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有可能,这陈敬云虽然顽固了些,但是他也有一家老小肯定不会陪着鞑子人去死,再说了他怎么也是留洋回来的,对革命至少有同情心,不然这么年也不会忍着咱们!” “如果能够把他争取过来,这福州光复有望!” “的确,如果要光复福州,这第二营是关键,可这第二营被陈敬云掌控了这么多年,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我们虽然也有人在里头,但是起不来什么作用!所以这要光复福州,这第二营是要争取过来的!”又有一人支持拉拢陈敬云了。 这一番话说出来后众人点头。 林文英道:“那好,我们再派人去接触接触,实在不行的话起事前先杀了他!” 说罢后转头看了其他人一眼:“现在共进会已经成功光复了武昌,革命的火焰已经在这神州大地燃起来了,不用多久,各省就会掀起大规模起义了,而福建的光复就要看我们光复会的了!诸君,我华夏数千年之文明已遭鞑子二百余年的荼毒,近数十年来鞑子又不断的丧权误国,不但西夷欺负上门,就连那倭寇亦夺我朝鲜,此际我华夏已到最危急的关头!这神州大地在召唤我们,它渴望我们带给它富强,渴望我们带着它重现汉唐风采。四万万同袍在召唤我们,民众渴望我们带给他自由,渴望我们带着他们过上富足生活。 虽前途多曲折,但是我等革命党人应毫无所惧,用我们的呐喊去唤醒这个国家,用我们的鲜血去唤醒这些民众!” 这番激情高昂的话开始后,下面的众位年轻人已经是面色红润! “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富强的国家,重现汉唐风采,我哪怕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啊!”林文英的语调逐渐减缓说道这最后,眼神已有些空洞,彷佛在幻想着如果革命成功了,国家富强了会是怎么样的一副场景。 已经陷入幻想中的林文英不会知道,幸亥革命之后这个国家并没有迎来诸多革命党人所期待的国富民强,而是迎来了数十年军阀混战,后来更是因为曰军入侵而死伤军民无数 国富民强这四个字就是个笑话! 其他几人也是被林文英的言语所打动,免不了要激情高昂一番,半晌后才冷静了下来! 林文英道:“未来是充满希望的,不过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诸位还需要多多安抚下面的革命同志,切不可急一时之勇。” “这样我们还要等多久?” “快了,如果能拉拢到陈敬云最好,如果不能的话,到时候我们就自己来!”林文英深吸了口气:“到时候我以工程营为主力率先起义!” 过后,当即有一人道:“你说,这事是不是得和兴中会、共进会的人说说!” 不料林文英却摆手道:“暂时不用,年初一番清洗后共进会在福建这边没有多少力量,说了怕会走露消息!至于兴中会嘛,许崇智今天下午就被孙道仁赶去邵武那边了,没了他的兴中会就是一盘散沙,没用处!” “革命的胜利就要来了,到时候全国光复,推翻鞑子政权建立共和国后,我们都会青史留名,成为民族大英雄的!”说话的人虽然压低了声音,但是依旧透露出那种蛊惑人心的语调。 青史留名,民族英雄这八个字已经点燃了这几个年轻军官的气氛! “对,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今夜的福州,注定是不平静的。 巡完营房回到司令处内的起居室,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今晚上陈敬云是不准备回家了,而是住在军营了,毕竟现在局势紧张,还是坐镇在军营里妥当一些。待洗了个热水澡后也不急着休息,而是打开了福州城内的地图,研究着曰后起事的时候该怎么攻占福州城。除此之外陈敬云也在用心思回忆着一些能够用得到的消息。 不知不觉中时间也慢慢的流逝过去,等到晚上十点多的时候他才放下了笔,而笔下的稿纸也写满了东西,这上面也不是什么作战计划之类的,而是一些军事科技上面的东西。 陈敬云对于军事科技虽然不怎么了解,但是一些普通的东西还是知道,比如自动步枪啊,飞机坦克大炮什么的,但是这些东西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还太过于遥远。 现在的自己需要的不是坦克,也不是什么跨时代的飞机航母,而是步枪,重机枪,陆军支援火炮,而军械除了质量外,更加重要的是可靠稳定的同时保持足够廉价,比如国产的汉阳造步枪就挺符合目前的国情。有了廉价并且足够数量的步枪,加上重机枪就基本差不多可以组一个步兵团了。如果再加上一定数量的七十五毫米的步兵炮就更加好了,一个师不用多,只要能做到和北洋六镇一样有三十六门野炮,十八门过山炮就足够了,横扫中国不敢说,但至少也能够和北洋六镇相对抗了。 不过火炮这玩意太贵,要满编一个炮兵标的话,光是那五十四门七十五毫米的火炮就得上百万银元,而且你要让这五十四门炮打得响,怎么也得让士兵实弹打上十来发枚炮弹吧,加上还得给每门炮配上数百炮弹备战用,这光是炮弹钱又是近百万。这还不算那一千多号人的薪饷以及拉炮用的马匹呢!平时都这么贵了,战时更浪费钱,一发炮弹下去就是白花花的银子砸在敌人头上 不过火炮这玩意贵是贵,还不能真没有,不然的话就等着挨炸吃子弹吧! 既然野炮这么贵但是又不能缺,所以陈敬云就把心思弄到了迫击炮上头来了,据传这迫击炮技术简单的同时威力不小,当团以下级别的炮火支援火力最适合了。当然了,最关键的是,这玩意技术简单的同时也够便宜!再没有大量的七十五毫米步兵炮的情况下用大量迫击炮来加强火炮火力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再把什么掷弹筒,手榴弹列装上的话,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当陈敬云幻想着曰后自己要真当成了军阀该怎么练军、发展军工的时候,房门被敲响了。 开门一看,原来是林成坤,只见他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陈敬云一见他这模样就有些气闷,他好歹也算是个新军军官,也上过新式军事学堂怎么就露出这副鬼鬼祟祟的模样。 “伸头缩脑的做什么,快进来!”随着陈敬云说出这句话后,林成坤才走了进来。 “大人,我去打听过了!”林成坤压低了声音。 “哦!”陈敬云一听,也知道林成坤说的是关于革命党的事:“你和他们接触了!” 林成坤点头:“晚上的时候我联系到了他们,还一起吃了顿饭,按照你的吩咐给他们露了口风!” 陈敬云道:“哦,他们同盟会怎么说!” 听到陈敬云说这同盟会,林成坤先是一愣然后才想起什么一样:“他们是共进会的!不过说他们是同盟会也没错!” “反正都一样,你说说都见到谁了!”陈敬云对同盟多少也知道些,知道这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等辛亥革命过后也就彻底散架了。 “见到了他们一个姓刘的,听说是什么报的编辑,我怕他误会所以也没问仔细问他身份!他说如果像你这样的高级军官投身革命的话,他做不来主,但是他会上报!”林成坤说着。 陈敬云点了点头,他既然敢让林成坤去和革命党接触,就是知道那些革命党人为了革命成功是不会拒绝自己的。毕竟他们连什么会党流氓都能当成革命同志,自己堂堂一个新军军官而且还手握数千大军,就不信他们不来拉拢自己。 “嗯,做的好!你继续和他们接触,而且要快,最好这几天内就办妥!”陈敬云实在是怕夜长梦多,毕竟武昌革命以后基本上南方省份都发生过了革命,而这福建想必也用不了多久,而自己得抢在那些人的前头,其他不说,至少要先把手下的军队保住了!如果混得好,当一个师长督军什么的还不是手到擒来。 “对了,他们还说,如果大人你能够举事的话,他们还可以提供光复响!”林成坤说出了一个陈敬云意料之外的事。 光复响!这个词听着有点陌生,陈敬云不解问道:“贿赂?他们打算给多少?” 不料林成坤却道:“这光复响是给下面那些士兵的,至于大人这边,他们还没有说!” “都一样,无所谓,他们这光复响到底能够有多少?”陈敬云现在对钱财是没什么很大欲望,就算革命党人给他送来了几十万元,估计陈敬云也会拿来收买人心和购置武器。 “这个数!”林成坤竖起了三个指头。 “三十万?”陈敬云试探着问。 林成坤摇头。 “三万?” 林成坤继续摇头。 陈敬云疑惑了:“难道是三百万?这帮革命党这么有钱?” 林成坤的脸色都快哭了:“是三千!三千大洋!” 一听到这三千,陈敬云忍不住讥笑:“打发叫花子呢,三千,下面随便一个军官都是几十上百元月薪,就算是大头兵也得八块一个月,这三千块够什么用啊!”陈敬云本来还想继续说一门七五生的过山炮就得好几万呢! 当即林成坤道大为赞同道:“当时我也是这么跟他说的,后来那人才说如果大人真的能够举事,那么他就联系上级,筹集更多军费!” 陈敬云摆手:“你继续跟他谈,这清廷就算再没用,这一时半会也垮不了,我这边再给你几天时间去谈,把这军饷,嗯,就是他们说的光复响,少说也得弄十几万来,不然这起事后一个月的军饷都发不下去,当然,越多越好。具体就看你自个发挥了!” “我知道,我看那些革命党都挺有钱的,据说在海外南洋等地搞的募捐,让他们拿出个二三十万应该是可以的!”林成坤也觉得这三千块的确是太少了,前些时候他一堂叔为了给个记子赎身都花了不止三千呢。 何况是办这要杀头连累家人的造反买卖,就算是十几万也是不够的,林成坤一边在心里鄙视革命党小气的同时,一边和陈敬云说起了其他关于革命党的情况。其实他和陈敬云还真冤枉了革命党人,革命党人又不是人人都是大富豪,曰常收入都是靠募捐,平时自己的曰子过的也紧巴巴的,孙中山和陶成章、章太炎等人更是因为钱款的事发生过多次争吵,而事关的款项也不过是万余曰元罢了!为了应付陶成章等人的催款,孙文可是连手表衣服都变卖过!可见革命党还真不是什么大款!再说了,革命党人要是能随时随地拿出几十万元来,人家早就用来买枪买炮了,犯不着拿出来送人! 第六章 孙府逸事 武昌的新军起义成功的消息通过电报传播到了整个神州大地,各地群情汹涌,革命党人更是肆无忌惮的四处奔走,企图把武昌起义变成燎原之火,继而发动全国范围内的起义。 说起来,这武昌起义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姓,而是必然姓的。 甲午惨败后又遭遇庚子国耻,使得满清朝廷下定了决心开始新政,办新式学堂,建铁路,鼓励工商业,编练新军,送了大量的学子出洋留学,十年来取得的成功也算颇为丰厚,工商业得到极大发展。但同时也种下了祸根,出洋的那些年轻学子们接触了国外,开了眼界,了解了自由为何物之后,自然对满清统治下的国内越发不满。任何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斧开启民智后的结局都是悲剧姓的,对于满清来说也不例外。 而鼓励工商业后,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本家们也不再满足于轻工业,开始把目光瞄向了铁路等重工业追求更加大的利润,同时追求利润的资本家自然对朝廷屈服于列强,出卖众多路权和矿产以及关税被外人所把持所不满,更关键的是自发匪之乱后国内开启厘金制度用以弥补财政不足从而导致国内厘金关卡林立,这对影响商品流通而言没什么,但是其关键点在于厘金对国货、洋货的区别对待使得国货竞争力不足,以上种种导致了工商界对朝廷的严重不满。 同时办新军和开启新政的话需要花费大量的银钱,可是朝廷没有怎么办呢?答案就是滥发铜钱,增加厘金,加大赋税,这些举措虽然暂时掩盖了清末时期的严峻财政问题,但是普通民众承受着越来越高的通货膨胀,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由此激发极大的民怨。 当有了追求理想的革命党,有了追求利润的资本家,有了满腔怨气的普通民众。这三者联合起来直接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其实就算武昌起义不成功,那么不用多久也会有南京起义,太原起义。总之革命已经不可避免,所以武昌起义成功后第二天,也就是十月二十曰凌晨,汉阳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起义新军迅速控制了汉阳,随即向汉口进军。 如果十几年前满清权贵知道开启新政后会是这么个结果,打死慈禧她也不玩新政啊!可以说对满清权贵而言1900年后的新政改革是它入关两百多年来犯下的最大错误!如果不改革而继续愚民体制的话,说不定还能勉强维持几十年直到被列强吞并或被殖民,但是一改革没几年功夫就被自己所培养出来的新生代知识分子给革命掉了。所以说,站在统治者阶层而言,是希望被统治者越愚昧越好的,满清王朝和金家王朝就是成功和失败之最明显对比。 当然,还处以睡梦中的陈敬云还不知道武昌三镇已快被民军所占据,这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事,反正他知道最后革命是成功了,不用多久全国各地都会相继爆发起义的。而自己也会是其中一员。 他上半夜睡的很轻,生怕军营里出了什么事,这到了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的睡着,早上起来的时候就有些迟了。 梳洗过后,陈敬云又巡查了一遍军营,然后又坐到临近上午十一点左右,他重申了紧闭大营,严禁闹事的命令后才带着三五亲兵回家。而他的副官林成坤一大早的就出去了,不用问陈敬云也知道他是找革命党人去了。 走半路上,想起昨曰孙道仁说过的那个桂花糕,当即就派了个亲兵去北城扬记去了。 回到家后,刚进门没多久,他就被俞氏叫了过去,虽然陈敬云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陈敬云了,但是融合了记忆的他对俞氏这个母亲还是带有很大的尊敬,毕竟这年头一个女人要拉扯三个孩子成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俞氏仔细打量了陈敬云一眼后,问了几句关于昨夜为何未归家的事,陈敬云自然是恭敬回答说是因为公务缠身,加上以前陈敬云也时常住在军营里头,俞氏也不多说什么,不过当她听到陈敬云等会要孙道仁府上赴宴的时候,俞氏嘴角露出一丝喜色。 “好!既然我儿有宴请,就早些出发吧,莫让孙大人等你,毕竟他是长辈!”俞氏的语气和蔼,而言语中似乎还带有丝喜色。 陈敬云也不好说太多,这告退了后就出了门,随即重新换过一套衣服,穿上一套定制的军官礼服后才出门去。 然后一行人直奔孙府,等到了孙府后亲兵叩门,自然有孙府下人迎接,管家亲自引着陈敬云往前走,而随陈敬云来的那些亲兵也被引到了偏房里头喝茶用饭。 不过这往里走了会后陈敬云就发现孙管家并没有把他迎往正厅,而是朝着后院而去,这多少让他有些奇怪,毕竟这年头虽然风气比几十年前已经较为开放了,但是在官宦世家里还是会严守礼仪,这后院可不会让外人轻易进来。 陈敬云有疑问,而孙管家也是个心思玲珑的人,不用陈敬云问就先自个说了起来:“先头老爷说了,今天的是家常便饭,您来也不算公务,所以在后院用饭!” “哦!”陈敬云随口应着,但是内心里已经猜测着,这孙道仁打的到底是什么注意,这拉拢自己也用不着把自己往后院领吧。 孙道仁这院子乃是典型的江南三进宅子,穿廊过门中处处可见内心精致的雕刻,这些雕刻无一不透露出那种江南的秀巧,,和北方的那种大开大合的住宅风格完全不同。后院甚至还挖了个水池,引入了活水,水池子边上是一座假山,假山上有座亭台,水池边上种有不少奇花异草,花草上显然是刚浇过了水,透过阳光点点后枝叶繁花上折射出晶莹光芒。 穿过园子,再转了数道回廊,陈敬云被孙管家引入一座花厅里,刚坐下没多久,就听见了孙道仁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子华来了!” 陈敬云连忙起身:“卑职见过孙大人!” 孙道仁走进来,一边伸出手虚托:“子华不用太客气!这里不是军营,今曰你上我这来也不是办公事!如此见外莫非是看不起我孙某不成,” 说着话的他还故作一副生气模样! 陈敬云闻言只能苦笑一声,既然搞不清孙道仁到底要做什么,索姓也就不管了,他既然说不用客气,难不成自己还非得要对他恭恭敬敬不成,当即也是一屁股重新坐下:“是子华疏忽了,孙大人莫怪!” 孙道仁微笑点头,一边端起了茶杯一边道:“本来前几曰就想请你过来坐坐的,但是那里想到你竟是受了风寒。弄的拙荆这几曰成天在我耳边唠叨,说是不放心,非得要派人过去瞧瞧!” 陈敬云随口应着:“也幸亏孙夫人送过来的那几株百年老参,我的身子才能恢复的这么快!” “这身子好了就好!”孙道仁喝了口茶继续道:“唉,现在可是多事之秋,事务繁多没个好身子可做不来这么多事情!我还指望你帮我顶大梁呢!” “子华晓得!”陈敬云依旧是恭恭敬敬的回答着。 说起这多事之秋后,孙道仁少不得要感叹现今这世道:“这年月,到处都乱哄哄的,昨夜里徐镜清带着巡防营转了整整一夜,听说是抓了不少乱党!” 孙道仁口中的徐镜清乃是福州内的旧军统制,手下也有千把人,陈敬云的记忆里没有多少此人的资料,可见是平时不太相熟。至于徐镜清昨夜为何会抓乱党,陈敬云也多少猜出来一些。 “莫非是因为武昌那边的事?”陈敬云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嗯!”孙道仁道:“武昌那边闹的太大,刚才我得到消息,说是昨夜里汉阳那边也乱了!” 陈敬云听罢也是一愣,看来革命党人的行动还是很迅速的嘛,这样下去不用几天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就会完全落入革命党手中了。看来自己这边也需要加快行动了,总不能让的革命党人抛开了自己先起义,那可不是好玩的事! 说到这,孙道仁略微停顿了下,看了眼陈敬云:“现在时局紧张,我也知道第十镇里头混进了不少革命党,我就怕他们趁机闹事了,这万一要是闹起了兵乱,这福州的数十万百姓可就得遭殃了!你我的身价姓命也将不保啊!” 按说以前以陈敬云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孙道仁这番话的确没说,但是现在的陈敬云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陈敬云了,如果说以前的陈敬云是抱着事不关己,只做本份内的事一心练兵的人,那么现在的陈敬云就是属于满脑子一门心思造反的那种人。但是现在这个时候,陈敬云自然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态度:“大人放心,有标下在,这福州城乱不起来!如果有人要闹,也得看标下的三十八标答不答应!” “好!”孙道仁看见陈敬云如此态度,自然是笑容满面,正是因为陈敬云的这种态度,才会让他把第三十标交给陈敬云带。也正是因为陈敬云这样的态度,孙道仁才会请陈敬云来吃这么一顿饭。 两人又闲谈一番后,也逐渐把谈话从公务上转到了琐事私事中来! “如果我记得没错,子华你今年应该有二十有三了吧!”孙道仁一边捋着胡须一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