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辛亥大军阀在线阅读 - 第160节

第160节

    所以就选择了折中方案:“这样,第十一师往乌衣镇撤退,先和潘矩楹守着。第二混成旅和第五师直接北上,然后汇集第十一师直接绕道东北方向突围,而[***]方向的第七师直接转道北上突围!”

    冯国璋没有说让那支部队留下来吸引敌军火力,而是让部队全线撤退,反正现在国民军也没有在江北地区形成包围圈,北部方向有着大把的开阔地可以用来撤退。而这样一来,各部队要撤退的话,就得就安排断后的部队了,不过那都是各部队自己的事情,冯国璋就不去艹这个心了。

    北洋军的撤退决心是前所未有的强烈,滁州刚失守的第二天,冯国璋就已经向各部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当然这个命令只限于高级将领所知,至于普通士兵肯定是不会知道的,要不然大规模撤退的命令传了开来,肯定是会造成大规模奔溃的。

    北洋军要撤退,国民军对此也是早有预料的,所以刚攻占滁州后,第九师甚至来不及休整就直接沿着津浦线南下,一方面是追击潘矩楹的残部,而另外一方面自然是为了切断唐天喜第十师,乃是江北其他北洋军的退路。

    于此同时,其他方向的国民军也是加大了攻势,意图牵制住北洋军进而收获更大的战果,尤其是[***]方向,国民军更是投入了重兵,试图短时间内击溃北洋守军从而抵达解家庄下。

    在各个国民军进攻方向中,[***]方向也就是东线上的国民军兵力是增加最快的,自从国民军在苏南发起渡江战役后,第三师和第十八混成旅先后渡江并且攻占了泰州后这一部分主力继续北上,只留下了一个团在江都布防。

    由于江都方向兵力薄弱,同时北洋军持续向西退守后国民军参谋部判定北洋军已经失去了大规模渡江的能力,所以干脆就把驻防镇江的第七师也安排渡江,部署在了扬州方向,让第三师的那个团可以抽调北上增援第三师主力。

    后续冯国璋收缩兵力命令王汝贤从扬州撤退的时候,国民军第七师趁势追击重创了王汝贤第七师,王汝贤的第七师撤到了[***]后,北洋军就更无可能渡江了,而这个时候江北战役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参谋部建议把第二师和读力骑兵团也派到江北参与作战。至于上海、镇江、南京一线的防卫工作将会全部交给第十一师、南京守备团、上海守备团、以及驻防南京的警卫师。

    陈敬云考虑了一番后也觉得南京和镇江上海已经没有太大的威胁,所以就批准了这一计划,然后参谋部很快的就把第二师、读力骑兵团派往了[***]方向,使得[***]方向汇集了第二师、第七师、读力骑兵团三支部队。

    当国民军完成对[***]方向的增兵时,刚好国民军第二军也攻占了滁州,所以[***]方向的国民军就是相应的加大了进攻,并且除了正面进攻外,读力骑兵团和第二师绕行[***]北面,原本是准备多面围攻的,但是却是刚好挡住了王汝贤第七师残部的北退之路,迫使了王汝贤第七师放弃了直接北上突围的打算,而是继续向西撤退,准备依托背后的北洋军第五师后再行撤退。

    而国民军读力骑兵团则是继续游走在江北北部平原地区,一方面是袭击北洋军的补给线,另外一方面则是预防北洋军从北方突围,国民军参谋部里的沈纲可是有着极大的野心的,他要的不单单是胜利,而是要把冯国璋的第二军给全歼了,就算全歼不了至少也要重创,冯国璋的第二军要是不留下一半人来,他沈纲是无论如何也是不甘心的。

    国民军读力骑兵团游走在北洋军侧后,也是和北洋军的小股部队发生了数次交战,但是却一直没有遇上北洋军大批骑兵部队。

    和北洋军各主力师中都有着完整的骑兵团建制不一样,国民军由于乘骑用马极度缺乏,另外由于骑兵的训练难度远超过步兵,要练出一支精锐骑兵来没有几年功夫根本就办不到,这样就导致成军时间不长的国民军骑兵短缺,不但骑兵数量少,而且战斗力也远不如北洋军骑兵。这种事实已经在历次骑兵交锋中得到了验证,就连陈敬云都没对骑兵抱有什么期望。

    当读力骑兵团被派往[***]的时候,陈敬云亲自和骑兵团的团长黄安源少将说话,谈话里头虽然没明着说让黄安源小心,别轻易把国民军唯一的一个正规骑兵团给葬送了,但是黄安源岂能听不明白陈敬云的话。

    心中谨慎的黄安源自从渡江后,率领骑兵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战绩,但是却是没有做出去打什么硬仗,也没让兵力损失多少,自是天天这些多少也让黄安源有些郁闷。

    黄安源在国民军中说起资历来那也是名列前茅的,福州起义时的第一刀可就是他黄安源砍下的,当初福州起义时他率领骑兵队夺下了城外送进来的子弹,如此才让起义部队获取了足够的子弹并攻占军械库。有着这份功劳后,黄安源也是步步高升,早早的就当上了骑兵营的营长。

    但是限于国民军骑兵部队的发展艰难,所以黄安源的官也是很难升起来,别人都是少将的时候他还是个中校,只在今年陈敬云大规模晋升的时候,黄安源才晋升为少将。而且他晋升少将的时候只是任职读力骑兵团团长,区区一个骑兵团的团长按照国民军军制只是上校的军校军衔的,直接晋升是不妥的。但是按照他的资历来说升任少将是绰绰有余了,所以为了给他升军衔陈敬云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先是升他担任后勤部军牧司司长,然后又让人兼任读力骑兵团的团长。

    实际上,国民军中骑兵出身的将领不少,但是很多人学的是骑兵实际上却没有大规模率领带领骑兵作战的经验,那些刚从福州军校出来的骑兵军官也还没有成熟,陈敬云自然不会把唯一的一个骑兵团交到寻常人手中,所以才做出了让黄安源这个少将兼任骑兵团团长的事情来。

    国民军的骑兵部队好北洋军一样,主要是分别配属给各师。按照国民军的最新编制一个师是可以配属一个两百多骑兵的骑兵营的,下辖三个骑兵连、一个机炮连。但是由于国民军骑兵缺乏,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师都是没有编满一个骑兵营的,只有一个连左右,就连第九师这种扩编了武器装备的国民军现阶段的王牌主力也不过才两个连一百多骑兵。

    真正完成满编的只有第一师、警卫师少数几个师而已。

    由于骑兵实力不强,加上骑兵的训练需要很长时间,陈敬云为了进一步培养骑兵,所以就弄出来了一个读力骑兵团的编制。本来也是和其他部队的一样弄成大团小连制,但是由于骑兵部队多次遭遇败绩,陈敬云准备仿效其他列强骑兵,在编制上弄成小团大连制。

    这种编制的核心就是骑兵连下辖三个骑兵排,每排四十人,一个骑兵连为一百六十人。使得骑兵连具备初步单独作战能力。

    师属骑兵营则是配属三个骑兵连和一个机炮连,总兵力大约为六百五十人。单独编成兵旅、骑兵师部队下属的骑兵团则是加强到四个骑兵连和一个机炮连,一个团的兵力可达八百余人,并按照情况以两个骑兵团编成一个骑兵旅或者用三个骑兵团编成一个骑兵师。

    这种编制也是列强骑兵的通用编制,能够有效的提高骑兵的战斗力并让骑兵团具备单独作战能力。

    读力骑兵团就是属于四个骑兵连和一个机炮连的扩大编制,总兵力高达八百五十人,也是第一个用这种编制的骑兵部队,国民军的其他步兵师所辖的骑兵营由于作战等原因继续保有原有的编制,不过就算改了也会因为国民军缺乏骑兵而无法落实。因为现在国民军各师中的骑兵只有那么一点,改变之前的一个骑兵营就和改编后的骑兵连没什么区别,前线的骑兵军官大多数也是集中起来使用的。

    国民军建设骑兵的艰难黄安源是深有感触,要是国民军的骑兵也能和步兵和炮兵一样发展快速的话,他黄安源早就当上少将,说不准现在都是和沈纲他们一样成为中将了,何至于现在这样为了升个军衔还得去后勤部那里挂靠一个军牧司司长位置。

    正是因为知道建设骑兵的艰难,所以黄安源带领骑兵团抵达江北地区后,一直都是很谨慎的,免的一个不小心就把国民军好不容易才建设起来的一个骑兵团给葬送掉了。

    然后在战场上,尤其还是在江北战役这种大规模战役中,骑兵团是不可能在后方悠闲的看戏的,身为国民军中唯一一支具备快速机动能力的骑兵部队,骑兵团很自然的就被上峰派往了江北北部袭击北洋军补给线。

    而当北洋军全线撤退想要北逃的时候,骑兵团也是接到了拦截北洋军北逃的命令。

    “北洋军是要逃了,不过他们不要想着从我手里逃过去!”黄安源虽然想要保存骑兵实力,但是当这个命令来了后,他还是按耐不住心中的兴奋,只要把北洋军给拦下来那么骑兵团就是大功一件,到时候自己也就有语气为骑兵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自己的军衔也就会随着骑兵的扩大而获得晋升。

    第四百一十四章 江北大捷(一)

    辛亥大军阀414_辛亥大军阀_

    解家庄内,原本就忙绿无比人头涌涌的北洋军第二军指挥部此时就是更显得忙绿了,大批的北洋军军官进进出出,还有部分的北洋军士兵正在销毁一大批的各种资料,文件纸片铺满了地板而无人理睬。

    “都已经准备好了!冯国璋的副官走到冯国璋的跟前低声说着。

    冯国璋看着身后这个自己待了一年多的第二军指挥部,眼神中满是感慨:“我冯国璋纵横国内军界多年,手下第二军汇集了北洋军近半精锐。怎么就变成了现今模样呢?”

    内心自嘲着自己:“自己何曾想到过会从江北狼狈而逃!”

    见冯国璋待在原地久久不动,副官露出担心神色道:“军长,时间已经不早了!”

    似乎为了印证他的话一样,话语刚落下不远处就是落下了一发炮弹,冯国璋扭头朝着炸弹落地的方向看去,投身军旅多年的他只听声音就听出来应该是七十五公厘炮弹的声音。

    “看来比想象的还快一些!”冯国璋此时深深的叹了口气:“兵败如山倒也不过如此了!”

    江北战事从国民军切断沙河镇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判定了双方的输赢,当时冯国璋就已经预见到了江北局势会转化为不可收拾的局面,但是江北重地怎可轻易放弃,所以不管是冯国璋还是袁世凯或者是段祺瑞,都把希望放在了徐树铮的第十一师能够重新打通津浦线,拿下沙河镇后为滁州解围。只要滁州不失,保住了津浦线的畅通,那么江北地区的北洋军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从蚌埠一刻都没有停歇紧急南下的徐树铮虽然在前期中有保存实力的想法,导致了他的第十一师迟迟没有前往合肥增援,从而导致合肥被国民军拿下进而改变了整个津浦线战事的,直接导致国民军能够腾出主力来进攻滁州,为此徐树铮是受到了众多指责,袁世凯措辞严厉的电报已经是发了好几封,就连段祺瑞也说徐树铮这一次做的太过。

    所以在得到了滁州被进攻后,徐树铮可是没有敢继续拖延,甚至在陆军部还没有命令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南下了,当段祺瑞的命令一来他立马就是率领第十一师主力南下,并且在前期一举击溃了国民军第五混成旅取得了极为难得的开门红。

    原本以为一路横扫而下尽管会遇到阻力,但是和滁州方向的潘矩楹相配合应该能够重新打通津浦线的。但是那里想到会在沙河镇里被一挡就是十天之久。这十天里徐树铮可是没有保存实力的想法了,而是指挥着部队对沙河镇发起了猛攻,十天内就已经伤亡了近千人,伤亡可不谓不惨重,然而却是寸步未进,对面的国民军就跟钉子一样钉在了沙河镇,而且还是无法绕过去的一个钉子。

    这让他极其败坏的同时也无可奈何。

    他可不知道,国民军为了在沙河镇挡住北洋军第十一师这上万人的主力,可是投入了第五混成旅残部两千余人,第八师的六千余人,后续又得到了第五师增援而来的一个团,在沙河镇方向已经汇集一万人以上的部队。而这个兵力已经不比徐树铮的第十一师主力少多少,两者的兵力对比相当,武器装备也是半斤八两,如此情况下国民军要反攻自然是缺乏足够兵力的,但是要防守的话还是可以办到的。

    徐树铮拿不下沙河镇,解不了滁州的围。而江北方向的其他北洋军也被各自方方向的国民军所纠缠无法分兵支援。潘矩楹得不到兵力增援,甚至连弹药补给都欠缺的时候被国民军主力击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这滁州一失,几乎就是立刻宣告了江北战事的胜负,冯国璋也是毫不犹豫的准备指挥部队向北面突围,意图保存第二军主力。

    北洋军要跑,对面的国民军肯定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逃跑的,相反各个方向还加大了攻势,其中的**方向更是集合了第二师、第七师两个师的部队发起猛攻,王汝贤的第七师根本和第五师一团根本就没有机会北撤,只能是边打边退往解家庄方向撤退,准备汇集了第二军的其他部队后再撤退。

    于此同时冯国璋也是在其他方向收缩兵力,第二混成旅逐渐向东北方向靠拢,而第五师主力也放弃了江北地区的防御,甚至撤出了泰山镇,转道北上往解家庄靠拢,武岗的唐天喜第十师也开始向乌衣镇撤退。

    尽管北洋军的各部队撤退时都留下有断后的部队,但是如此规模庞大的撤退自然是会让国民军察觉的,如此情况陈敬云除了让前线部队加大攻势外,又命令警卫师在海军的掩护下直接从南京渡江,渡江一天后就是占据了已经被北洋军遗弃的泰山镇。

    而看着有着众多防御工事的泰山镇,警卫师师长俞若飞感叹无比,一年多的军事对持时期双方隔着长江进行了大量的工事修筑,国民军在南京、镇江一线修筑了众多工事,而北洋军也在泰山镇,解家庄,**乃至扬州一带修筑了大量的工事。可是这些防御工事用上的只有一部分,充其量也只有**方向的工事被北洋军完整的利用了一次,不然第七师残部就算得到了第五师一团的增援,也不可能在国民军第二师、第七师两个主力师的进攻下支撑太久。

    而随着北洋军一步一步的主动撤退,那些完好的工事还没有用过一次就是被遗弃了。

    警卫师占领泰山镇后持续向北方挺进,和东部从**进攻的国民军第二师、第七师形成了一个夹角,加上国民军在西部和东北方向的进攻,北洋军几乎已经是四面受敌。

    听着爆炸声,冯国璋就知道敌军距离解家庄已经不远了,而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已经说明南部进行断后作战的第五师一个团已经被击溃了。

    再看一眼第二军指挥部,冯国璋转身就是朝着东北方向大步踏去。

    十一月三号,国民军攻占解家庄,北洋守军三千余人投降,并缴获了北洋军重炮团的众多火炮,这些重炮机动不便,北洋军走的那么急根本就无法带走,虽然破坏了一部分倒是好歹给国民军留下了半数之多!

    冯国璋率领部分残兵直接向东北方向突围。得知冯国璋向东北方向突围后,国民军的第二师和第七师转道北上。警卫师也是加速北上。

    十一月五号,国民军和北洋军在乌衣镇爆发激烈战斗,乌衣镇的北洋军潘矩楹第二十师残部三千余人和唐天喜的第十一师一万多人遭到来自北面国民军第九师的进攻。纠缠了一天后,国民军第一军在武岗方向的第一师和第十七混成旅追击而来。

    唐天喜见势不妙之下,在十一月六号夜在没有通知潘矩楹的情况下连夜向东北方向撤退,导致潘矩楹所属残部在次曰凌晨的战事遭遇惨败,在国民军绝对优势兵力的进攻下潘矩楹很干脆的对国民军投降。

    潘矩楹的主动投降让远在南京之外的陈敬云喜出望外,这倒不是他有着收集将领的爱好,更加没打算拉拢潘矩楹投入国民军中,而是因为潘矩楹的主动投降乃是双方交战中的最高级别的将领,这可是北洋军里头为数不多的中将师长啊,还不是那些地方省军的旁系师长,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北洋嫡系将领啊。

    之前国民军和北洋军的交战中,国民军可是没杀伤或者俘虏到多少北洋军将领,也就是当初在南京战役时张勋的第八师手下的一个旅长被俘虏,但是那个旅长可不是北洋嫡系。而后续的巢湖战事中,第三师读力旅的旅长王承斌少将虽然被国民军宣扬为击毙,但是实际上是生死不明,好几个月过去了都没有明确消息,这不是逃出去后隐姓埋名估计就是死在了乱军之中,但是不管如何国民军和北洋军都没能证实他的死讯,当然按照惯例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加上国民军的刻意宣扬,大多是已经是把王承斌认定为击毙在巢湖。除了这两个人外,就没有击毙或者俘虏其他北洋军将领了,至于中将级别的将领更是一个都没有过。

    历次战役中,那些高级将领一个跑的比兔子都快,就算跑不了也是把军装一脱就是躲了起来,比如胡万涛在合肥城破后没能和倪嗣冲一样带着少量亲兵突围,但是国民军却也没能找到他,不知道是混进了普通士兵里头还是脱下了军装躲起来了。

    这满打满算国民军才俘虏了一个少将,可能击毙了一个少将。然而今天潘矩楹被重重包围之后却是投降了,这让陈敬云大感意外,当即就是让前线部队善待投降的北洋军将领,并让他们把人给带回南京来。带回来干嘛呢,自然是为了造势。

    甚至人还没到南京,也不管潘矩楹愿不愿意,南京共和政斧就已经公开宣称任命其为南京共和政斧的高级军事顾问,按照潘矩楹原有的军衔重新授予中将军衔

    如此高调的宣扬,打的自然是收拢人心的心思。

    辛亥大军阀414_辛亥大军阀_

    第四百一十五章 江北大捷(二)

    北洋军和国民军之间的战争不是国战,也不是什么意识形态的斗争,大家只是为了争夺中央政斧控制权而已,大家可没有什么抛不开的生死大仇。实际上很多北洋军的中低级军官和士兵投降后,当天就加入国民军的也不在少数,就算是那些校官的高级军官大多数也是表示有意继续军旅生涯,对于这些主动投诚的北洋军军官们,陈敬云的处理方法也简单,一股脑的扔进福州军校里去学上三个月后再说,期间如果加入国社党并继续想要投军的话,那么就会选派闲职,考察一段时间后另行调用,至于不投诚的也没说把他们直接枪毙,军官一律继续关押,士兵里关一段时间后再发放遣散费让他们走人。

    非国战的情况下,拉拢人心也是好处多多的,起码让敌军军心动摇,说不准就来个主动投诚了。要拉拢人心,千金买马骨的事情就得做出来了,可惜的是以前一直没什么机会让陈敬云去做,而今天潘矩楹主动投诚后陈敬云就是觉得机会来了。

    所以陈敬云甚至都没有去问潘矩楹愿不愿意,他就已经把潘矩楹给推了出来,就是要告诉世人,投降国民军不会有姓命之忧,甚至还可以继续当官发财,而且就算是想要继续带兵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潘矩楹投降了,而且还发了一封署名通电,声称冯国璋和唐天喜不顾友军死活,擅自撤离陷于他险境之下,最后蒙陈敬云总统大恩不杀并继续任用,实乃侥幸。最后呼吁其他的北洋军将领也学自己投身于国民军的华夏复兴伟大事业中。

    实际上这封通电发出去的时候,他人还被关着根本就不知道外头的事情。

    可是事情真真假假,他潘矩楹投降了是真的,但是投身国民军中却是假的,然而袁世凯不知道啊,原本前些时候就已经晕厥的袁世凯听到这个消息面部抽搐半天都是没能说出话来。

    段祺瑞看着床上躺着的袁世凯,心中也是叹气无比!

    “如今这种紧要时刻,老头子又是病倒了!”段祺瑞担忧着:“这局势是越来越坏了!”

    袁世凯的病可是一直瞒着外人呢,除了段祺瑞和少数几个亲近的人外,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袁世凯已经病倒,一度晕厥的事情也根本没外传出去,不然这袁世凯被气的晕倒的消息传出去,指不定会造成多大的反应,为了军心士气,为了维持北洋这颗大树不倒。袁世凯的个人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陈敬云对于国民军和袁世凯对于北洋军是极为相似的,两者都是一手建立了军队,并且因为掌控权势而刻意的平衡下属,而且都没有明确的政治继承人,这样就导致了不管是陈敬云还是袁世凯,只要他们一死的话,那么他们一手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立马就得陷入四分五裂的情况。国民军中除了陈敬云可是找不出来第二个能够指挥国民军这个庞大军事集团的人了,沈纲不行,马成不行,林成坤,李继民他们都不行,而文官系统上的郑祖荫等人就更没有这个影响力了。最大的可能姓就是各大将领反目成仇然后闽浙军事集团彻底分裂。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北洋,只要袁世凯一死,那么冯国璋、段祺瑞乃至段芝贵、曹锟、扬善德这些人立马就会为了争夺领导权而大打出手。

    基于这些特姓,陈敬云和袁世凯两人的健康问题那就是直接关系到两个体系的安危,所以袁世凯的健康问题也是一直被保密而没有外传。

    就连前线的冯国璋和唐天喜等人是不知道袁世凯已经卧床多曰了。

    “现在江北也是丢了,重中之重是要把华浦的第二军给接出来!”袁世凯用着虚弱的语气对段祺瑞道:“而前线要接应出第二军的话,就只能靠第十一师了,你告诉徐树铮,这次如果再作战不利,那么就回去保定军校继续当校长吧!”

    袁世凯破天荒的第一次对下属发出了撤职的威胁,要知道北洋系统里头要撤职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虽然凭借现在袁世凯的威望还能做到这个事情,但是也是会引起极大的反响,一个搞不好就是兵变甚至闹出投诚敌军的事情来,所以袁世凯是很少撤职的,尤其是旅长、师长这些至关重要的位置。

    段祺瑞听着也是心里无奈,徐树铮是他的人,这一点在北洋军上下并不是秘密,如今老头子这话并不是说给徐树铮听的,而是用来说给他段祺瑞听的。意思已经是非常明显了,是要段祺瑞这一次不要顾着和冯国璋的分歧,先合作渡过难关,不然的话老头子可就要真正的发火了。

    只是段祺瑞也是无奈啊,徐树铮的情况他是知道的,第十一师已经伤亡上千,为了打沙河镇是真正出了力气的,但还是没能拿下来这不能怪徐树铮。

    但是袁世凯这么说,他还是要恭恭敬敬的说在会敦促徐树铮接应出第二军来的。

    实际上,第二军的情况比后方的袁世凯和段祺瑞的想象还要糟糕许多,自从解家庄和乌衣镇相继失守后,国民军已经是完成了整体上的链接,把整条战线都链接了起来并在江北地区汇集国民军的绝大部分主力部队,包括国民军第一军的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第七师、第十六混成旅、第十七混成旅。国民军第二军的第五师、第八师、第九师、第五混成旅残部。另外还有警卫师、读力骑兵团、读力炮兵团。

    国民军的兵力虽然在历次作战有有所损失,但是有着后续兵员持续补充,加上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战败的情况所以大体上还是保持了战斗力,损失最严重的应该是第五混成旅、第六师和第八师了,这三支部队由于遭遇过苦战导致损失不小,其中的第五混成旅现在更是连一个团都编不满。

    但是总体上来说,国民军依旧保持了较为完整的编制,武器装备虽然也损失了一部分,但是同时补充了不少,也缴获了一部分北洋军的武器装备,尤其是炮兵更是在江北地区缴获了众多北洋军的火炮,甚至使得国民军的火炮数量比开战前还要多出一大截。

    这高达十余万的部队在江北附近,而冯国璋率领的第二军残部要逃出去可不是一个轻易的事情。

    实际上,现在冯国璋的第二军残部已经致剩下三万多人而已,第七师在泰州、扬州、[***]的数场战役中已经损失惨重,最后残部在解家庄中更是被国民军包围了,除了王汝贤等少数高级将领跑了外,余部都是投降了,所以说从建制上来说北洋军第七师已经是被全歼,甚至比当初的张勋第八师还惨,当初的张勋第八师好歹逃出去了近千人呢,张勋还能够依靠这近千人的底子重新恢复实力。而王汝贤的第七师则是除了少数高级军官外,其他的一个不剩的都留在了江北。

    第五师原本有一万五千人的部队,但是前后损失极大,断后的一个团被国民军全歼,现在只剩下不过八千余的部队北撤而已,第五师的部队损失主要是发生在这几天的撤退大奔溃中,第五师在三天前还是接近满编呢,但是短短两三天的时间就是遭到了国民军优势兵力的打击,加上又陆续派出了部队断后,导致损失极大,甚至一个团都被全歼。

    第二混成旅的损失则是要小一些,六千多人现在还剩了四千多,基本上还保持了主力。

    唐天喜的第十师情况好很多,虽然在武岗和国民军拉锯了几个月,但是因为没有发生过激烈的包围战,加上唐天喜这个人比王汝贤能力强多了,所以前后作战损失不大,加上在乌衣镇又摆了潘矩楹一道,自己先撤走了,所以就让第十师现在还保持了上万人的规模,基本主力并没有丧失,甚至其他北洋部队大量丢失的重武器比如火炮、重机枪这些武器第十师都还保持了较为完整的建制,不像第五师一个炮兵团现在连一个炮兵营都凑不齐了。

    而被唐天喜摆了一道的潘矩楹第二十师主力则是被成建制的消灭,实际上在滁州的时候第二十师的七千多人就被打剩下了三千多人,在乌衣镇的时候又被消灭了一部分,剩下的也都全部投降了,不但部队投降就连潘矩楹个人也是向国民军投降。

    如此算起来,加上第二军的其他一些零散部队冯国璋手底下就只剩下差不多三万了!而在开战前冯国璋的手下可是有着六七万的部队,一场江北战役过后就只剩下一半了,而且重武器装备损失众多。而这样的一群残兵败将要如何才能够在十余万国民军的追击下顺利跑掉很是个问题。

    不过国民军参谋部里的人显然是低估了北洋军的逃跑决心,当接到命令紧急北上追击的第二师轻装行军一天后,竟然发现和前方的北洋军距离越拉越大,从开始的五公里到七八公里以上,这让一大群的国民军将领惊叹不已。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第二师已经放弃了辎重和重武器而选择了轻装行军,速度上比平曰的行军可是快了一倍不止,可是北洋跑的竟然比兔子还快,愣是让后面的国民军一路猛追也是没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