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大汉昭烈帝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喜与忧

第十七章 喜与忧

    在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前,传入华夏的棉花主要通过两条道路,一条是从西域到新疆、河西走廊等地,棉花的品种是生长周期短、成熟较早的非洲棉;另一条则是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到华夏南部地区,原产于阿三国的亚洲棉。

    与非洲棉相比,亚洲棉无论从纤维长度,粗度和韧度来讲,品质都优秀不少,来到华夏的时间也要晚几百年,如今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中原,来到刘备手中,无疑是个重大的好消息。

    刘备并不知道什么亚洲棉非洲棉的品种优劣之别,他只知道有了棉花,能够大规模种植棉花之后,汉人抵御寒冷的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对土地的渴望也会与日俱增,这种重要性和经济性不亚于粮食的经济作物,将推动着汉家王朝再次向外开疆拓土,缓解内卷化的压力。

    除了棉花之外,那名商人还带回来了几种新鲜果蔬,刘备大概认得出来的是丝瓜和茄子,模样与后世有些区别但不大,说起来也算是充实了大汉子民的食谱。

    但在刘备眼里,与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棉花相比,这些东西简直就不值一提,他甚至连介绍科普的兴趣都没有,只是跟郭嘉在那里兴奋地大呼小叫。

    过了一阵,郭嘉突然停下了手头的动作,用狐疑的眼神死死盯着刘备,眉头也越皱越紧。

    “使君,你之前是不是就知道这种神花的存在,并且知晓它的用途?”郭嘉疑惑地问道。

    “我不知道啊,你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了?”刘备连忙装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模样。

    郭嘉摇摇头,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不对,我从第一眼见到水力纺机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了,草原就那么大,一年到头能养活多少羊,又能剃多少羊毛?哪里值得兴建那么大、那么多的纺机和织机?”

    回想起辽东和幽州那几座纺织厂,不断推陈出新,对机器进行改进改良的机械厂,郭嘉更加笃定,刘备早就知道了新的纺织作物的存在,并一直在未雨绸缪,准备迎接它的到来。

    刘备知道郭嘉心细如发,自己瞒是瞒不过去的,便尴尬地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其实我也是从定远侯西行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出有可以大规模种植、并且适合纺织的东西,后来又四处打探,还得到了一块破布,据说是从西域的楼兰国那边传过来的,从那时候就派人四处寻找了,只是一直没找到。”

    郭嘉长叹一声,感慨地对刘备拱手作揖,心悦诚服地说道“我这一生也算是走过不少地方,见识过不少能人,却从未见过使君这种魄力和深谋远虑,实在令人钦佩到五体投地。”

    虽说刘备穿越过来这十年什么事都经历过了,什么逼也都装过了,脸皮锻炼得相当之厚实坚韧,但被郭嘉这样吹捧,他还是觉得老脸一阵发烫,连忙谦虚几句,把话题转到如何培养繁殖,获取更多的种子。

    但郭嘉却意犹未尽,研究起了棉花的名称,“话说这东西应该如何称呼才好?”

    “棉花啊。”刘备顺口答道。

    “不妥不妥,此物虽然与丝绵相似,却是产自于花木之中,如果用同一个称呼,恐怕会引起误解,若是叫做木绵的话,又显得有些繁琐。”郭嘉却是听茬了,摇着头反驳起来,然后他灵机一动,顺手拿过纸笔,在白纸上写下了左木右帛的“棉”字,抬头对刘备笑道“使君请看,我们新造一个字指代这种奇花如何?”

    这不就是我说的棉字吗?

    刘备面无表情,心中却疯狂吐槽,随后他才意识到,搞不好这个时代,还真没有“棉”这个汉字,自己和郭嘉在无意之间竟然就成了一个新汉字的创造者。

    “挺好,生于木中,可以为帛,就叫这个名字。”刘备呵呵一笑,顺水推舟地点了点头。

    他们两个土八路都不知道,此时摆放在花盆之中的“棉花”,实际上就根本不是花,而是锦葵科棉属植物在花败之后结成的蒴果,那些白色的纤维是棉籽表皮长出,起到保护作用的柔软纤维。

    不知道等到新的植株生长出来,重新开出花朵之后,他们又该如何为其命名。

    这宝贝棉花只有几株,满打满算三十个棉桃,可以说珍稀异常,虽说刘备在送走那位献宝的商人之时,特意叮嘱了可以再买一些回来,但不管怎么说,他也必须做好只有这三十多个棉桃里面的种子作为繁衍基础的准备。

    “是不是应该把张同调过来专门培育棉花呢?”刘备摸着下巴沉思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常山,张同正头戴草帽,一身寻常农夫的装扮,与周围同样面容黧黑的老农们说着什么,突然,他猛地打了几个喷嚏,然后满脸郁闷地四处张望起来。

    “使君讲过,一说二骂三惦记,刚刚打了三个喷嚏,这是哪个家伙在惦记我呢?”张同恨恨地腹诽了几句,便继续收回心思,与老农们聊起了古怪的天气。

    “这两年开春开得越来越晚,雨水也少了,今年的收成估计也不如往年,要是再这样下去……,我们才过了几年好日子,难道又要遭灾了么?”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农看着远近的农田,满脸尽是忧色。

    最近几年整个天下都不太平,关中连续两年大旱、兖州遭遇蝗灾、冀州南部也收到了波及,甚至连幽州和冀州北部在去年也出现了旱情,凭借着数百万民众们花费几年时间建立起来的水利系统,粮食产量总算是维持在一个平均水平,但今年雨水更少了,进入夏天以来更是滴雨未落,几条主要河流的水位也降得不像样,按照各地汇总上来的报告,今年的粮食产量恐怕要跌落到去年的七成。

    “我这次来常山,就是因为听说这边出了问题,可是来到田间看了看还不错,能收个七八成也能接受。”张同温言安慰起众人,脸上保持着一贯的从容微笑,但心中却在不住地叹息。

    常山国一般的疆域都是山区,而且是高大宽阔,足以阻挡水汽,将东南风变为雨水的巍巍太行,如今旱成这样,那就说明今年的气候是真的干旱。

    常山是这样,那东边自己还没来得及去视察的巨鹿、安平、河间几地,又将是怎样一副场景?