣贪淫,私同商人交易,以折损上报,多支廪给。顺天八府,大宁三司均有牵涉其中者,宜治其罪。更言,其身为大宁镇守,有不查之责。” “此事可属实?” “臣已向顺天府传讯,不出十日,当有切实消息传回。” 朱棣沉吟,这么大的胆子,敢向营造北京城的木材下手,还险些瞒住了朝廷,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办到,背后的能量绝对不小。理所当然,获利的人更不会少。 突然把这件事掀开,无异于捅了马蜂窝,掐断了这些人的财路。 主动投案,写好的供词,锦衣狱…… 突然,朱棣似乎想明白了什么。 难怪孟清和主动跑锦衣狱中呆着,因为那里最安全。 这样的事,兴宁伯之前不就做过一次? 聪明?果真聪明。 气人?着实气人。 按着额角,永乐帝当真怒也不是,笑也不是。 “杨铎。” “臣在。” “兴宁伯暂押诏狱,单独关押,不许动刑。待事情查明,随驾北巡。” 翻译过来,兴宁伯是朕罩着的,关在诏狱中只是暂时,安排一个单间好好伺候。朕来日北巡,还要他伴驾。 “臣遵旨。” “至于孟氏族人,”朱棣拧了一下眉毛,“查主犯,发开平全宁等卫戍边,收其全部家产。从犯发遵化炒铁,令其返还抢占田地。不论罪者,每日诵读太祖御制大诰,以修身养德。” “是!” “这件事由锦衣卫办,不必上报刑部。” “是!” “查案时,莫要惊扰到兴宁伯家人,违者以罪论。” “臣遵旨!” 刚议定,又有宦官在暖阁外禀报,征讨安南大军班师回朝,飞驰来报,已近城外三十里。 永乐帝先是一喜,随即又是一皱眉。 大军回来了,定国公班师了,兴宁伯却跑锦衣狱中住着去了…… 上次孟清和入住刑部大牢,沈瑄强住进去,差点把刑部的牢房拆了。北京刑部尚书堵了户部尚书一个多月,就为刑部大牢的重建费用。 这次不是刑部大牢,而是锦衣狱。 要是沈瑄把锦衣狱拆了,户部绝不会掏钱。南京北京都没得商量。 动内库? 虽说他不差钱,可也不能这么浪费。 捏了捏额角,朱棣头疼。 “杨铎。” “臣在。” “诏狱数年未曾修缮,还结实否?” 杨铎不解。 “比起北京刑部大牢如何?” 北京刑部大牢? 半空一个响雷,杨铎悟了。 想起定国公之前的丰功伟绩,杨指挥使瞬间脸绿了。 北京刑部尚书还能到郁司徒家门前蹲点。他呢?派人趴夏司徒家房梁还是向天子伸手? 想想至今没获批准的加薪条子,杨指挥使垂眸,第一次有了把“犯人”从诏狱里丢出去的冲动。 京城三十里外,沈瑄策马行在大军之前,黑色的铠甲,在夕阳的映衬下,似泛起一片血光。 第一百九十八章 定国公威武 征讨安南大军班师回京,天子率汉王赵王及文武百官出城门二十里亲迎。 各色旗帜迎风飞舞,最醒目的,是立于正中,天子亲赐的中军大纛。 沈瑄拍马上前,相距十余步,翻身下马,单手按刀,朗声道:“臣幸不辱皇命,仰天子之威,荡平贼寇!陛下万岁!” 大军以长枪顿地,齐声高呼,“陛下万岁!” 铠甲摩擦声,伴着士兵低沉雄壮的吼声,直冲云霄,回响风中。 朱棣大笑,“好!” 成国公病重,无法带兵,定国公未让朱棣和三军将士失望,率领明军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直捣安南京师。黎季牦父子及黎氏伪政权下群臣死的死,降的降,余者多被生擒。躲入深山,乘船出海,都未能逃过明军张开的大网。 侥幸破开网口,等着他们的却不是生天之路,而是更加恨黎氏入骨的当地土人。 柳升进京献俘,只押首恶。征讨大军回朝,不只押来漏网之鱼,同行还有七千余安南匠人,九千余当地孝廉儒生,均为心向大明,有才学,能通汉文者。南策州土官和交趾境内土司头目,多遣亲子或族人随大军入京朝贡,献上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